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0章 上都退居[2/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水 —— 这既是屏障,也能通过水流声掩盖监视动静。乃马真后站在窗前,见虎卫的甲胄反光在雪地上移动,就像当年她监视幼主时的怯薛,只是如今攻守易势。
     萧虎在和林宫城同步处置叛党,帖木儿的三名亲信被押至宗正府,他们的供词用蒙汉双语记录:“乃马真后曾命人在符牌库纵火,” 意图烧毁新旧符对比记录,“还私藏真太后印于克鲁伦河上游石窟。” 耶律铸在《罪案录》上朱批:“首恶帖木儿随迁上都,” 从犯三人杖三十,“发配西域驿站为驿卒,” 永不得回和林。
     蒙古千户中的反对派被逐个约谈,别克帖儿千户因在忽里台闹事,被夺牧民三成,改任克鲁伦河巡检 —— 这是明升暗降,使其远离权力中心。萧虎命人将仿印的拓片张贴于和林各城门,拓片旁注《大扎撒》“伪造印玺者斩” 条款,却特意留白 “首犯待议”,这既是对乃马真后的妥协,也是对黄金家族的体面让步。
     乃马真后在颠簸的牛车上掀开帷幔,车窗外的草原已不是她熟悉的景象 —— 从前随宪宗出猎时,克鲁伦河两岸的牧民会跪迎十里,如今只有虎卫的马蹄声紧随。她的手指抚过袖中密信,那是三年前与西域叛臣的约定,信末的狼首印此刻看来格外讽刺。“真印藏在石窟第三层,” 她对赵忠低语,“你若能送出消息,” 许以波斯宝石一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都宫的寝殿陈设简陋,与和林的太后宫相比天差地别。铜镜里的她鬓角已染霜,当年用西域胭脂描的眉形早已淡去。赵忠端来的奶茶还是热的,却没了从前的咸香 —— 这是汉人厨子按虎卫要求做的,少了草原的奶脂。她突然将茶碗摔在地上,碎片溅起的声响引来宫外虎卫的呵斥,这才惊觉自己早已没了发脾气的资格。
     十户虎卫的炊帐设在离上都宫百步外的空地上,他们的口粮由和林按月押送,每袋米上都有宗正府的火漆印,“严禁食用宫中专供粮,” 那拉珠尔的训令刻在木牌上,“与被监视者交谈者,” 同罪论处。百户每晚核对虎卫的箭簇数量,七石弓的弓弦需用特定手法缠绕,确保无人私藏武器传递消息。
     赵忠几次想靠近宫门,都被虎卫拦下:“太后有令需先报百户,” 虎卫的甲士面无表情,手中的长弓始终对准他的胸口。乃马真后托他送衣物给宫外的亲信,衣物夹层的密信被虎卫用磁石吸出 —— 原来虎卫的甲胄内衬磁石,能探测藏在布料中的金属或磁性物质,这是萧虎从西域援军那里学来的法子。
     萧虎在和林收到上都的密报:“乃马真后终日沉默,” 赵忠行为诡秘,“已派人跟踪赵忠至克鲁伦河上游。” 他在《处置密档》上批注:“暂不动真印,” 留着可牵制黄金家族的反对势力,“待忽必烈亲政后,” 再由皇孙亲审此案,“更显皇权威严。”
     耶律铸对萧虎的 “养虎遗患” 颇有微词,却在看到密报后沉默 —— 真印若现世,牵连的黄金家族成员太多,恐引发更大动荡。萧虎指着忽里台的投票结果:“七成同意已属难得,” 若赶尽杀绝,“蒙古千户必生异心,” 留乃马真后一命,“既是遵守约定,” 更是稳住草原派系的权宜之计。
     乃马真后抵达上都宫的当日,萧虎在和林颁布《虎臣监国新规》:“凡太后、宗王用印,” 需经虎臣三人联审,“新旧印需每月比对一次,” 记录存入符牌库密档。新规用蒙汉双语刻碑立于宗正府门前,碑顶刻虎纹,碑座刻狼纹,象征 “虎臣监国,宗王辅政” 的新格局。
     忽里台大会的投票记录被誊抄三份,分别存入蒙古宗正府、汉人中书省、西域太史院,每份都用磁石装订 —— 这是防篡改的 “铁卷封藏法”。夕阳下的和林宫城,虎卫营的甲胄反光与符牌库的铁矿粉微光交织,乃马真后的退居不是结束,而是忽必烈亲政前权力秩序重建的开始,就像克鲁伦河的河水,终将在新的河道里找到平衡。
    喜欢。
  

第620章 上都退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