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岁并未在书案后落座,径直走向内室。
一道厚重的青布帐缦被拉开,露出其后景象:赫然码放着十来口与她方才验收的箱子一般无二的特制大木箱!
内衬油布,箱盖边缘都用浸过桐油的桑皮纸仔细密封着,阻隔气味泄露。
空气中飘荡着一种更浓郁的硝石苦涩气味。
这些箱子静默地堆在那里,几乎占据了半间内室的空间。
地上,几只空置的大箱盖子敞开,等待着即将被填满的新货。
“呵。”沈嘉岁鼻间逸出一声极低的轻哂。
娄县令的马车带着沉甸甸的银两和更沉甸甸的承诺,驶向归途。
他做梦也想不到,此刻如获至宝送出的那些苦涩的粉末,待运入新昌,便会被无声地送入掩人耳目的工坊。
硫磺与木炭早便悄然囤积。当它们按特定的比例被石臼缓缓碾磨、混合,筛出,封装……
它们将不再是冰。它们是火。是雷。
窗外一阵风过,院中那棵新植的海棠树枝叶哗啦啦地摇动起来。
这风,乍起于庭院一隅,已悄然带着山雨欲来的潮气。
……
县主府内院深处,那间常年门窗紧闭的厢房门猛地被撞开。
一个人影裹挟着浓烈的焦糊味和硫磺气息,炮弹般冲了出来,直扑向正坐在廊下查看账册的沈嘉岁。
“大嫂!成了!成了啊!”
声音嘶哑,带着破音。
沈嘉岁抬头,饶是她素来镇定,看清来人模样时,执笔的手也顿在了半空。
燕倾城那张原本清丽的脸庞,此刻乌漆墨黑,像是刚从灶膛里钻出来。
额前几缕头发焦黄卷曲,冒着缕缕青烟,散发出一股蛋白质烧焦的难闻气味。
身上的靛蓝布衫更是东一块西一块的焦黑破洞,袖口还沾着可疑的黄色粉末。
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如同烧红的炭火。
冲到沈嘉岁跟前,手舞足蹈,完全顾不上仪态:“刁钻!太刁钻了!硫磺一钱,木炭一钱半,硝石足足七钱半!多一分则爆速太快难以控制,少一分则威力不足!我试了上百次,炸塌了三个土窑,头发都燎没了半边!”
她激动地指着自己焦糊的额发,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沈嘉岁的账册上,“但这次的火药,劲道足,爆得稳,能开山裂石!”
沈嘉岁放下笔,目光掠过她神采飞扬的脸,落在她指甲缝里嵌着硫磺粉的手上。
那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紫莺,”沈嘉岁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打盆温水来,给燕姑娘净面。”
侍立一旁的紫莺忍着笑,连忙应声去了。
燕倾城这才后知后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指尖沾上黑灰,她浑不在意,依旧沉浸在巨大的成功喜悦里:“大嫂,你是没看见!那土窑,轰的一声,顶子就没了,石头都崩飞老远!这威力,比我们之前试的那些强了何止十倍!”
沈嘉岁等她稍稍平复,才站起身:“光有火药不够。走,去煤场后面。”
新昌县边缘,废弃煤场深处。
这里地形隐蔽,三面环着低矮但坚实的山体,仅有一条被刻意清理出来的防火隔离带作为通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煤灰味,和一种更为刺鼻的硫磺硝石混合气息。
沈嘉岁带着简单梳洗过的燕倾城,走到一处特意平整出来的空地。
空地中央,孤零零地放着一个物件。
那是一个约莫成人小臂长短的陶制长筒。
筒身粗笨,显然是新昌本地窑口烧制的粗陶,表面没有任何装饰,呈现出一种原始的土黄色。
筒体一端密封,另一端则留有一个小孔,一根浸过油脂的引线从小孔中引出。
最引人注目的是,透过筒身未上釉的部分,隐约可见其内部似乎嵌着什么东西,密密麻麻。
“这是……”燕倾城好奇地凑近。
“我叫它‘手弹。”沈嘉岁言简意赅,“外壳陶制,内壁嵌铁片八十一枚,作破片之用。前端填装你新配的火药。”
她指了指旁边一个打开的小木匣,里面是色泽纯正的黑色火药粉末,“引线长度,控制在一息半燃尽。”
燕倾城眼睛瞪得更大了。
她拿起一个空陶筒,入手颇沉。仔细端详,果然发现筒壁内侧,用某种粘性极强的鱼胶,密密麻麻地镶嵌着打磨得极其锋利的三角形小铁片,边缘闪着寒光。
她瞬间明白了沈嘉岁的用意。
火药爆炸的威力,加上这些高速飞溅的铁片,杀伤范围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你来装。”沈嘉岁将木匣推到她面前。
燕倾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神情变得无比专注。
她小心翼翼地将木匣中乌黑发亮的火药粉末,用特制的长柄小铜勺,一勺一勺地灌入陶筒前端预留的空间,直至填满压实。
动作稳定,没有丝毫颤抖。
填装完毕,她拿起预留好的软木塞,蘸了点鱼胶,仔细地塞紧封口,确保火药不会泄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她拿起那根引线,比划了一下长度,用火镰点燃一端,看着火星稳定地沿着引线向上蔓延,才迅速将其插入陶筒尾部的小孔,并用一小团湿泥封住缝隙。
整个组装过程,沈嘉岁只是静静看着,没有出声。
“好了!”燕倾城直起身,双手捧着这个沉甸甸的陶筒,看向沈嘉岁。
沈嘉岁抬手指向空地另一端,距离她们约莫三十步开外的一排碗口粗的杂树:“目标,那排树。投!”
燕倾城眼神一厉,没有丝毫犹豫。
她后退两步,助跑,拧腰,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手弹”朝着那排树木的方向狠狠投掷出去。
陶筒在空中划出一道低平的弧线。
就在陶筒即将落地的瞬间,燕倾城猛地一扯手中预留的一截引线末端。
嗤——!
引线燃烧的速度骤然加快。
轰——!
一声沉闷却极具穿透力的巨响猛然炸开,仿佛平地惊雷,远比燕倾城之前炸塌土窑的动静要暴烈。
爆炸点瞬间腾起一团裹挟着大量泥土和黑色烟尘的橘红色火球。
强烈的气浪以爆炸点为中心,猛地向四周扩散开来,卷起地上的碎石尘土,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冲击波,狠
第109章 簪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