阅读记录

第664章 《童真祭坛上的存在主义独白》[1/2页]

粤语诗鉴赏集 汉字靓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童真祭坛上的存在主义独白》
     ——论树科《开心嘅人》的悖论诗学
     文/文言
     在粤北韶城的沙湖畔,诗人树科以方言为凿,在语言的矿石中雕琢出一尊现代人的精神图腾。《开心嘅人》犹如一组多声部的复调咏叹调,将童稚的欢歌与成人的困顿编织成存在主义的锦缎。这首看似散漫的方言诗作,实则构建起精妙的诗学迷宫,在解构与重构的张力中完成对现代性困境的哲学叩问。
     一、方言诗学的空间拓扑
     诗人以34;喺乜嘢时间34;开篇,如同在时空坐标系中投下一枚问卦的铜钱。粤语特有的虚词34;喺34;与34;嘢34;构成的开放式句式,恰似德勒兹哲学中的34;无器官身体34;,为文本开辟出多维阐释空间。这种语言策略暗合本雅明笔下的34;辩证意象34;,在方言的褶皱里藏匿着集体记忆的密码。
     34;钟意34;作为全诗的诗眼,以排浪式句法结构形成语言的仪式感。从34;堆沙、玩泥巴34;的触觉记忆到34;揸部车、睇人嚟出粮34;的视觉狂欢,诗人通过感官的降维与升维,完成对时间暴政的温柔反抗。这种书写策略让人想起普鲁斯特的玛德莱娜小点心,在方言的味蕾上唤醒被现代性磨平的感知棱角。
     在词汇选择上,34;纸角34;与34;打波珠34;构成的物质考古学,与34;靓妹递纸条34;的青春考古学形成互文。这些即将消逝的物象如同博尔赫斯笔下的34;沙之书34;,在诗行间流淌着时光的琥珀。而34;今晚去搬砖34;的黑色幽默,则将劳动异化的现实解构成存在主义的荒诞剧场。
     二、童真祭坛的解构仪式
     诗歌上半阕构建的童真乌托邦,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语言陷阱。当34;群架、讲义气34;的江湖伦理与34;递纸条34;的青春悸动并置,童年记忆的纯真面纱被悄然掀起。这种并置策略暗合拉康的镜像理论,将集体记忆投射为欲望的幻象。
     34;钟意34;的重复吟诵逐渐显露出其作为能指符号的空洞性。从具体物象到抽象概念34;见识、谂嘢34;的过渡,暴露出语言在指涉存在时的力不从心。这种语义滑坡恰似贝克特的戏剧,在看似积极的言说中透露出存在的虚无底色。
     诗人对成人世界的解构更具颠覆性。34;蒸肠粉34;的市井烟火与34;揸部车34;的物质欲望形成精妙对比,暴露出现代性承诺的虚妄

第664章 《童真祭坛上的存在主义独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