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9章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1/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汉纪四十九,从公元172年(壬子年)到公元180年(庚申年),一共九年。
     熹平元年(公元172 年,壬子年)
     春天,正月,皇帝到原陵祭祀。司徒掾陈留人蔡邕说:“我听说古代不流行在墓地祭祀。朝廷现在有上陵祭祀的礼仪,刚开始我觉得这可以简化;但今天看到这祭祀的盛大场面,仔细琢磨其背后的深意,才明白孝明皇帝是出于至孝和怜悯之心,这礼仪实在不能删减。有些礼仪虽然繁琐却不能省去,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三月壬戌日,太傅胡广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胡广先后担任过太傅、太尉、司徒、司空这“四公”之职,历经三十多年,侍奉过六位皇帝,所受的礼遇和职位都极为优厚。每次被罢免,没过一年,就又会被升职。他征召任用的大多是天下知名人士,和他以前的下属陈蕃、李咸一同位列三公。他对朝廷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对各种事务都很精通,所以京城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什么事都搞不定,就去问伯始(胡广字伯始);要找处世中庸的人,那就是胡公。”然而,他为人温柔谨慎,总是用谦逊的言语、恭敬的神色来讨好当时的权贵,没有忠诚正直的风骨,天下人因此都有点看不起他。
     五月己巳日,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长乐太仆侯览因为独揽大权、骄横奢侈,被皇帝下旨收回印绶,最后自杀了。
     六月,京城发大水。
     窦太后的母亲在比景去世,窦太后因为过度忧虑思念,染上疾病,癸巳日,在云台驾崩。宦官们一直对窦氏家族心怀怨恨,就用运衣服的车子把太后的尸体运到城南的集市客舍,放了好几天。曹节、王甫想用贵人的礼仪来安葬太后。皇帝说:“太后亲自拥立我,让我继承了皇位,怎能用贵人的礼仪来为她送终呢!”于是才按太后的礼仪发丧。曹节等人还想把太后单独埋葬,而让冯贵人与桓帝合葬。皇帝下诏让公卿们在朝堂上集合商议此事,并让中常侍赵忠监督讨论过程。太尉李咸当时生病了,让人抬着他去参加会议,还随身带着椒(古人认为椒有辟邪作用),他对妻子儿女说:“如果皇太后不能和桓帝合葬享受祭祀,我就不活着回来了!”开始讨论后,在座的几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沉默了很久,没人敢先开口。赵忠催促说:“赶紧定下决议!”廷尉陈球说:“皇太后出身名门,品德高尚,以国母身份治理天下,应该和先帝合葬,这没什么可怀疑的。”赵忠笑着说:“陈廷尉既然这么说,那就赶紧写议案吧。”陈球马上写下自己的意见:“皇太后在后宫时,就展现出聪明贤德、母仪天下的品德;后来遭遇变故,她扶持圣明的皇帝继承宗庙,功劳非常大。先帝去世后,她却遭遇大的变故,被迁居到空宫,不幸早早离世。她的家族虽然获罪,但这和太后本人没关系。现在如果把她单独埋葬,肯定会让天下人失望。而且冯贵人的坟墓曾经被盗掘,骸骨暴露在外,还和盗贼的尸体混在一起,她的魂灵已经受到污染,况且她对国家也没什么功劳,怎么能和先帝合葬呢!”赵忠看完陈球的议案,脸色变来变去,轻蔑地对陈球说:“陈廷尉这提议可真够强硬的!”陈球说:“陈蕃、窦武已经蒙冤,皇太后又无缘无故被幽禁,我一直为此痛心,天下人也都为此愤慨叹息!今天我说出这些话,就算因此获罪,那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李咸说:“我本来就觉得应该这样,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于是公卿以下的官员都赞同陈球的提议。曹节、王甫还在争辩,他们说:“梁皇后的家族犯下大逆不道的罪行,梁皇后被单独葬在懿陵,汉武帝废掉卫皇后,而让李夫人和他合葬,现在窦氏罪行深重,怎么能和先帝合葬呢!”李咸又上奏章说:“我想到章德窦皇后曾虐待恭怀皇后,安思阎皇后的家族也犯下大逆之罪,但和帝没有提出不同的安葬之议,顺帝朝也没有贬低皇后的记载。至于卫皇后,那是孝武皇帝亲自废掉的,不能拿来和现在的情况相比。如今长乐太后有太后的尊号,还曾经临朝听政,并且扶持圣明的皇帝,让皇室的运势更加兴隆。太后把陛下当作儿子,陛下怎能不把太后当作母亲!儿子不能废黜母亲,臣子不能贬低君主,应该让太后和桓帝合葬在宣陵,一切按照旧制。”皇帝看了奏章后,听从了李咸的建议。
     秋天,七月甲寅日,把桓思皇后(窦太后)安葬在宣陵。
     有人在朱雀阙上写了字,说:“天下大乱啦,曹节、王甫把太后幽禁害死,公卿们都只知道拿俸禄不干活,没有一个说真话的。”皇帝下诏让司隶校尉刘猛去追捕写字的人,要求十天汇报一次进展。刘猛觉得这诽谤的文书说的是实话,所以不愿意加紧追捕。过了一

第319章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