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自由与变化。
15. 落英分绮色,坠露散珠圆
解析: “落英”即飘落的花瓣,“绮色”指绚丽多彩的颜色,花瓣飘落,色彩缤纷。“坠露”为坠落的露珠,“散珠圆”形容露珠圆润如珠,纷纷散落,从视觉角度描绘出细腻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展现出自然之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6. 当道兰靃靡,临阶竹便娟
解析: “当道”指道路上,“兰靃靡”描绘兰草在道路上随风倒伏的姿态,富有诗意。“临阶”靠近台阶,“竹便娟”形容竹子姿态轻盈、柔美,赋予竹子拟人化的美感,从植物的角度展现钟山的清幽。
17. 幽谷响嘤嘤,石濑鸣溅溅
解析: “幽谷”幽静的山谷,传来鸟儿“嘤嘤”的叫声,增添了山谷的幽静氛围。“石濑”指石上的急流,“鸣溅溅”描绘水流冲击石头发出的清脆声响,以声衬静,使整个画面更具生机与静谧之感。
18. 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
解析: “萝”和“葛”都是藤蔓植物,“萝短未中揽”说藤萝太短,无法握住;“葛嫩不任牵”指葛藤太嫩,不能牵拉,这两句细腻地描绘出登山途中所见到的藤蔓植物的状态,增添了旅途的细节感。
19. 攀缘傍玉涧,褰陟度金泉
解析: “攀缘”表示沿着山势攀爬,“傍玉涧”指沿着如玉石般清澈的山涧前行。“褰陟”意为提起衣服登山,“度金泉”指渡过像黄金般闪耀的泉水,描绘出诗人登山涉泉的过程,展现出钟山山水的清幽与美丽。
20. 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解析: 在漫长的路途上,翠微之色越来越浓,“翠微”指代青山,描绘出山色的葱茏。“香楼”指寺庙中的楼阁,“间紫烟”楼阁在紫色的烟雾中时隐时现,营造出一种神秘、庄严且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接近佛法之地。
21. 慧居超七净,梵住逾八禅
解析: “慧居”指智慧所居之处,即大爱敬寺,“七净”在佛教中有多种含义,一般指戒净、心净等七种达到清净的境界。“梵住”指修行者所居之处,“八禅”即四禅八定中的八种禅定境界。诗人认为这座寺庙的境界超越了七净和八禅,高度赞美了此地的殊胜,体现出对佛法境界的体悟。
22. 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解析: 到达此处,诗人终于能够舒展身体,表达对佛法的敬意,内心也真正实现了虔诚。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在历经尘世苦恼与寻求解脱的过程后,在这佛法殊胜之地,内心获得宁静与虔诚。
23. 菩提圣种子,十力良福田
解析: “菩提”在佛教中意为觉悟、智慧,被视为神圣的种子,能让人获得解脱。“十力”是佛陀所具备的十种特殊力量,象征着佛法的强大。诗人将菩提比作种子,十力当作福田,表达对佛法的尊崇,认为佛法是修行的根本与福报的来源。
24. 正趣果上果,归依天中天
解析: “正趣”指正确的趋向,“果上果”表示最高的果位,即佛果。“天中天”是对佛陀的尊称,意为诸天之中最为尊贵者。诗人表明自己要追求最高的佛果,归依至高无上的佛陀,明确表达出自己的修行目标与坚定信仰。
25. 一道长死生,有无离二边
解析: “一道”指佛法正道,诗人领悟到通过佛法正道可以超越生死轮回。“有无离二边”即超脱“有”和“无”这两个极端,不执着于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体现出对佛法中中道思想的深刻理解,表明已达到较高的佛法领悟境界。
26. 何待空同右,岂羡汾阳前
解析: “空同右”引用黄帝向广成子问道于空同山的典故,“汾阳前”指唐尧欲让位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隐居于颍水之阳的典故。诗人认为无需像黄帝等待广成子的教导,也不羡慕许由的隐逸之举,表明自己通过领悟佛法,已找到精神归宿,无需效仿古人的求道方式。
27. 以我初觉意,贻尔后来贤
解析: 诗人最后表示,要把自己刚刚觉悟到的佛法大意,留给后来的贤能之人。体现出诗人弘法利生的胸怀,希望后人能从自己的感悟中受益,在佛法修行之路上有所收获。
……
句译:
1. 曰予受尘缚,未得留盖缠:我说我被尘世的烦恼束缚,没能摆脱这些烦恼的纠缠。
2. 三有同永夜,六道等长眠:三界如同漫长黑夜,六道众生好似长久沉睡。
3. 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我才性缺乏解脱的巧妙方法,智力也没有有效的手段。
4. 生住无停相,刹那即徂迁:万物的生起与存在没有停止的迹象,瞬间就发生了变迁。
5. 叹逝比悠稔,交臂乃奢年:感叹时光流逝,觉得它比长久岁月还漫长,人生短暂,即便活到高龄也如瞬间即逝。
6. 从流既难反,弱丧谓不然:人一旦随波逐流就难以回头,年少迷失本性的人却不这么认为。
7. 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烧然:苦苦和行苦这二苦常常跟随,贪、嗔、痴三毒在内心如火烧般煎熬。
8. 贪痴养忧畏,热恼坐焦煎:贪婪和痴迷滋生忧愁与畏惧,内心的热恼让人如坐针毡般备受煎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9. 道心理归终,信首故宜先:从佛理来说最终要归向正道,所以信仰应当放在首位。
10. 驾言追善友,回舆寻胜缘:驾车去追寻善友,调转车头寻觅殊胜的缘分。
11. 面势周大地,萦带极长川:这里的地势环绕着广阔大地,河流如丝带般延伸到远方。
12. 棱层叠嶂远,迤逦隥道悬:山峦层层叠叠向远方延伸,曲折的山路蜿蜒高悬。
13. 朝日照花林,光风起香山:早晨的阳光照耀着花林,和风吹过香山。
14. 飞鸟发差池,出云去连绵:飞鸟参差不齐地飞起,云朵连绵不断地飘离。
15. 落英分绮色,坠露散珠圆:飘落的花瓣色彩绚丽,坠落的露珠圆润如珠。
16. 当道兰靃靡,临阶竹便娟:道路上兰草随风倒伏,台阶旁竹子姿态婀娜。
17. 幽谷响嘤嘤,石濑鸣溅溅:幽静的山谷传来嘤嘤鸟鸣,石间急流发出溅溅水声。
18. 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藤萝太短无法握住,葛藤太嫩不能牵拉。
19. 攀缘傍玉涧,褰陟度金泉:沿着玉涧攀缘而上,提起衣服涉过金泉。
20. 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漫长路途上翠微之色越来越浓,香楼在紫烟中时隐时现。
21. 慧居超七净,梵住逾八禅:这智慧所居之地超越七净境界,修行者所住之处超过八禅境地。
22. 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才得以在这里舒展身体表达敬意,方才实现内心的虔诚。
23. 菩提圣种子,十力良福田:菩提是神圣的种子,佛的十力是良好的福田。
24. 正趣果上果,归依天中天:正趣向最高的果位,归依至高无上的佛陀。
25. 一道长死生,有无离二边:领悟一种能超越生死的佛法正道,超越有和无这两个极端。
26. 何待空同右,岂羡汾阳前:何必等待像黄帝在空同山问道于广成子那样的机缘,又怎会羡慕像唐尧让位于许由那样的行为。
27. 以我初觉意,贻尔后来贤:把我最初觉悟到的佛法大意,留给后来的贤能之人。
……
全译:
我说自己深受尘世烦恼的束缚,始终未能挣脱这重重缠裹。
三界犹如无尽的黑夜,六道众生仿佛永眠未醒。
我才性驽钝,缺乏解脱的善巧方便,智力有限,难觅有效的法门。
世间万物生灭无常,刹那间便已变迁。
感叹时光飞逝,竟觉比悠悠岁月更为漫长,人生短暂,即便长寿也如交臂一瞬。
人一旦随波逐流,便难再回头,可年少迷失本性者却浑然不觉。
苦苦与行苦常伴左右,贪嗔痴三毒内心燃烧。
贪婪痴迷滋生忧惧,内心热恼如受煎熬。
从佛法的道理而言,归向正道方为最终归宿,故而信仰理应先行。
于是驾车追寻善友,掉转车头寻觅胜缘。
眼前地势环绕广袤大地,河流如带,延伸至遥远天际。
层峦叠嶂连绵远去,蜿蜒山路高悬其间。
朝阳洒照花林,和风吹拂香山。
飞鸟参差飞起,云朵连绵飘离。
飘落的花瓣色彩缤纷,坠落的露珠圆润似珠。
道上兰草随风摇曳,阶旁翠竹婀娜多姿。
幽谷中传来嘤嘤鸟鸣,石间急流溅溅作响。
藤萝太短难以攀揽,葛藤尚嫩不堪牵拉。
沿着玉涧小心攀缘,提起衣摆渡过金泉。
漫长旅途,青山翠意愈发浓郁,香楼在紫烟中时隐时现。
此处乃智慧居所,超越七净之境,亦是梵行之地,胜过八禅之妙。
至此才得以舒展身心,虔诚礼拜,遂了心中敬意。
菩提是神圣的种子,佛的十力是肥沃的福田。
一心趋向至高佛果,虔诚归依无上佛陀。
领悟佛法正道,超脱生死轮回,超越有无之境,不执两边。
何须效仿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又怎会羡慕唐尧让位于许由。
现将我初悟的佛法真意,留予后来的贤能之士。
喜欢。
第605章 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