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6章 《语言迷宫中的认知革命》[2/2页]

粤语诗鉴赏集 汉字靓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用岭南人的身体经验演绎着现象学的具身认知。这种34;悬空34;的生存状态,恰如贝克特笔下戈多的等待,在粤方言的声调起伏中获得新的震颤。
     诗中反复出现的34;想34;与34;唔想34;构成存在主义的选择困境。萨特34;存在先于本质34;的哲学命题,在此转化为粤语特有的双音否定句式。当34;想唔想34;的语法结构消解主客对立,存在本身便成为梅洛庞蒂所说的34;世界之肉34;——认知主体与感知客体在方言的混沌中彼此渗透。
     三、认知的量子跃迁:后现代诗学的方言实验
     34;我哋睇到感知嘅客观世界/系喺传统嘅科教嘅主观嘅意识34;——这个充满悖论的判断句,实则是库恩范式理论的诗性转译。粤语特有的多重定语结构,在此解构了客观性的神话。当量子纠缠现象颠覆经典物理的因果律,诗人用方言的语法弹性重构认知的拓扑结构。这种语言实验,暗合德里达的延异理论:意义永远在能指的滑动中延迟到场。
     诗的结尾34;想想,想想噈想想到嘅嘢!34;构成递归式的认知狂欢。粤语34;噈34;字的否定性与34;想到34;的肯定性形成量子叠加态,恰如薛定谔猫的生死悖论。这种诗学策略,使文本成为德勒兹所说的34;根茎34;——在方言的土壤中生长出非线性的认知网络。
     在这首12行的粤语诗中,树科完成了对认知论的三重爆破:通过方言的语法特异性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借助岭南文化的在地经验重构身体认知,运用后现代诗学策略实现认知范式的量子跃迁。当34;心想事成34;的古老祝语被解构成认知的迷宫,诗歌便成为测量意识不确定性的精密仪器。在这个意义上,《点解心想事成?》不仅是用粤语书写的诗,更是用诗写就的认知革命宣言。
    喜欢。
  

第636章 《语言迷宫中的认知革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