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9章 《虚实交响曲》[1/2页]

粤语诗鉴赏集 汉字靓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虚实交响曲》
     ——论《海市蜃楼》中的后现代都市镜像书写
     文/一言
     (一)城市折叠处的诗意爆破
     树科这首粤语诗作《海市蜃楼》,以其独特的语言爆破力撕开了城市肌理的表层。当34;美梦成真嘅惊心动魄34;开篇即抛出带有悖论张力的宣言,诗人已然将笔锋化作解构主义的利刃。这种惊心动魄的美学震颤,恰似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中描述的34;现代生活的英雄主义34;,却又裹挟着岭南特有的湿热气息——34;叹一啖冷气,仲唔噉透气34;的生存困境,将空调时代的都市窒息感与粤语特有的韵律节奏浑然相融。
     诗中34;平行宇宙嘅镜像34;意象,暗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却在虚拟现实的语境下生长出新的阐释维度。当代哲学家韩炳哲在《非物》中描述的数码分身现象,在此被粤语的日常化表达解构:34;家阵嘅都市/旧时嘅皇城,第日嘅天宫34;的时空折叠叙事,创造出本雅明式34;辩证意象34;的东方变奏。这种跨越古今的蒙太奇拼贴,让马致远34;枯藤老树昏鸦34;的经典意象突然闯入霓虹闪烁的都市丛林,形成后现代诗学特有的荒诞张力。
     (二)方言诗学的解域化重构
     粤语作为诗性媒介的运用,展现出迥异于标准汉语的美学力度。34;靓爆镜34;这类市井俚语的暴力美学,与34;梦幻时光34;的缥缈意境形成剧烈对冲,恰似德勒兹所说的34;解域化34;实践。诗人将岭南方言的声调特质转化为节奏武器,34;呵呵34;的冷笑与34;乜嘟有啊……34;的拖腔构成声音蒙太奇,使文本在音韵层面就完成了对现代性眩晕的拟态。
     这种语言策略暗合香港诗

第329章 《虚实交响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