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9章 《方言的诗性重构与步道的空间寓言》[1/2页]

粤语诗鉴赏集 汉字靓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方言的诗性重构与步道的空间寓言》
     ——论树科《诗歌步道》的在地性写作实践
     文/一言
     在普通话主导的现代汉诗格局中,树科的《诗歌步道》以其独特的粤语诗性书写,构筑了一座连通岭南文化记忆与当代生存经验的跨界桥梁。这首创作于韶城沙湖畔的诗作,恰如其分地印证了海德格尔所谓34;诗的本质即是存在的本质性现身34;(《荷尔德林诗的阐释》),通过方言密码的破译与地理意象的转码,将日常漫步升华为诗学布道的仪式现场。当我们驻足于这首仅十六行的短诗前,仿佛看见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3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34;的创作精神,在岭南大地的现代转世。
     一、方言的诗性重构:语音的狂欢与语义的褶皱
     34;黐山黐水黐屋企34;开篇三叠音起势,粤语特有的入声韵脚[hei]如木鱼叩击,瞬间勾勒出岭南人血缘般的土地依存。34;黐34;字的动词性选择颠覆了普通话34;依山傍水34;的静态描述,其粘着、胶着的动作质感,暗合德勒兹34;块茎理论34;中无限延展的生命形态。这个充满市井烟火气的方言词,正如巴赫金在《拉伯雷研究》中揭示的狂欢化语言,让诗歌摆脱了精英化的语言洁癖,在34;有花有草有人气34;的世俗画卷里,重建了诗歌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联系。
     诗中对经典诗人的召唤方式更显方言智慧:34;李白杜甫白居易,唱唔停34;的倒装句式,在粤语语法中实为顺承结构的自然表达。这种方言特有的否定词前置现象(34;唱唔停34;),在语音层面形成类似爵士乐切分音的节奏错位,使古典诗人的精神漫游与现代市民的日常歌吟达成时空叠映。正如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指出,诗人对前代的追摹往往构成34;创造性的误解34;,粤语方言在此充当了重构文学传统的语法媒介。
     二、步道的空间寓言:地理的诗学转码
     34;上山落坡有大路/细路攰咗坐凉亭34;的行走叙事,暗合本雅明笔下的都市漫游者(flaneur)意象。但岭南丘陵地貌特有的34;上山落坡34;运动轨迹,将巴黎拱廊街的直线漫游改写为起伏的曲线行进。凉亭作为传统园林建筑元素,在此被解构为市民社会的临时剧场,见证着34;攰咗34;(疲惫)的肉身与34;灵犀34;的精神如何在空

第379章 《方言的诗性重构与步道的空间寓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