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7章 西驿商通[1/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667 章:西驿商通(至元二十七年冬?西驿商栈)
     西驿商栈的驼铃声在雪后初晴的空气中回荡,比上月稠密了数倍 —— 自炮阵安定漠北,西域商队已增至每月五十队,商栈外的骆驼队列从东门排到西门,驼峰上的波斯地毯、印度香料、西域琉璃在阳光下泛着异彩。通西司税吏李筠的案头堆满《商队入境册》,桑皮纸记录着每支商队的国籍、货物、领队姓名:“波斯哈桑队,货物:地毯二十张、香料五十斤;印度阿三队,货物:琉璃盏百个……”
     商栈的布局按《西域商栈则例》划分:东院存干货(香料、药材),西院放贵重品(地毯、琉璃),南院设交易区,北院为税吏署。工匠们正扩建仓库,新砌的青砖墙上刻 “至元二十七年冬扩”,防潮层铺三层驼毛毡,“珍货最怕受潮,” 库吏老张用桐油刷木架,波斯地毯需悬于半空,“琉璃盏要垫棉絮,” 这些细节都来自乃马真后时期商货霉变的教训。
     李筠带着验货官在西院抽分,波斯商人哈桑的地毯摊开如花海,红色底色上织着狩猎图。“上等波斯毯抽十分之一,” 李筠用象牙尺量尺寸,长三丈以上为上等,“这张需抽半张,” 哈桑急得摆手,用生硬的汉文说:“可换香料抽分,” 他的豆蔻质量上乘,按规矩抽十分之二,更划算。验货官用银针刺地毯,纯羊毛应立即回弹,“确为上等,” 记录在册后盖抽分印。
     不同货物抽分比例不同:香料按 “成色分级”,上等豆蔻抽二成,普通胡椒抽一成五;琉璃按 “完整度”,无损盏抽一成,微瑕盏抽半成。李筠的算筹在桑木案上翻飞,哈桑的商队共抽分地毯一张、豆蔻十斤、琉璃五盏,“这些需入通西司官库,” 他签发《抽分凭证》,哈桑凭此可免税通行其他驿站 —— 这是炮阵安定后推出的 “一单通” 便利政策。
     南院的交易区热闹非凡,波斯商人与中原行商用 “通事语”(汉蒙混合语)讨价还价,西域胡商的帐篷外挂着各国货币:波斯银币、印度金币、中原交子。哈桑与印度商人阿三交换情报:“察合台部在边境设卡,” 但不敢拦截有通西司凭证的商队,“炮阵的威慑比十队兵还强。” 阿三则透露:“印度王想换虎蹲炮,” 愿用象牙与宝石交换。
     商人间的信息网比驿路更快,西域商人带来漠西的消息:“旭烈兀汗的商队也想来,” 但需确认沿途安全;中原行商则带来汉地物价:“丝绸在大都涨价,” 劝哈桑多带波斯地毯。李筠在旁观察,将重要情报记在《商情录》:“察合台设卡实为缺粮,” 这对边境防务至关重要 —— 商栈不仅是贸易点,更是情报站。
     夜幕降临时,哈桑秘密求见李筠,献上一卷羊皮图纸,“这是回回炮的构造图,” 他压低声音,图纸用红笔标注射程:“可达百五十步,” 比虎蹲炮远五十步。哈桑的条件明确:“换虎蹲炮的制造术,” 尤其是装弹流程与炮架稳固法。李筠不敢擅决,立即用 “急递铺” 送图纸至斡耳朵,封皮注明 “军器密件”,由虎卫营骑兵护送,“连夜需到萧监国案头。”
     哈桑在帐篷里踱步,他的商队曾因察合台劫掠损失惨重,“炮阵安定商路,” 他愿助大元强炮,“回回炮配虎蹲炮,” 谁也不敢再劫商队。但他也留后手:图纸未画火药配方,“核心技术需交换后再补,” 这是商人的精明,也是技术制衡的本能 —— 正如他对副手说:“给钥匙,” 但不给锁芯。
     萧虎命周显带工匠班连夜核验图纸,西驿商栈的临时工坊里,油灯照亮两张炮图:回回炮的 “配重式抛石机” 与虎蹲炮的 “火药发射式” 结构迥异。“回回炮靠重力抛射,” 周显用竹尺量比例,炮架需埋入土中固定,“适合攻城,” 但机动性差;虎蹲炮靠火药推力,“适合野战,” 却射程较短。工匠们在桑皮纸画对比图,红笔标优势,黑笔标缺陷。
     关键差异在瞄准装置:回回炮用 “望山”(刻度标尺),虎蹲炮用 “准星”,周显让学徒做模型试验,“回回炮

第667章 西驿商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