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监牢死前方顿悟,忘却红尘走天涯[1/2页]

古来万事东流水 梁道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
      刘州,塞北郡,塞北郡王府。
      话说于蓝和家人在塞北郡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一晃不知觉已是十多年了。于蓝走向成熟,不但不失往日神采,还更添俊逸。孙雅芳少了一分羞涩,却多了一分韵味。三个孩子都已经成长起来,皆已过始学之年。于凤继承了母亲的倾城美貌,虽未成年却已成世间少有的美人坯子,清秀而灵动。而于鹏、于鸿二子似乎也不是十分像于蓝,皆是长得秀丽俊美,但举止、言谈却和于蓝无异,淡雅且自然。于蓝也经常对孙雅芳开玩笑说道:
      “幸好孩子都不像我,不然就惨了,走在街上可能就走丢了。”
      “容颜不过春秋繁花,十年老去,十年凋零。况且你也不至于你说得那么“丑”吧?”孙雅芳时而认真时而玩笑回道。
      “世间本来就没有丑的人,我只是普通人,容貌也是。”
      ““情人眼里出西施”,我看得上你不就够了吗?”孙雅芳笑道。
      “对,“情人眼里出西施”,你不仅是我的“西施”,还是我的“神女”呢。”
      这十多年来,于蓝只是偶尔陪同一些将领离城到城外不远的山林中狩猎,不曾再远涉江湖。又因为天下太平,李元并没有给予于蓝太多的任务,甚至几年里也没有“片言只语”,哪怕是政令也没有。有的也不过是象征性的巡视边关的命令文牒而已,并不需要于蓝亲自前往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于蓝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孙雅芳,教育儿女。经过几次思虑,于蓝还是决定不将武功传给儿女,但自己好歹也是一个镇守一方的大将,若无半点功夫传给后代实在说不过去。所以于蓝主要还是以教文传德为主,只是偶尔教导一些简单的拳脚功夫。
      一天。
      如同往年一般,又一个皇上亲封的巡防钦差路经塞北郡,来到于蓝的郡王府。于蓝也如同往年一般亲自前去迎接。由于于蓝现在不得“圣宠”,加之边关稳定十数年不闻战鼓,在朝中朝外皆是影响力不足,但于蓝又不想打破这种平静的生活,自然要懂得世故圆滑。又因为每次来的钦差多为李元身边红人近臣,于蓝的王爵实在是显得有些有名无实,所以不得已“点头哈腰”迎合。有时候于蓝也在想,自己终究还是成为了当初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
      于蓝的谦虚,万世之功,赫赫威名,卫国大将军(虚衔)、太子太傅(加衔,亦是虚名),还是百年来的唯一一个异性王,这都值得尊重。所以几乎每个钦差见到于蓝亲自迎接并显得如此有礼,都是受宠若惊,忙是给于蓝回礼。不过此次前来的钦差倒是显得目中无人,见于蓝亲自迎接,不但不回礼,甚至不曾正眼相对,只扔下如此一句:
      “于郡王,本钦差蒙皇恩、受圣命前来巡视西北二州,此城乃是你的封地,本不该打扰,但按照先例还是要来此给你请安的。”
      此次前来的钦差是新近进入京师的外戚马威,官拜正二品吏部侍郎,乃是刘贵妃舅父。虽然如此对于蓝说道,但行为上却没有丝毫恭敬可言。不过,于蓝也没有介意,只是请其进府,并安排房间。
      (2)
      当夜。
      于蓝也如同往常般为钦差设宴。
      不仅妻子孙雅芳和三个孩子,还有许康、梁信等郡中高官皆在席上,不可谓不隆重。
      于蓝自然是居中上座,孙雅芳和于凤坐于其左侧,儿子坐于右侧,下面左侧留空显然是留给马威及其随从的,下面右侧分别坐有许康、梁信等四人。
      经过几番叫请,终于是请来了马威。马威为人极其好色,年轻时不仅家中三妻四妾,外面也金屋藏娇无数,还曾强抢民女、经常流连烟花之地、夜宿风月之所。正是如此,连刘贵妃也保不住他,不得已流放外地为官近十载。而这十年,他所管辖的州郡也是怨声载道,只是被人掩盖,加之李元变法改革而收敛些许,才不至于被李元察觉。最近才被调回京师,在朝中任职,因为其外戚身份,又善于结交同僚、奉承李元,因此得到重用。此次于蓝几番叫请不来,其实不过就是马威在调戏于蓝府中侍女所致的。于蓝得知后,只是下令侍女多回避,男仆多照料,并未发怒。
      “马大人,请上座!”见马威终于来了,于蓝便站起来拱手对其说道。
      “马大人!”许康等人自然也要行礼。
      不过马威似乎并没有在意于蓝几人,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孙雅芳和于凤,口水也流出不少。过了一会,马威才不舍地收回目光,并说道:
      “于郡王,各位同僚大人好,本钦差一时间被郡王府中的景致吸引,失神了,恕罪,恕罪。”
      好像大家都心有所想,各有所会都未说话,只见于蓝说道:
      “马大人先请上座,各位大人也请坐。”
      众人皆入席安坐后,于蓝便举杯说道:
      “马大人代天子巡视西北二州,劳苦功高,今晚本王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偏远小地无好酒,仅以此淡酒敬之,先干为敬!”
      说完便一饮而尽。孙雅芳、三子女、许康等人,还有马威两个随从皆先后饮尽,而马威看了许久才一饮而尽。
      “的确算不上好酒。”马威放下酒杯,说道。
      这话一出,场面自然是尴尬,许康等人面面相觑,虽然心中不忿,但见于蓝并未说话自然也不敢多言。
      “来人,把我的酒带上来。”不一会马威接着说道。
      “这是?”
      “这是皇上御赐的酒,和皇上的酒相比,这自然算不上好酒,请勿见怪。”马威又说道。
      “御酒乃神品,我这就不过是凡品,自然不可比较。”于蓝说道。
      “于郡王,各位大人尽管尝尝,这可是机会难得啊!”马威环视众人,在孙雅芳和于凤处停顿了一会,然后说道。
      “马大人所言甚是,我等平日都是喝此等下劣之酒,根本就尝不到这等好酒。”许康等人都是以于蓝马首是瞻的,自然不敢随意多言,于蓝便说道。
      “诸位请!”马威倒是先喝起来,然后说道。
      而众人听得于蓝如此说道,也举杯喝下。
      酒是好酒,也是烈酒。于蓝和梁信这样的武将喝着也觉得“够呛”,至于许康这些文官则有些不适,但还是喝下。于鹏、于鸿也被呛到了,但还是饮尽。而孙雅芳和于凤只是闻着便有些难受,但见众人皆饮下只好也勉强试着喝。不过刚到嘴边,连酒水都没有碰到,便连呛不停。见此,于蓝对母女说道:
      “浅尝便可。”
      于蓝此话声音甚低,但还是被暗中偶尔留意着母女的马威听得,于是举杯对着母女说道:
      “此乃御酒,有幸一尝便是皇恩浩荡,加之本钦差远来,难道这点面子都不给吗?”
      听到马威如此说道,还不待于蓝发声,孙雅芳便又艰难地拿起酒杯,然后不顾一切般尽饮,自然免不得连连呛声,脸露绯红,接着对马威说道:
      “岂敢不给钦差大人面子呢?不过凤儿年幼,且是女儿之身,确实不应饮酒,请多恕罪。”
      “不妨,不过大家都喝了,不喝是否不适?不如夫人代饮如何?”马威又自饮一杯,心中思虑一番,说道。
      “那不如本王代饮吧?”于蓝说道。
      “于郡王,这就不合适了吧?这是两个女人的事,要代喝也应该是女人代饮。”马威说道。
      “好!”
      说着,孙雅芳抢过于凤手中若即若离的酒杯,然后也一饮而尽,当然又是连呛一番,脸颊又忙着堆上一层霞晕,表情显得甚是难受。见此,于蓝心中甚是难受,对马威起了厌恶之心,欲痛打一顿,但表面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淡。而马威见此,心中一阵荡漾,眼神中露出淫色,但却有没表现得更多,只是说道:
      “好,好,好!既然夫人和小姐不喜饮酒,也不必勉强,毕竟是女流之辈,诸位继续畅饮。”
      听得马威连连叫好,于蓝更是愤恨,但脸露微笑,说道:
      “此虽无好酒,但刘州之山珍乃是天下一绝,京师也不常有,只有年关时节或皇上、太后大寿才有人特意贡献,马大人请尝尝。”
      刘州的山珍野味确实是天下一绝,马威尝过也是心感满意,但他似乎更喜欢酒,喝多吃少。众人也是跟着品尝,不过除了马威一行外,皆无觉得新奇,毕竟常年居住于此,也是尝过不少的。
      (3)
      酒过三巡,菜肴遍尝,众人都有些酒足饭饱之感。
      不过,孙雅芳、于凤、于鹏及于鸿受到于蓝节制,并不敢多吃,更不敢多喝。许康、梁信等人虽然也有意克制,但毕竟酒烈,也已有些许醉意。于蓝倒像是无事之人,一如往常,其实不过是于蓝暗运功力抵御罢了。不过马威却已经大醉,晕头转脑,甚至开始胡言乱语了。
      “今晚夫人和小姐都来陪本钦差,哈哈!”不过马威突然一句喊叫却惊醒了在座不少人,甚至突觉醉意全消。
      于蓝倒是早就看出马威是这般德性,不过他自信马威会有所顾忌,不会胡乱而为罢了。而现在听得马威此言,虽然心中更添怒火,但却没有行动。至于孙雅芳和于凤却有些惊得花容失色,但却不敢胡言。许康等人见此却对马威的随行说道:
      “钦差大人喝醉了,你等还不送他回去?”
      “是!”
      马威的随行人员自然也不是愚蠢之极,而且他们本来就是刘贵妃刻意安排在马威身边的,就是预防他做傻事。于蓝是何等人物?如果是一般人,他们也不会如此顾忌,自然不会多管。在出发前,刘贵妃知道他们会经过塞北郡所以曾经特意嘱咐过,千万不可胡为。
      就在随行人员准备扶起已经醉倒在桌上的马威时,马威突然站起并挣开两人,说道:
      “不用你们扶,滚!”
      “大人,你醉了,回去吧!”两人见此只好继续扶着马威走。
      “滚!”再次挣开两人,还给两人一脚,说道。
      可能是醉意浓烈,又或是平时干得多,踢开两个随行人员后,马威开始踉踉跄跄地走向孙雅芳和于凤。
      “大美人,小美人,今晚陪我,我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欲仙欲死的,哈哈!”马威走到母女面前,还不忘说道。
      这样的行为和言语自然被在场众人收入耳目,不过许康及马威随行人员却不敢多言,更不敢多做。只见于蓝,缓缓放下酒杯,淡冷地对马威说道:
      “马大人,前面就是深渊了,请止步!”
      虽然声音不高,却如雷贯耳。虽然于蓝面色平和,却谁都感受到那种愤怒和杀意。十多年前那个横扫八荒、荡平诸夷的大元帅大将军于蓝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而这次更为可怕。
      看来马威真是醉了,且色胆包天,只是看了一眼于蓝,便再次将淫秽的目光投向母女,还说道:
      “我乃皇上身边红人,刘贵妃之舅父,不但在朝中身居要职,更是位高权重,一个徒有虚名、空有权位的郡王居然敢威胁我?只要我一句话告到皇上那里,明天你就人头落地。我代天子巡视西北,途经八郡三十六城,无论郡守还是县官无不给我争献美女,有得更是献妻送女。凡我相中的没有得不到的。还记得有一个不知死活、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县官,若不是看他妻子有几分姿色,我根本连他的府门都不会踏进去,想不到他居然拒绝我的要求,第二天我就将他在他妻子面前活活打死了。不过他的妻子倒是不错,至今想来还是回味无穷,不知道现在她在风月楼过得怎样?若你识时务将你的妻女献出,到时候我回京不但保你平安,甚至调你回京任职,总比这个无权无实的郡王好吧?至于你们两个女人,若是从我日后便是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不然事后我随便将你们卖到哪家青楼或妓院去。”说着马威便已经向孙雅芳伸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在孙雅芳缩身后退之际,只见于蓝举起一根筷子向马威扔去。真是快如闪电,只见筷子脱手而出,划过虚空,干脆利落地穿过马威的脑袋,整根筷子没入一旁的大柱之中。马威眼中还存淫秽之色,脸上充血红润,而手中的动作却止住了,可肯定已经死透了。
      比马威的话更让人震撼的自然就是于蓝快若惊雷般的出手,一息不到,木制的筷子直接穿透了马威的脑袋,后者没有一丝反应便停止了呼吸。
      做完这一切,于蓝却依然如同平常,没有丝毫慌乱,显得十分平淡,自斟一杯,饮尽说道:
      “来人,送夫人、少爷和小姐回房间。”
      下人尚在惊慌失措间,被于蓝突如其来的话唤醒,然后先后扶着四人离去。于鹏和于鸿倒不像孙雅芳和于凤那边失措、惊惶,虽感到惊讶却没有害怕。他们早年间便已经听说过父亲多年前的神勇事迹,只是无缘得见。而平日于蓝更像文官,不像武将,一派温文儒雅形象。今日二子见此,倒是深看父亲一看,心中却是激动不已。
      待家人离去,于蓝又是平静地对马威的随从说道:
      “你们还不将你们大人抬下去。”
      “啊?”两人早已吓破胆,惊魂未定,突然又见于蓝看向自己,更是惧怕。
      “再不走,我就改变主意了。”于蓝又是淡淡一句。
      “啊!我们,我们走。”
      两个赶紧抬着马威尸首离开郡王府,当夜便带着人马赶回京师。
      “各位大人皆是早早醉倒,送回府中,不知今夜之事。”其实于蓝也想过一了百了,但他也知道此事终究隐瞒不住,所以便放马威随从等人离去,然后又对许康等人说道。
      许康等人自然听出了于蓝话中的意思,也知道于蓝的好意,但毕竟许康等人这么多年来一直受于蓝恩惠和照顾,甚至他们不少家属重病都是于蓝治好的,无论表面还是内心皆是信服和敬重于蓝的。他们自然也知道杀害钦差的罪有多严重,但他们都想着一起承担,甚至刚才便打算出手教训马威了。不过还不待几人说话,于蓝又再次说道:
      “一人做事一人当,塞北郡乃至刘州百姓全赖你们了。当今天下虽然繁荣安定,但像马威这样的奸佞得志小人却是不少,百姓需要你们。你们都回去吧!”
      “王爷!”
      “都回去吧!”
      这次于蓝再也不给众人说话的机会,说完便直接转身离去。剩下众人面面相觑,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一人看着于蓝身影彻底消失后,问道:
      “许大人,这该怎么办?”
      “这件事,若是王爷不让我们管,我也管不着。至于此事,马威理亏,加之王爷不世之功,纵使其为钦差且是皇亲,我想皇上也不会重责王爷的,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王爷可能爵位,甚至官位不保。”
      “这不能吧!王爷虽身在刘州却名震天下,使得四夷烽烟不敢越境,皇上不至于自毁长城吧?”一向不多言的梁信此时说道。
      “梁将军以将士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现在皇上大权在握,且四境安稳,恐怕并不在乎此。”许康倒是比梁信明白许多,说道。
      “那我们总不能这样看着王爷被削爵,甚至罢官吧?”
      “我们都回去吧,现在说这些时候尚早,或者说已经太迟了。”许康看着门外的方向说道。
      “我马上派人去追杀他们。”梁信说道。
      “不要给王爷增添麻烦了,此事是瞒不住的。”
      “这”
      众人商量无果后,只好各自回去。
      (4)
      话说于蓝离开,便直接回到后院。
      孙雅芳跟随于蓝多年,自然也是看过于蓝的杀伐果断和对敌人的冷血无情,但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般害怕、惶恐和忧虑。不仅是因为此事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更重要的是于蓝杀的是皇亲、是朝廷命官、是皇上身边红人。这已经不是当年了,现在四境安宁,皇上大权在握,已经不再需要和畏惧于蓝了。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孙雅芳却已经猜到许多结果,每一样都不是好的结果。于蓝看到惶恐不安的孙雅芳也只是安慰、安抚。
      之后半个月里,于蓝一家甚至整个塞北郡都生活在惶恐之中。不过这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李元派来捉捕于蓝的人马终于到了。就在李元刚得到马威被于蓝杀害的消息之后甚为恼怒便立即下令捉捕于蓝及其亲属,但被多位亲近大臣极力劝阻方罢。不过刘贵妃却不肯放下此事,日夜向李元进谗言,大吹枕边风,并晓以利害,终于使得李元下的决心。
      于是李元派遣一等忠武侯抚远大将军陈顺及三等义勇侯威武大将军岳举(皆是年过六旬,战功赫赫的老将)及十八名正副将领率领十郡四十二城兵马合计三十六万众,浩浩荡荡地奔赴刘州,直取于蓝所在塞北郡。李元认为于蓝犯此死罪,不会坐以待毙且必全力一搏,而于蓝常年虎踞刘州,州郡兵马大多数听命与他,因时下太平,各地兵马较少,但也有近三十万,去除效忠朝廷部分也有十余万,所以必须倍之取之。但李元料想不到的是,于蓝居然没有作丝毫反抗。其实早就李元开始调动兵马,于蓝便已知晓,但他也料定李元的决心,因此放任其长驱直入。于蓝也只是希望孙雅芳和孩子们得以平安罢了。而且也使得刘州的百姓免遭战火。
      很快陈顺和岳举等人已经兵临城下,于蓝自缚并且亲自命人打开城门。陈顺和岳举等人见此皆是一惊,忙是下马走到于蓝面前,问道:
      “于郡王,这是何意?”
      “两位老爵爷不会不知道自己来此为何?”于蓝淡淡地说道。
      “皇上只是命我等前来请于郡王进京议事罢了。”
      “两位可信?”
      “不信!”两人也是忠直、爽快之人,直接说道。
      “那皇上的意思你们已经明白吧?”
      “知道。”
      “一人做事一人当,城中及整个刘州的百姓,还是我的家人都是无辜的。”
      “皇上要我俩来请于郡王一家,我俩也不敢违背。”
      “拜托两位照顾我的家人,千万不要”于蓝知道避无可避,只好说道。
      三人虽未深交,但有许多相似经历,为国为民,皆是忠厚之人,赫赫战功,可谓是惺惺相惜。
      “放心吧,于郡王,凭你的盖世功勋,皇上必然不会重责于你的。你的家人我们会专门派人保护的,请放心吧!”
      一切都很顺利,于蓝等人没有作丝毫抵抗,当然这个是于蓝早就叮嘱过的。虽然于蓝及家人沦为阶下之囚,但于蓝的威望在军中如同神圣,连两位老爵爷都十分佩服于蓝为人,因此并未难为于蓝一家。
      梁州,天华城。
      经过一个多月,于蓝一家时隔十数年终于再次回到京师。只不过这次不是凯旋而归,也不是正常往来,而是被押解回来的。
      陈顺和岳举等人为了保密,不给京中添乱,所以对囚车“修饰”一番,装作一般马车。所以当于蓝一家被运达京中刑部最大的监牢——噬魂狱,京中却几乎无一人知晓。当然这一切都是李元早就吩咐过了,且马威之死并未传遍京师,不适宜这么快就通告天下。
      (5)
      梁州,天华城,皇宫。
      陈顺和岳举按照李元的指示,将于蓝一家囚禁于噬魂狱之中,然后两人就进宫交差去了。当李元得知此事竟如此顺利,有点不太相信。其实早前就已经有人通报相关事项了,但听到两人当面陈说,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当两人问李元打算怎么处置于蓝一家之时,李元却陷入深思,过了好一会也没说什么,只是说了一句“辛苦二位,且退去”而已。
      噬魂狱,乃京中刑部四大监牢之一,但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来,甚至也没有多少人听过。京中刑部大牢一共有四个,分别是:监押普通囚犯的虎牙狱,监押江洋大盗、杀人凶犯等重罪囚犯的地牢,监押犯有重罪的朝廷命官的天牢,噬魂狱。噬魂狱虽是刑部直属监牢之一,但又不是由刑部监管、看守的,而是由禁军把守的。说得透彻一些,其实这噬魂狱就是皇上的私牢。建朝以来,进过噬魂狱的囚犯不到十人,全部无一生还。当然,于蓝并不知道这些。虽然他的确是朝中重臣,且大权在握,但知道的朝廷机密确实不多。
      噬魂狱深藏地下十数丈,共十八间牢房,无论墙壁还是门窗皆是玄铁精钢所铸,常人即便使用刀斧也难以伤其分毫,更别说可以破坏了。虽然噬魂狱深藏地底,却没有特别阴冷昏暗,和一般监牢倒是差不多。于蓝一家分别关押在其中三间,于蓝独自一人关押在最里面一间,且手足皆被精钢锁绑,于鹏、于鸿兄弟关在靠近中间的牢房,而孙雅芳和于凤则在最外面的牢房。这也是李元特意安排的,不必细究。虽然分开监押,交流阻断,但依然无阻于蓝观听家人的情况,甚至于整个牢房。
      噬魂狱虽大,里面却无人巡逻、看护,只有外面驻有百余名禁军。除了日常送水送饭的,噬魂狱只有于蓝一家,相互之间又不能交谈,显得极为冷清。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一切如初”,除了送水送饭的,并没有出现一个于蓝预想中的提审、问话的人。当然,于蓝也没有向送水送饭的人打听,因为都是徒劳。于蓝心想,真是越来越看不明白当初那个有雄心壮志但实力不足、处处受限的少年皇帝了。
      其实在杀死马威的那一刻,于蓝已经想得很清楚,唯有死路一条,但他唯一希望的只是家人平安无事。不过有时候并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最少用正常手段不行。其实于蓝也想过带着家人逃离的,以他的能力绝对没有问题,但是他又不想儿女以后抬不起头做人。可能有时候连于蓝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太过迂腐了,但他却坚持着。自己一生可以说什么都已经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两情相悦且相濡以沫的妻子,但又是什么都没有,因为这一切属于“于蓝”,并非自己。陷入这样的困局,于蓝确实不知如何是好,他有千百种方法救自己救家人,却没有一种是“合法”的。他自己可以死,但他决不允许家人受到伤害。想到这里,于蓝突然想起师父道然的话和锦囊。虽然自己还没有到将死之际,但已经陷入死局,也是到了打开最后一个锦囊的时机了。
      三个锦囊于蓝一直随身携带,之前已经分别打开了两个,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于蓝取出并打开,只见四个字:名位,网也。
      “名位,网也。名位,网也。”于蓝看完念道几次。
      通俗易懂,也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
      “困住我的并不是名位,而是追逐名位的心。”沉思一会,于蓝自语道。
      的确,有时候自己对名位的过分执着,不仅遮蔽自己的双眼,还会困住自己的躯体。
      进过几番思绪之后,于蓝终于决定了如何做了。等到再有人来送水送饭之际,于蓝便将其喊住:
      “这位大哥,请留步!”
      “虽然我不清楚你的身份,也不知道你是身犯何罪才关押至此的,但上面有话,不可以和任何囚犯接触,甚至谈话。”说完便急忙转身离去。
      还不待于蓝再次说话,送水送饭的人就要离开了,情急之下,于蓝直接运功震断了精钢锁链,然后撕开了玄铁大门,一个跨步便出现在那人面前。
      “等等!”
      “你,你,你,怎么出来的?这,这,这可是”那人甚是惊慌,言语不清。
      “你什么都不知道,这东西你该认识吧?我不会走的,你尽可放心,但我要见皇上。你拿着这个令牌去找你的上司或者直接找皇上说去都可以。”于蓝拿出当初李元给于蓝的令牌递给那人,并说道。
      那人还在惊慌之中,身体好像动弹不得一样,于蓝只好直接放在他手中,然后走进监牢。
      在于蓝回到监牢后许久,那人才平静下来,拿着令牌直接跑出监牢。
      那人自然不敢有什么隐瞒,找到上司便将刚刚一幕及于蓝所说之话全部说出,并拿出令牌。其上司也明白此事事关重大,非自己所能处理,于是匆忙求见李元,然后将此事告诉李元。
      李元得知后,甚为惊讶,但还是果断答应见于蓝,而且就在噬魂狱中。
      (6)
      当李元带着几名武功高强的御前侍卫来到噬魂狱,来到关押于蓝的牢房前,并看到撕裂的玄铁大门、震断散落一地的精钢锁链,还有闭眼静坐的于蓝。
      “皇上!”就在李元打算走进监牢之时,身后的御前侍卫忙喊道。
      “都退下吧。”李元挥手说道。
      “可是”
      “你们也看到了,你们也是练武之人,也称得上高手之名,你们可否能震断和撕开这西域进贡来的精钢和玄铁打造锁链及大门?”李元问道。
      “这非常人可为,臣等无能。”众人相互对望后,回道。
      “既然不能就退下吧。他要逃狱,甚至要杀朕,你们能拦得住吗?”
      几名御前侍卫羞愧退下。
      待到御前侍卫都退下后,李元走进大牢,于蓝才睁开双眼。
      “你变了。”李元居然也坐下,然后说道。
      “臣没变,是皇上变了。”于蓝说道。
      “这和你当初来京并进入朝廷的目的不一样了。”
      “我的目的?敢问皇上,臣是以和目的来京的?”
      “你来京之前身份神秘,几乎查不到来历。但朕想用你,真的用你,所以朕派人明里暗里调查你多年。”
      “那皇上查到什么没有?”
      “没有,空白。”
      “那就说明臣没有问题,我就是一个山野村夫,最普通的百姓。”
      “就是没有才可疑,所以朕又尝试从其他地方入手。”
      “那这次又查到什么?”
      “有一些收获,但还不确定,还等你确认。”
      “什么?”
      “先不急着说这个问题。任何人做任何事总有他的目的,刚开始你进京考武举,虽然中举但并没有可疑。但是后来发生了三件事,朕就开始怀疑了。”
      “哪三件事?”
      “一,你居然是李安推荐参加武举的。”
      “进京之前我们并不认识,我曾经在他遇到山贼的时候救过他。后来他推荐我参加武举又有何值得怀疑的?”
      “单说此事自然是没有。二,后来他居然不推荐他的侄子出征建功,事后他又极力要求朕为你和他的外孙女赐婚。”
      “这件事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第一,胜自然是建功立业,败则死无葬身之地,李安不知道胜负安敢推荐他的侄子,推荐我是最好的选择,胜则其有举荐之功,败则无后顾之忧。第二,既然我已胜,有功必得到皇上重用,所以他才希望我娶他的外孙女,达到拉拢的目的。”
      “这和朕猜的差不多。三,你身为武将居然上书,还是

第32章 监牢死前方顿悟,忘却红尘走天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