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4章 炮震河渡[1/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694 章:炮震河渡(至元二十九年夏?第聂伯河渡口)
     第聂伯河渡口的夏日常刮着东南风,河面上波光粼粼,水汽裹挟着水草腥味扑面而来。拔都的西征军抵达南岸时,北岸的罗斯木堡已严阵以待 —— 这座用百年橡木搭建的堡垒高两丈,墙厚三尺,堡顶插着红蓝相间的罗斯旗帜,旗下隐约可见持矛的守军。堡外五十步处,密密麻麻的鹿砦交错排列,削尖的木杆斜插地面,尖端裹着黑焦油(防火又锋利),这是罗斯人抵御骑兵冲锋的惯用手段。
     拔都勒马立于高坡,银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举起千里镜(西域贡品,铜制镜筒)观察北岸:“木堡四角有箭楼,每楼至少五名弓箭手,” 镜中可见箭楼窗口闪烁的金属反光,“堡门是双扇橡木版,包着铁皮,寻常冲撞难破。” 他身后的千户帖木儿补充:“探马回报,堡内守军约三百,多是本地贵族的私兵,装备杂劣,半数人只有皮盾和短刀。”
     河宽约百步,水流湍急,舟船渡河需半个时辰,这意味着大军暴露在守军箭雨下的时间过长。“硬渡伤亡太大,” 拔都放下千里镜,目光落在随军带来的十门 “镇北炮” 上,“萧公说这炮能破坚城,今日正好试试。” 他马鞭指向北岸木堡右侧的缓坡:“炮阵就架在那里,地势高,射程够得着。”
     周显派来的首席工匠李铁牛正指挥士兵架设炮阵,他带着三名徒弟在缓坡上丈量:“此处地势比木堡高五尺,距堡墙正好一百八十步,” 符合 “镇北炮” 的最佳射程(最远两百步,一百八十步威力最集中)。士兵们用铁锹平整地面,铺上三层厚木板(防炮身后座陷进泥土),木板下垫石块固定,这是汉地 “炮阵稳基法”,在草原作战同样适用。
     每门炮需六名士兵协作架设:两人抬炮身(重三百斤),两人调炮架角度,两人固定炮尾绳索(防发射时倾倒)。李铁牛跪在地上,用铅垂线校准炮口:“左炮偏西半寸,垫半块木片!” 他从怀中掏出铜制量角器,测量炮身与地面的夹角:“抬高四格,正好能砸中堡墙垛口。” 炮架上的刻度清晰,每格对应五度仰角,这是周显特意改良的 “精准刻度法”,比蒙古传统的 “目测法” 精确十倍。
     炮阵按 “品” 字形排列,三门在前主攻,四门在侧掩护,三门在后备用,间距十步,既避免相互干扰,又能形成交叉火力。李铁牛检查完最后一门炮,用粉笔在炮身写下 “甲字三号”—— 这是军器坊的编号,便于记录损耗和追责。“将军放心,” 他对拔都拱手,“所有炮械都试过火,引信干燥,石弹合格,只等下令。”
     巳时三刻,风向转为正南,正是发射良机。拔都挥下马鞭:“试射!” 李铁牛点燃第一门炮的引信,导火索 “滋滋” 燃烧,火星四溅,士兵们迅速后退十步,捂住耳朵 —— 这是军器坊反复强调的 “安全规程”。片刻后,“轰” 的一声巨响震彻河谷,炮口喷出浓烟,石弹裹着风声呼啸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中了!” 士兵们欢呼起来,只见北岸木堡的东南角垛口被石弹精准命中,橡木碎片飞溅,堡顶的罗斯旗帜应声歪倒。石弹撞碎后,碎石如霰弹般横扫堡墙,惨叫声隐约传来。李铁牛用望远镜观察弹着点:“角度正好,威力够强,” 他对第二门炮的炮手喊道,“目标堡门,抬高半格!”
     第二发石弹更具威力,正中包铁皮的橡木堡门,“咔嚓” 一声巨响,木门裂开三道大缝,铁皮被震得卷曲外翻。堡内的罗斯人显然没见过如此武器,惊叫声、哭喊声混杂着,从敞开的门缝里传出来。拔都大笑:“萧公的炮果然厉害!比十队骑兵冲锋还管用!” 帖木儿千户立即下令:“各炮装弹,准备第二轮齐射!”
     木堡内的罗斯酋长瓦西里正啃着黑面包,听到第一声炮响时,还以为是天雷。待看到东南角垛口崩塌,碎石砸死两名弓箭手,他手里的面包 “啪” 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惨白。“那是什么怪物?” 他抓住跑来报信的士兵,对方语无伦次:“石头…… 会飞的石头,把墙砸塌了!”
     堡门被击中时,瓦西里亲自跑到门后查看,只见三寸厚的橡木版裂如蛛网,铁皮剥落,露出里面的朽木。他的私兵们挤在箭楼里,没人敢探头射箭 —— 刚才有个胆大的弓箭手刚露出半个脑袋,就被石弹碎片击中咽喉,鲜血喷了满墙。“魔鬼!这是草原魔鬼的巫术!” 有士兵哭喊着跪地祈祷,信仰在火炮威力面前不堪一击。
     瓦西里强作镇定,命人用沙袋堵门:“加固防线,他们攻不过来!” 但声音却止不住发颤。他统治这片渡口二十年,从未见过能把石头扔出百步的武器,蒙古人的骑兵已经够可怕了,现在又多了会飞的石头,这仗怎么打?恐惧像瘟疫一样在守军里蔓延,连最勇猛的亲兵都缩在墙角,眼神涣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未等第二轮齐射,木堡的吊桥缓缓放下,一名举着白旗的罗斯使者骑马过河,他穿着绣金线的皮袍,却在蒙古军的甲士面前瑟瑟发抖。使者被带到拔都面前,献上一柄镶嵌宝石的腰刀:“我家酋长愿献上十匹良马、二十张狐皮,求将军退兵,我们愿年年纳贡。” 他不敢抬头,声音细若蚊蝇。
     拔都把玩着腰刀,刀刃虽锋利,却远不如蒙古弯刀趁手。“十匹良马?” 他冷笑一声,马鞭指向北岸的木堡,“本汗的炮一发能碎千斤橡木,你觉得十匹马可抵?” 使者脸色煞白:“那…… 那酋长愿献五十匹,再加十名奴隶!” 他显然没意识到,蒙古人要的不是贡品,而是渡口的控制权 —— 这是西征罗斯草原的必经之路。
     “按我与萧公的盟约,” 拔都收起笑容,语气冰冷,“此渡归我,守军降者不杀,顽抗者,木堡就是榜样。” 他命使者带回石弹碎片:“让你家酋长看看,这是打碎你们城墙的东西,半个时辰内不降,炮轰平木堡!” 使者捧着带血的石弹碎片,骑马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缰绳。
     使者回城后,木堡内一片死寂。瓦西里看着石弹碎片上的血迹和橡木残渣,终于明白抵抗是徒劳的。但贵族们却不愿投降:“我们有三百人,还能守!” 争执间,蒙古军的第三发石弹呼啸而至,这次瞄准了箭楼,木屑与人体残骸从空中落下,彻底击碎了守军的士气。
     拔都见木堡仍无动静,对李铁牛点头:“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四门火炮同时发射,石弹如冰雹般砸向木堡,堡墙多处崩塌,烟尘弥漫,惨叫声不绝于耳。李铁牛调整炮口:“目标粮仓!” 他从望远镜里看到堡内东南角有粮囤,这是打击守军持久战信心的关键。果然,粮囤被击中后燃起大火,黑烟直冲云霄。
     “降了!我们降了!” 木堡的罗斯旗帜被降下,换上了白旗。吊桥再次放下,瓦西里举着佩剑(表示缴械)走出堡门,身后跟着幸存的一百多名守军,个个衣衫褴褛,面带惊恐。拔都命帖木儿千户接管木堡:“清点人数,收缴武器,粮仓余粮充作军饷。” 他特意走到堡门前,看着那道被石弹砸裂的缝隙:“萧公的炮,果然无坚不摧。”
     拔都命人将最完整的一块石弹残骸用红绸包裹,装进楠木匣,附上手书捷报送往斡耳朵。信中写道:“镇北炮威如萧公所言,一百八十步外碎橡木堡,第聂伯河渡已破,守军望风而降。今送弹骸为证,后续西征无忧,赖兄所赠利器。” 字迹豪迈,透着胜战的喜悦。
     他特意嘱咐信使:“见到萧公,务必细说炮阵如何部署,石弹

第694章 炮震河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