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6章 生态平衡[1/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736 章:生态平衡(至元三十九年冬?贝加尔湖流域)
     贝加尔湖沿岸的蒙古猎户们正围在白虎城衙门外,手中的猎叉与弓箭在寒风中泛着冷光。“往年冬猎能捕三十只黄羊,今年凭啥只许捕十只?” 猎户头领巴图攥着拳头质问,他身后的年轻人纷纷附和。汉人税政官周显站在石阶上,展开一卷桦树皮文书:“脱脱大人有令,冬猎需‘取雌留雄、取大留小,黄羊每帐限捕十只,狍子限五只,孕兽与幼崽禁猎。” 他指着文书上的蒙汉双语条文,“去年冬猎后,开春黄羊群少了三成,再这样下去,不出三年就要猎绝了。” 巴图沉默半晌,想起年少时漫山遍野的黄羊,终是松了拳头:“可部落过冬要皮毛换粮……” 周显早有准备:“按规矩捕猎的,官府每只黄羊多补半斗青稞。” 人群中响起议论声,最终巴图接过官府发的 “猎捕令牌”,令牌上刻着限额数字,这是白虎城首个成文猎规。
     脱脱从虎营抽调二十名兵卒,与使虎部落选出的十名老猎手组成 “猎场巡查队”,每日沿湖岸巡逻。巡查队配备 “验兽刀”(检查猎物是否为孕兽)与 “计数牌”(记录各部落捕猎数量),汉人百户张勇与部落老猎手帖木儿共掌令牌,见猎队必查令牌与猎物。一日查获蒙古猎户阿勒泰捕猎的三只母黄羊,阿勒泰辩称 “风雪大没看清”,帖木儿掰开母羊腹腔,指着未成形的幼崽厉声道:“老规矩都懂,这是故意违令!” 按规条当罚没全部猎物,张勇却酌情处理:“初犯罚没一半,再犯加倍,若拿幼崽来,连猎弓都要收了。” 阿勒泰红着脸认罚,此后巡查队再遇捕猎者,个个都主动出示猎物接受检查。
     白虎城木工营的汉人木匠李铁山正带着学徒们给新伐的木材盖章,每根木料上都烙着 “冬伐”“一尺五寸” 的印记。“不是啥树都能砍,” 李铁山敲着一棵碗口粗的樟子松,“沿湖三十步内的树禁伐,砍一棵得栽两棵,树干直径不满一尺五寸的也不准动。” 使虎部落的萨满长老那日松拄着松木杖走来,他身后跟着部落子弟,每人手里都捧着树苗。“萨满说砍树伤山神,” 那日松用生硬的汉话说,“部落愿帮着栽树,樟子松、白桦都行,这些树能固住湖岸的土。” 李铁山眼睛一亮,当即与长老约定:木工营每伐一棵树,部落便负责栽两棵,由巡查队检查成活率,成活率不达八成,木工营当月木料减半。
     没过半月,巡查队就在北岸发现一片被乱伐的树林,二十余棵幼松被砍倒,树桩上还留着斧痕。帖木儿认出这是自己部落的猎场范围,气得浑身发抖,拉着张勇直奔部落营地。正撞见几个年轻人在削松木做雪橇,地上堆着新鲜的松木片。“谁让你们砍幼树的?” 帖木儿夺过斧头扔在地上,为首的年轻人讷讷道:“雪大没柴烧……” 脱脱闻讯赶来时,部落首领正按族规要鞭挞犯错者。脱脱拦住他:“罚鞭挞不如罚栽树,让他们每人栽五十棵松苗,每日浇水看护,直到成活为止。” 他看向围观的部落民众,“树活了,你们的柴薪才不会断;树没了,湖岸塌了,谁都没好日子过。” 首领低头应诺,那几个年轻人从此成了护林员,每日在栽树区巡逻。
     白虎城西门外,汉人郎成王医官正指挥兵卒挖沉淀池,寒风中他裹着厚棉袄,手里比划着图纸:“这池分三层,第一层铺碎石,第二层填细沙,第三层盖干草,污水流进去,泥沙沉底,清水再流进湖里。” 军帐与民居的污水原是直接排入湖湾,开春后湖水发绿,鱼群都躲得远远的。王医官查了医书,又请教贝加尔湖的老渔民,才想出这简易沉淀法。蒙古兵卒起初嫌麻烦,说 “湖水大得很,脏水添不了啥”,王医官却舀来一碗沉淀后的清水,又舀来一碗湖湾污水:“你们看,这清水能浇菜,这脏水连牲口都不喝。” 三日后沉淀池建成,污水经三层过滤后果然清澈许多,王医官又在池边插木牌:“禁倒粪污,

第736章 生态平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