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3章 镜换驯术[2/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急了会咬人。” 他示范如何用手指轻挠虎崽下巴(虎最舒服的部位),同时念 “额尔”(随),小虎便乖乖跟着走。王砚将每个细节画图记录,连喂食量(每日三斤肉,分早晚两次)都标注清楚,为后续训练打基础。
     李宝开始教部落工匠打造简化版银镜,只教 “五炼银法”(比十二炼简单),镜面抛光用羊毛而非丝绸,虎纹也简化为单线条。他对学徒说:“核心的鎏银法和防伪小印不能教,这是汉地工艺的根本,需留一手。” 部落工匠虽觉简化版不如原版,却已比他们的铜镜清晰十倍。
     教学在部落的土窑旁进行,李宝演示熔银:“银料需用松木火熔,温度不够则杂质不除,镜面易发黑。” 他让部落工匠亲手操作,自己在旁纠正:“火候要见‘青白焰,此时下银块,熔得最快最纯。” 部落工匠初次熔银手忙脚乱,银液溅出烫伤手,李宝立即用草药敷治,借机传授冻伤处理法。
     半月后,部落造出第一面简化银镜,巴图捧着镜面对照虎皮坎肩,虽不如原版精致,却已能清晰照人。他对李宝道:“汉匠的法子果然妙,这镜分给各户,狩猎时可看妆容(部落以虎皮整洁为美),也可聚光取火,实用得很。” 李宝暗自记下:“技术输出需循序渐进,既显诚意,又保优势。”
     按盟约,随军郎中周瑾开始教部落辨识草药,帐内摆着从汉地带来的当归、红花、防风,旁注功效:“当归煮羊肉治风寒,红花泡酒擦冻伤,防风煮水防感冒。” 部落萨满也拿出珍藏的 “雪灵芝”:“此草长在冰缝里,煮水喝可抗寒,比你们的草药烈。”
     周瑾与萨满合作制药,将汉地的膏剂法与部落的泡酒法结合,制成 “防冻膏”:“用猪油熬红花、雪灵芝,冷却后涂手脚,风雪再大也不冻裂。” 他教部落妇女熬制,亲自示范火候:“猪油融化后需小火慢熬,草药味入油才算成,火大了就焦了。”
     巴图见草药效果显着,部落冻伤的人少了大半,便主动透露:“北境有种‘虎耳草,贴伤口可止血,比你们的金疮药管用。” 他带周瑾去雪原采摘,草叶果然形似虎耳,周瑾当即记下形态,收入《北境草药图》:“这般互补,咱们都不用怕风雪伤病了。”
     军器坊的铁匠赵五教部落打造铁制捕兽夹,部落原用骨夹,易断且威力不足。赵五演示 “淬火法”:“铁夹锻好后烧红,立即浸入雪水,铁就会变硬,夹熊都不会断。” 部落铁匠按法操作,新铁夹果然坚固,一试就夹住了闯入营地的狐狸。
     部落擅长打造虎形铜器,他们教赵五用 “失蜡法” 铸虎首刀柄:“先做蜡模,裹泥烧成陶范,再注铜水,出来就是完整的虎首,不用雕刻。” 赵五试着做了一个,虎首獠牙毕现,比汉地的雕刻法更省力,他赞道:“这法子巧,回去要教给军器坊的弟兄。”
     双方约定:部落用皮毛换汉地铁料,汉地派铁匠每季来指导一次,部落则送虎形铜器作为回报。赵五在《铁器互学录》上写道:“部落缺铁但工艺巧,咱们有铁但缺巧思,这般互学,铁器才能又坚又美。” 铁器的交流,让盟约多了层经济纽带。
     巴图见汉地无欺诈,便邀脱脱的使者张谦密谈,帐内只有萨满作陪。“北境不止巴鲁特部,西边的‘狼族常来抢牧场,他们不怕人,就怕虎,” 巴图低声道,“若你们帮我们打退狼族,我愿教全套驯虎术,包括‘唤虎阵的秘诀。”
     张谦立即回应:“若部落愿作我军北境向导,指认狼族巢穴,我们可派三十名精兵助战,战后狼族的牧场归部落,战利品均分。” 萨满在旁用骨卜占卜,见骨纹呈 “吉” 相,便点头:“虎神示可,这般合作,两族都能壮大。” 密谈虽未写入盟约,却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巴图取下腰间的虎形骨佩,赠予张谦:“持此佩,部落武士见了便知是友,可畅行无阻。” 张谦回赠萧虎亲制的 “寒地行军图”,标着安全路线与水源:“这图护你们冬天迁徙,少走冤枉路。” 私下的信任,比纸面盟约更坚实。
     一月后,使者队准备返回,部落举行盛大送别仪式。巴图赠两头训练有成的小虎崽(已能听懂基础指令),派老黑石与三名武士随行指导。脱脱的士兵则留下十面简化银镜、二十口铁锅、百斤草药,作为第一批交换物资。
     临行前,雪牙虎突然走到张谦面前,用头轻蹭他的手臂,巴图笑道:“雪牙认你是朋友了,这是部落最高的礼遇。” 他亲自吹骨笛送行,武士与猛虎列阵相送,虎啸与马蹄声在雪原交织。张谦回头望去,部落营地的炊烟与虎纹图腾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王砚的《北境行录》记下此行:“镜换驯术,非止器物与技艺之换,实乃信任与利益之盟。银镜映虎,虎随人走,漠北风雪虽寒,盟约之暖可御之。” 小虎崽在笼中探头张望,它们不会知道,自己将成为北境安宁的新纽带,见证汉蒙部落的长久协作。
    喜欢。
  

第703章 镜换驯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