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5章 汉纪五十六 孝献皇帝己[1/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壬午年)
     春天,正月,曹操的军队驻扎在谯县,之后又到了浚仪,着手整治睢阳渠。曹操还专门派人用牛、羊、猪三牲的太牢之礼祭祀桥玄。接着,曹操进军到了官渡。
     袁绍自从打了败仗,心里又羞又气,结果生病吐血。到了夏天,五月,袁绍就去世了。当初,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的后妻刘氏特别宠爱袁尚,经常在袁绍面前夸他。袁绍心里也想让袁尚当继承人,但一直没明说。于是,他把袁谭过继给死去的兄长,让他出任青州刺史。沮授劝说道:“俗话说,上万人追一只兔子,只要有一个人抓住了,其他人就都不追了,这是因为归属已经确定了。袁谭是长子,本就该立为继承人,现在却把他外派出去,这祸根算是种下了。”袁绍却回答:“我是想让几个儿子各自掌管一个州,看看他们的能力怎么样。”于是,他又让二儿子袁熙做幽州刺史,外甥高干做并州刺史。
     逄纪、审配一直被袁谭厌恶,辛评、郭图则都依附于袁谭,他们和审配、逄纪之间矛盾很深。袁绍去世后,大家觉得袁谭是长子,想拥立他。但审配等人担心袁谭即位后,辛评他们会对自己不利,就假传袁绍的遗命,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袁谭赶来,却没能当上继承人,一气之下自称车骑将军,驻军在黎阳。袁尚只给了他很少的兵力,还派逄纪跟着他。袁谭要求增加兵力,审配等人商量后又不同意。袁谭火冒三丈,直接把逄纪杀了。
     秋天,九月,曹操渡过黄河攻打袁谭。袁谭赶忙向袁尚求救,袁尚留下审配守邺城,自己带兵去援助袁谭,和曹操对峙。双方连着打了好几仗,袁谭和袁尚多次战败,只能退回坚守。袁尚派自己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联合高干、匈奴南单于一起攻打河东,还派使者联络关中的将领马腾等人一起出兵,马腾他们暗中答应了。郭援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城邑都被攻下。
     河东郡的官员贾逵坚守绛城,郭援攻得很急,眼看城就要被攻破了。城里的父老乡亲跟郭援商量,只要不伤害贾逵,他们就投降,郭援答应了。之后,郭援想让贾逵当自己的将领,还派兵威胁他,可贾逵坚决不从。郭援身边的人拉扯贾逵,想让他给郭援叩头,贾逵大声呵斥:“哪有国家的官员给贼寇叩头的!”郭援恼羞成怒,要杀贾逵,有人趴在贾逵身上救他。绛城的官吏百姓听说郭援要杀贾逵,都登上城墙大喊:“你违背约定要杀我们的好长官,我们宁愿一起死!”郭援没办法,就把贾逵关在壶关的土窖里,上面还盖了个车轮。贾逵对看守说:“这里就没有个有本事的人吗?难道要让我这个忠义之士死在这儿?”有个叫祝公道的人,正好听到这话,就连夜过去,偷偷把贾逵救出来,砸开枷锁后放他走了,而且没说自己的姓名。
     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在平阳围攻南单于,还没攻下,郭援就到了。钟繇派新丰令、冯翊人张既去劝说马腾,给他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马腾犹豫不决。傅干也劝马腾:“古人说‘顺应道义的人昌盛,违背道德的人灭亡。曹操奉天子的命令讨伐叛乱,法令严明,政治清明,上下一心,这就是顺应道义。袁绍仗着自己势力强大,背弃天子的命令,驱使胡人来侵犯中原,这就是违背道德。现在将军您既然已经归附有道义的一方,却不尽全力,还心怀二心,想坐观成败。我担心等成败定下来,曹操以天子的名义追究责任,您恐怕第一个就会被问罪!”马腾一听,害怕了。傅干接着说:“聪明人能把灾祸转化为福气。现在曹操和袁绍相持不下,高干、郭援又合力攻打河东。曹操就算有万全之策,也没办法保证河东不危险。将军您要是能带兵去讨伐郭援,内外夹击,肯定能成功。这样一来,将军您这一举动,就等于砍断了袁绍的一条胳膊,还能解一方之急,曹操肯定会特别感激您,您的功名就无人能比了。”马腾听后,就派儿子马超带一万多人和钟繇会合。
     一开始,将领们觉得郭援的兵力太强大,都想放弃平阳撤退。钟繇却说:“袁绍现在势力还很强,郭援一来,关中的人都偷偷和他勾结,之所以没完全反叛,只是因为顾忌我的威名罢了。要是咱们就这么撤了,显得太软弱,这一带的百姓,谁不会把咱们当成敌人?就算咱们想回去,能回得去吗?这简直就是不战先败。而且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肯定会轻视咱们的军队。如果他渡过汾河扎营,等他还没完全渡河的时候攻击他,一定能大获全胜。”郭援到了之后,果然直接就往前渡汾河,众人劝阻,他根本不听。等他渡河还没过一半的时候,钟繇发动攻击,把他打得大败。战斗结束后,大家都说郭援死了,可一直没找到他的首级。原来郭援是钟繇的外甥。过了一会儿,马超的校尉、南安人庞德,从箭袋里拿出一个人头,钟繇一看就哭了。庞德向钟繇道歉,钟繇说:“郭援虽然是我外甥,但他是国家的贼寇,你道什么歉!”南单于见势不妙,就投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表派刘备向北侵犯,刘备的军队到了叶县,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人去抵挡。有一天,刘备突然烧掉营地撤退,夏侯惇他们就去追击。裨将军、巨鹿人李典说:“敌人无缘无故撤退,肯定有埋伏。南边道路狭窄,草木又深,不能追啊。”夏侯惇等人不听,让李典留守,自己带兵去追,结果果然中了埋伏,军队大败。李典赶紧去救援,刘备这才退走。
     曹操下文书,要求孙权送儿子到朝廷做人质。孙权召集大臣们开会商量,张昭、秦松等人都拿不定主意。孙权带着周瑜到吴夫人面前决定此事。周瑜说:“以前楚国刚被封的时候,土地还不到百里。后来的继承人贤能,不断开拓领土,这才占据了荆州、扬州,一直到南海,传承了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留下的基业,拥有六个郡的人马,兵精粮足,将士们也都愿意效命。咱们可以开山炼铜,煮海水制盐,境内富饶,百姓也不想叛乱,有什么压力非要送质子呢!一旦送了质子,就不得不和曹操紧密相连,他要是召唤,您就不得不去,这样就被他控制了。最多也就得到一个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

第365章 汉纪五十六 孝献皇帝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