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派中黄门去武库拿兵器,前前后后去了十多批,把兵器送到董贤和自己乳母王阿的家里。执金吾毋将隆上奏说:“武库里的兵器,那是国家公用的。国家的军事装备,从修缮制造到完工,用的可都是大司农的钱。大司农的钱,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便用来供给日常供养;日常供养和犒劳赏赐,都得从少府出。这是为了不把国家储备的钱用到无关紧要的地方,不拿百姓的财力去满足不必要的花费,区分公私,指明正道。以前诸侯、方伯有权掌管征伐,才会赐给他们斧钺;汉朝边疆的官吏负责抵御敌寇,也会赐给武库的兵器,都是有职责在身才能得到。按照《春秋》的道理,家里不能藏铠甲,这是为了抑制臣子的威风,削弱私人的力量。现在董贤这些阿谀奉承的宠臣,还有您乳母这种靠私人恩情得宠的女子,却用国家公用的东西供给他们私人,把国家威严的兵器,变成他们家里的装备,百姓的财力花在宠臣身上,兵器配给了地位低微的女子,这样做不合适,会助长他们的骄纵和僭越,没法给天下人做表率。就像孔子说的:‘这种事怎么能出现在三家的庙堂上呢!我请求把兵器收回武库。”汉哀帝听了很不高兴。
没过多久,傅太后派谒者用低价买了执金吾官府的八个婢女,毋将隆又上奏说:“买价太低了,请按照公平的价格交易。”汉哀帝于是下诏书给丞相、御史说:“毋将隆身为九卿,不但不能纠正朝廷做得不好的地方,反而上奏和永信宫(傅太后居所)争论买卖价格高低,有伤风化,有失体统。但因为毋将隆之前有安定国家的言论,就把他降职为沛郡都尉。”当初,汉成帝末年,毋将隆担任谏大夫,曾经上奏密封的奏书说:“古代选拔诸侯入朝担任公卿,是为了褒奖功德,应该征召定陶王,让他住在京城的官邸,来安抚天下。”所以汉哀帝念着他这句话,对他有所宽容。
谏大夫渤海人鲍宣上书说:“我看汉成帝的时候,外戚把持权力,每个人都拉自己的亲信塞满朝廷,堵住了贤能之人的晋升之路,搅得天下乌烟瘴气,奢侈无度,老百姓穷困潦倒,所以出现了近十次日食,彗星也四次出现。这些危险灭亡的征兆,陛下您是亲眼见过的;现在怎么反而比以前更严重了呢!
“如今老百姓有七种导致失去生计的情况:阴阳不调和,发生水旱灾害,这是第一种;官府征收重税,还有各种赋税,这是第二种;贪官污吏假公济私,索取不停,这是第三种;豪门大族像蚕吃桑叶一样贪得无厌,这是第四种;苛刻的官吏征发徭役,耽误了百姓农桑时节,这是第五种;乡里打起战鼓,男女都被征去防守,这是第六种;盗贼抢劫,夺取百姓财物,这是第七种。这七种失去生计的情况还算好的,还有七种导致死亡的情况:被酷吏殴打致死,这是第一种;刑狱判决严苛,这是第二种;被冤枉陷害的无辜之人,这是第三种;盗贼突然兴起,这是第四种;仇人互相残杀,这是第五种;年成不好闹饥荒,这是第六种;传染病流行,这是第七种。老百姓面临七种失去生计的情况却没有一条生路,想要国家安定,实在太难了;老百姓面临
第171章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