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暴动与诗学的解构》
——论树科《通通嘟喺废话嚟嘅》的抵抗诗学
文/元诗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谱系中,粤语诗歌始终保持着某种文化异质性。树科的《通通嘟喺废话嚟嘅》以方言的爆破力撕开主流话语的帷幕,其诗句34;错!大错特错!乜喺/条条大路通罗马34;犹如一记文化警钟,在音韵的断层处暴露出被普通话叙事遮蔽的思想裂隙。这首创作于粤北韶城的诗作,通过方言的肉身性抵抗着标准语的抽象暴力,在34;废话34;的反复否定中,构建起一套颠覆性的诗学政治学。
一、音韵暴动:方言的抵抗诗学
诗歌开篇的爆破音34;错!大错特错!34;(co3! daai6 co3! daai6 co3!)形成三连音锤击,其音强曲线与标准普通话的平仄系统形成尖锐对抗。粤语特有的九声六调在此转化为声学武器,如34;废话!大大嘅伪哲学34;(fei6 waa6! daai6 daai6 ge3 ngai6 hyut3 hok6)中,入声字34;哲学34;(hyut3 hok6)的短促爆破与34;废话34;(fei6 waa6)的降调形成声调峡谷,这种音韵地形恰似诗人故土粤北的山脉褶皱。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指出,方言是34;被压迫者的空间实践34;。诗中34;珠峰最高/喜马拉雅山脉系屋脊34;的34;屋脊34;(uk1 zek3)用粤语特有的复合词解构了34;世界屋脊34;的官方表述,其声母[uk]的喉塞音在发音时需关闭声门,这种生理性阻塞隐喻着文化表达的窒息状态。当诗人质问34;史前人类/族群记忆?咁始人呢?34;,粤语特有的句末疑问词34;咁34;(gam2)与34;呢34;(ne1)构成双重质疑,其升调曲线在声学层面完成了对线性历史观的颠覆。
二、知识考古:被解构的宏大叙事
诗歌以五个序数词构建反体系,每个34;第34;字都是刺入启蒙神话的解剖刀。34;原始海洋/唔知你知唔知哈34;中,重复的34;知34;(zi1)形成认识论漩涡,粤语双重否定34;唔知34;(m4 zi1)比普通话34;不知道34;更具否定强度,而句末语气词34;哈34;(haa1)以开口元音消解了科学话语的严肃性。这种表述方式令人想起福柯在《词与物》中对知识型的考古,诗
第467章 《方言的暴动与诗学的解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