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9章 军事推演[1/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729 章:军事推演(至元三十七年冬?白虎城军帐)
     至元三十七年冬,白虎城军帐的烛火彻夜未熄,脱脱手持羊皮地图,指尖划过贝加尔湖北岸的标记:“黑鬃部落近月频繁袭扰边境,需摸清其虚实。” 他命斥候队长赵勇率十人小队潜入敌境,临行前授 “三探之法”:“探户数(估算兵力)、探畜群(判断补给)、探兵器(观甲胄弓箭质量),遇俘虏带回活口。”
     赵勇带队员着貂皮伪装成猎户,在黑鬃部落营地外围潜伏三日,用 “计数法” 估算:“帐篷约五十顶,按每帐五人计,兵力二百五十人;牛羊约千头,粮草可支三月;箭簇多为骨制,铁箭不足三成。” 俘虏的审讯在军帐侧室进行,由通蒙古语的文吏张谦主审,用 “缓急交替” 法:先问日常琐事松懈其戒心,再突问核心军情,俘虏最终供认:“首领秃鲁计划正月雪夜袭扰商路。”
     脱脱将情报汇总成《敌情册》,分 “兵力、补给、战术” 三栏,每栏附手绘插图(敌营布局、兵器样式),册尾批注:“敌虽勇但装备弱,善雪地机动却缺统筹,可设伏破之。” 这份详尽的情报为后续推演奠定基础。
     军帐内,拔都指着《敌情册》分析:“黑鬃部落属‘分散型编制,五十帐各有百户统领,无统一指挥,遇袭易溃散但聚快。” 他命人取来俘虏的骨箭与铁刀,刀刃仅三寸长,且无淬火痕迹:“铁料匮乏,兵器多为自制,甲胄多是皮制,防护力弱于我军铁甲三成。”
     脱脱补充:“其优势在雪地骑兵,每人配双马(换乘保持机动),擅长‘游击袭扰—— 抢了就跑,不恋战。” 他让亲兵演示敌骑战术:“模拟敌骑从两翼包抄,间距三丈,箭射前方五十步,冲击力有限但射程灵活。” 为量化评估,军帐挂起 “战力对比表”:我军铁甲兵百人可抵敌二百人,驯虎队十只可冲散敌骑百人,弓弩射程比敌远三十步。
     拔都之子帖木儿(年二十,初参军务)问:“若敌据险死守怎么办?” 脱脱指向地图:“黑鬃部落无固定城寨,多居临时帐篷,守不住险地,只需断其退路即可。” 这番研判既知己又知彼,为战术设计提供依据。
     战术推演的核心是 “驯虎袭扰 + 步骑合围”。脱脱在沙盘上摆置兵模:“选青石峡为伏击点(谷长三里,两侧山缓可藏兵),北口设‘虚营(露少量粮草引敌入),南口设‘铁闸(用松木与铁链封谷),两侧山腰藏伏兵。”
     驯虎队的角色是 “破阵先锋”,巴图带着驯虎师演示:“虎群从东侧山腰突袭,先扑敌前队(打乱阵型),再绕至侧后(断退路),听哨音行动 —— 短哨前进,长哨停驻,三短一长回营。” 步军由赵勇统领,持 “长柄刀 + 盾牌” 列阵谷中:“待虎群冲乱敌阵,步军推进压缩空间,弓弩手在山腰抛射火箭(燃敌帐篷)。”
     为防虎群失控,脱脱制定 “双保险”:每只虎配驯虎师(持特制铁钩,遇乱可制伏),谷中设 “隔离沟”(宽五尺,深三尺,防虎误冲己阵)。帖木儿质疑:“雪地反光,虎群易被早发现?” 巴图笑答:“可在虎身覆白毡伪装,距敌百步再撤毡,出其不意。”
     沙盘推演细化到 “时辰节点”:寅时(凌晨三点)伏兵到位,卯时(五点)虚营设好,辰时(七点)敌入谷,辰时一刻虎群突袭,辰时二刻步军推进,辰时三刻封谷合围,巳时(九点)结束战斗。脱脱强调:“各环节需‘信号联动—— 山腰举红灯示敌入谷,吹角三声示虎群出击,鸣锣示合围。”
     步军分三层:前层盾牌手(防敌箭),中层长柄刀手(砍马腿),后层短刀手(清残敌);骑兵埋伏南口两侧,待敌溃逃时追击,每人配 “套马索”(缠住敌骑马腿);弓弩手分两拨,先射敌骑手,再射马腹(马倒则人坠)。帖木儿在旁记录:“需预留‘应急通道,万一伏击不成,可从西侧山腰撤离。”
     推演中模拟突发情况:若虎群怯战怎么办?巴图保证:“选五只久经战阵的‘老虎带队,幼虎跟其后,必能冲锋。” 若敌识破伏击绕道?脱脱早有预案:“派游骑诱敌,沿预设路线驱入谷中。” 这套协同流程环环相扣,将风险降到最低。
     后勤保障的关键是 “冻干粮”。军厨老王带着伙夫们研发三种便携食品:“冻肉干”(羊肉煮熟后切片,在零下二十度环境冻干,装布袋,每袋五片,够一人一日量)、“青稞饼”(青稞面掺羊油,烤至坚硬,耐储存,配热水可泡软)、“热汤块”(羊肉汤浓缩成块,晒干后装陶罐,遇水即溶)。
     脱脱检查冻干粮耐储性:“将饼与肉干置于雪地三日,取出仍坚硬无霉,合格。” 携带设计注重 “轻量化”:每个士兵背囊分三层,上层放饼(防压碎),中层放肉干,下层放热汤块与打火石,总重不超十斤。为防结冰,囊内垫羊毛毡,食品袋口用麻绳扎紧,再涂蜂蜡防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29章 军事推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