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致死的情况却没有一线生机,想要刑罚搁置不用,实在太难了。这难道不是公卿、郡守、国相贪婪残暴形成风气导致的吗?群臣有幸能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难道有谁会对老百姓有怜悯之心,帮助陛下推行教化吗?他们心里只想着经营自家,拉拢宾客,谋取私利罢了。把苟且迎合、曲意顺从当作贤能,把拱手沉默、白拿俸禄当作明智,说像我鲍宣这样的人是愚蠢的。陛下把我从民间提拔起来,肯定希望我能有点用处,难道只是想让我在大官的位置上享受美食,占据高门大宅吗!
“天下,是皇天的天下。陛下上是皇天的儿子,下是百姓的父母,受上天的委托来养育百姓,对待他们应该一视同仁,就像《尸鸠》这首诗里说的那样。现在贫民连菜都吃不饱,衣服也破破烂烂,父子、夫妇都不能相互保全,实在让人鼻子发酸。陛下要是不救他们,他们还能去依靠谁呢!为什么只偏爱照顾外戚和宠臣董贤,赏赐多得要用万来计算,让他们的奴仆、宾客,把酒当水喝,把肉当豆叶一样随便吃,连奴仆们都因此致富,这可不是天意啊。
“还有汝昌侯傅商,没有功劳却被封侯。官爵可不是陛下您个人的官爵,而是天下的官爵。陛下给出去的官爵不恰当,得到官爵的人不合适,却希望上天高兴、百姓信服,这不是很难吗!方阳侯孙宠,宜陵侯息夫躬,口才好得能蛊惑众人,能力强得可以独当一面,但他们是奸人中的头目,对社会的迷惑更严重,应该及时罢免他们。还有外戚家那些没学过经学的幼童,都应该让他们去跟老师学习。赶紧征召原来的大司马傅喜,让他统领外戚。原来的大司空何武、师丹,原来的丞相孔光,原来的左将军彭宣,他们都做过博士,都担任过三公;龚胜担任司直时,各郡国选举都很慎重;这些人都可以委以重任。陛下之前因为一点小事就罢免了何武等人,让天下人失望。陛下能容忍那么多没有功德的人,怎么就不能容忍何武等人呢?治理天下的人,应该以天下人之心为心,不能只图自己一时快意啊。”鲍宣的话虽然尖锐,汉哀帝因为他是有名的儒生,对他很宽容。
评论
这段历史生动展现了西汉末年政治的腐朽与社会的动荡。从毋将隆对兵器分配及傅太后低价买婢的谏言,能看出当时朝廷纲纪紊乱,公私不分,外戚势力肆意妄为,连国家武备和基本交易原则都被破坏,皇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外戚满足私欲的工具。鲍宣的上书更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底层民众面临的艰难处境,七种致贫之因与七种致死之由,将百姓的悲惨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而这背后是公卿守相的贪残,他们只顾私利,无视百姓死活,整个统治阶层已严重脱离民众。同时,鲍宣对董贤、傅商等无功受封及用人不当的批判,表明当时选官封爵制度已形同虚设,国家陷入用人唯亲、奸人当道的混乱局面。尽管鲍宣言辞恳切,汉哀帝也仅因其名儒身份予以宽容,却并未真正改变现状,这反映出西汉末年统治集团的积重难返,王朝走向覆灭的趋势已难以阻挡。
喜欢。
第171章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