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章 功过是非凭谁断?利名权势作土烟[2/2页]

古来万事东流水 梁道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姐姐”少女借着火光细看了严佩佩的脸,立马认出了当日的救命恩人,然后抱住严佩佩大哭起来。
      “什么人?”严佩佩此时却感觉到有人监视自己,立马喊道。
      原来他们四人中的大哥早就回来了,只是刚好看到严佩佩一剑便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不敢现身。决定先远观,等待时机。自然不会是想着报仇,而是为了逃走。此时听得严佩佩大喊一声,以为自己被发现了,没办法只好匆忙逃跑。
      毕竟相隔有些距离,此人逃得极快,而且严佩佩也远没有达到于蓝那种无光察物、听声辨影的本事,自然是追不到。
      “没追上。”严佩佩显得有些失望,对少女说道。
      “他应该是他们的大哥,我认得他。”
      “好,既然你认得他,来日方长,以后再杀了他。你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听到严佩佩此话后,少女立即哭起来了。严佩佩好生安慰了许久,少女才缓缓说出当日离开他们之后的事情。
      当日母女二人得到于蓝和严佩佩的帮助后,决定返乡安家生活。不料早已被歹人盯上,一路尾随,在一处荒野将她们母女二人拦下,并将于蓝给她们的银两抢夺一空。说到此处之后,少女连连落泪,难以启齿,但还是继续说了下去。四人将两人钱财抢夺一空以后,又心生和别的主意。先将母女二人轮奸数遍,然后再寻一买主,打算将两人卖去青楼或其他地方换取更多的钱财。而其母不堪凌辱,拼命反抗,被四人活活打死。
      听后少女断断续续的话以后,严佩佩终于了解了前因后果。不断安慰少女,还说道:
      “是我们害你们母女。”
      “不关你们的事,你们是好人。”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没有?”
      “我们无亲无故,一直相依为命,以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着少女又是大哭。
      “那你以后就跟着我吧,当我的弟子。”严佩佩不禁想起当日于蓝要收自己为徒的事,觉得当日的自己和今日面前这个少女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同病相怜。
      “好,我要当姐姐的弟子,我要学武功,我要为母亲报仇。”少女听此立即停止了大哭,认真而坚定地说道。
      十多年以后,这个充满仇恨的少女遇上了那个已经隐姓埋名多年的仇人“大哥”,由此引发了第三场血案。这些都是后话,不提。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严佩佩也没在意此时少女心中的仇恨,只是温柔的地问道。
      “我叫丁冬,今年十一岁。”
      (5)
      与严佩佩分别后,于蓝并不是直接回宫,而且到处行走,熟悉江湖,了解民情风俗。
      期间于蓝想起了远方的师父道然、妻儿,还有已故的父母,但他却心感无脸回去见师父,因为他下山的目的一个都没有完成。于蓝只好放弃回去见师父的打算,从新将下山要做的事提到心上。
      名剑山庄及岳城均位于梁州与宁州之间,并没有刻意将其划入九州的地界里(习惯上岳城受梁州府管制,所以也算是梁州),而是作为地界。名剑山庄下的岳城是连接梁州和宁州的通道,是南下北上的驿站,而黑河谷则在宁州中部偏北。于蓝与严佩佩分别,离开岳城后并没有往梁州走去,而是往西南走,进入彭州,接着又北上游历了齐州,最后才向东进入梁州,回到天华城、回到皇宫。
      期间于蓝算是看惯了贪官污吏的种种行径,也饱尝了当侠盗的感觉。许多官吏寒窗十年、历尽苦难以后,好不容易才当上的官,却经受不起一时诱惑,又“山高皇帝远”,最终沦为与其他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勾结土豪地主欺压农民、和奸商欺行霸市的另一贪官污吏。这都是于蓝在路上教训几个贪官污吏后得到的结论。当然,于蓝也不只是教训这些贪官污吏,也惩戒不少的地主奸商。将大量的钱财分给难民、饥民和有困难的民众。于蓝这样的行为自然引起了不少贪官污吏、地主奸商,甚至是依附他们的江湖人士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搞了几次偷袭暗杀,但全被于蓝轻易化解,还给了更大的教训。自此以后,再也没人敢轻视这个看起来瘦弱而且年轻的“小子”了。于蓝从不留名,仅凭这一形象名镇齐彭宁三州,时称“灰衣客”——也许是因为于蓝平时一般身材灰白长衫吧。
      期间于蓝也遇到一件有趣的事,更准确来说是人。当然,对这人来说却没那么有趣了。
      在齐州,川南地界,一处名为“分江”的小城,于蓝遇上了当然一起偷袭黑河谷的罗凤罗大小姐。
      “你居然没死?”这话自然是出自罗凤之口。
      “我为什么会死?”
      “哦,看来你的武功和内力果然不简单,中了我无色无味的独门剧毒——清风散,居然一点事都没有。你的徒弟怎么没跟着你?看来你的弟子没有你运气好,哈哈。”
      “原来毒真的是你下的。”听此,于蓝连连点头,心中已下了杀心,说道。
      “你没听过一句话吗?叫“最毒妇人心”。”
      “我终于知道你的外号是怎么来的。”
      “黑寡妇?哈哈,你现在才知道。”
      “我就想不通,为什么你这样的人,却能以白道自居?”
      “因为我的家族,我爹他们都以白道自居,我也只是不违背他们的意思罢了。而且,谁规定白道中人就一定要光明磊落的?有时候白道之人做事比那黑道邪教之人做事更黑更脏。”
      “你说得对。”于蓝倒是真心认同罗凤这句话,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既然今天相遇,我想你是不会这样放过我的。”
      “你答对了。”
      “哼,我知道你武功高强,在英雄大会上我也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江湖可不是擂台。而且我的武功本来就一般,我是依靠我的聪明和毒而闻名天下的。”
      “好,那就让我见识见识。”
      “哈哈,你会见识到的。现在想必你已经中毒了。我已经放了许多无色无味的清风散了。”
      “哦?”于蓝倒是没有感到不适,显然并没有中毒,但却看到周围靠近的人倒了不少。
      “看来用这清风散对付你还不够。”
      “不能留你了。”只见周围的人倒地后就痛苦地失去,没有丝毫抵抗之力,于蓝心中杀意更重,说道。
      “腐,腐,腐尸粉”只见罗凤从手中撒出一些黑色粉末,于蓝施展起轻功轻易避开并绕到其身后,一个手刀将其击晕,其还没完全说完便晕死过去。
      “嘶”只见青石地面被这腐尸粉撒中,化掉达一寸之深。
      “果然狠毒!”看着十数个已经倒地身亡的无辜百姓,还有无数被惊吓逃窜的人,再看看怀中已晕死过去的罗凤,于蓝淡淡地说道。
      随后于蓝带着罗凤离开了分江城,去到城外一个荒谷野林之中。
      (6)
      齐州,分江城外。
      于蓝将罗凤绑到一个树上,然后用冷水将她浇醒。
      “人长得还可以,想不到心却是这般浓黑歹毒。”于蓝将其遮脸的纱布扯下,露出一张精致动人的脸,说道。
      “技不如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见到自己被于蓝绑着一动不能动,脸上的纱布又被扯下,喊道。
      “这话说得这么熟练,看来说过不少。”于蓝冷笑道。
      “士可杀不可辱。”
      “哼,还引经据典。我现在是想着怎样杀你,要不你替我想想。既要你饱受侮辱,又要你受尽折磨,然后再杀了你,死后还无葬身之地。”
      “你”罗凤此时心中是真的怕了。
      “我想到一个主意,将你带回堰都(川南重镇,罗家镖局所在),先扒光你,然后游街示众,接着一刀一刀地将你凌迟处死,然后枭首,尸身喂狗。你觉得怎样?”
      “你你就不怕我爹和我家族的长老不放过你吗?”听此,罗凤心中更慌更怕了,说道。
      “你爹和家族长老武功很高吗?”于蓝笑道。
      “我爹和长老们武功虽然不高,但别忘了我们罗家镖局名震江湖,是川南的名门望族。若是他们呼朋唤友而来,联手对付你,恐怕到时候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哦?呼朋唤友也是需要时间的,到时候恐怕我早已将我要做的事做完并且逃之夭夭了,你说是吧?”于蓝自然是不惧。
      “你”
      “走吧。”于蓝开始解开绳子。
      “我不走,要杀就杀吧。”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也放弃了抵抗。
      “遇到我之前,无论你做过什么事,我都可以不管。但是你对我弟子下毒,若不是我在,恐怕她早已毒发身亡。”
      “她居然没死?看来你不仅武功高强,医术也是十分了得的,要知道我很多的毒连我自己都没有研制出解药的。”
      “还有今天,毒死了十多名无辜的百姓。”
      “这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有不强没有无辜。”
      “你说得很有道理。”于蓝也不得不承认她这话。
      说完,于蓝开始搜寻罗凤身上的东西。
      “你想干嘛?”见于蓝搜遍自己全身,罗凤开始挣扎并喊道。
      只搜得一些银两、十多瓶毒粉和一把匕首。
      “既然你这么喜欢用毒,不知道你自己尝过没有?”于蓝举起几个瓶子说道。
      “你求你了,放过我吧。”罗凤终于坚持不住,开口求饶道。
      “放过你?那你有没有想过放过那些被你毒死的人?”
      “那你就给我一个痛快吧。”
      “看来你也是知道自己的毒有多么可怕了。”
      “你看看我,看我的脸和身体,虽然算不上绝色,但也是难得一见的,而且我还是处女。”
      “还想色诱?什么绝色我没有见过?其他的就不说了,连我弟子一半都比不上。”其实于蓝也是认同罗凤是一位难得的美女,只是说道。
      “我不求别的,我只想用自己的身体换一个痛快。”此时罗凤已经绝望,苦苦哀求道。
      “其实刚刚说那些,要带你回乡,然后侮辱你,都是骗的。并不是我不想,只是我不忍罢了。对于很多女人来说,有时候这也许比死更难受。”
      说完于蓝就不再犹豫了,将几瓶毒粉同时撒在罗凤身上。下一刻,便传出响遍山谷的惨叫之声,同时见罗凤全本算得上精致的面容因为痛苦而变得扭曲,全身痉挛,涕泪不断虽然罗凤极为痛苦,周身挣扎不断,但目光始终看着于蓝。此一刻于蓝确实是动了恻隐之心,吸起地上的匕首,快速切断罗凤的颈部血管和气管。
      罗凤终于感受不到痛苦了,缓缓闭上双眸。随着罗凤的死去,山谷又重回宁静。
      “哎你安息吧。”于蓝将剩下的毒粉和银两据为己有,运功震碎匕首扔掉后,看着罗凤说道。
      之后于蓝还是不忍,又辛苦挖了一个坑,将罗凤埋了,还为其立了一个碑。于蓝运起内力用手指在碑上留下八个字“生前作孽,死后冀安”。
      将罗凤这事了解以后,于蓝就再没有过多停留了,马不停蹄地赶回皇宫。
      (7)
      梁州,天华城。
      当于蓝又一次回到天华城已经是将近一年的事了。想起当日奉命南下是春暖花开,现在却是大雪纷飞。
      看着前面不远的宏伟、繁华的天华城,又想起此前江湖的游历,不禁令于蓝想起一首特别有意思的诗,吟道:
      功过是非凭谁断?利名权势作土烟。
      人生苦短今恨长,漫漫宏宇觅良伴。
      得一知己夕可死,不留世间为谪仙。
      飞鸟觉累鸣北林,傲群倦途弃九天。
      “可惜啊,我还要回到那个尘世去。”
      于蓝先到天华城外的驻军大营,找到昔日随于蓝征战的几位将领,托他们帮自己送一封家书回去。于蓝走到天华城又想起了远在西北的妻儿,离别近一年却无丝毫音讯,于是写了一封家书。
      将领和兵士大多数记得于蓝的恩惠,不仅立即答应,还十分卖力,八百里加急替于蓝送,这事于蓝自然是不知道的。当然,其实于蓝完全可以用命令去叫他们办事,但于蓝却选择请求。
      离开驻军大营后,于蓝便没有迟疑,直接进宫面圣。于蓝亮出了李元所赐的令牌,一路上自然畅通无阻,直到李元寝殿外。于蓝告知守卫,求见李元,让其通传。
      皇宫,后宫,李元寝宫。
      刚过酉时,入夜之际。李元正在寝殿与几位心腹重臣秘议国事,一般是不会接见任何人的。但听到是于蓝前来,李元立即停下商议,放下手中奏折,说道:
      “快请!”
      “微臣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于蓝进来才发现原来李元正和数位大臣议事,忙下跪并说道。
      “免礼,快快请起。”见于蓝准备下跪,李元匆忙上前扶着说道。
      在场几人无不惊讶,皆知李元虽对待心腹重臣礼遇有加,但从未见过李元如此这般。众人见李元站起,都跟着站起。
      “谢皇上!”见李元拦住,于蓝只好作揖说道。
      “于爱卿一路上辛苦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微臣岂敢言苦。虽历时数月,但终不辱使命,已办妥皇上吩咐之事。”
      “朕已知晓,甚好。”
      “来,朕给你介绍介绍。你久不在宫中,且他们大多为地方官吏,应该不认识。这是陈允文,你先前见过,现在是中书舍人兼吏部侍郎。这是郭州将军沈驹,尹州将军杨靖,工部侍郎黄用,刑部主簿水扬清,尚书省左丞崔文远。这是塞上侯卫国大将军太子太傅刘州将军于蓝。”李元为于蓝一一介绍在场众人,之后也不忘给众人介绍于蓝。
      “各位大人有礼!”于蓝对众人作揖说道。
      “于侯爷,有礼。”
      “原来是鼎鼎大名的于蓝于大将军,不敢当。”
      众人也是以礼回道。
      “以后在朕面前这样的虚礼能免则免。”
      “是!”
      “于爱卿,朕托你办之事办得甚好,朕早在一个多月前便打听到江湖现在变得十分平静和睦,百姓再也没有受到江湖人士的叨扰。此事乃大功一件,但你不仅已经官居一品拜将封侯位极人臣,更有赐婚和无数封赏,朕现在真不知道该给你何封赏。”
      “微臣无所求,况且此乃微臣之本,岂可轻言赏赐。”
      “好,好,好,朕知道爱卿中直纯良,不求回报。朕记住你的功劳,他日再行封赏。”
      “谢皇上!”
      “好了,先不说这些。本来朕与众卿谈论朝廷变革之事,既然你来了,就一起吧,你也来说说你的看法。”
      李元示意众人坐下,于是众人都分坐下。
      “朕虽已登基十载,但实权多掌握在各丞相尚书等权臣手中,加之国法陈旧、刑律不严,使得至今朕都无法安定社稷、为民谋福。所以,朕希望诸位可以助朕一臂之力。”这些话都是显得十分真诚,估计都是对于蓝所说的,毕竟李元与其他众人已经交谈良久,想必已经其他人说过此类话语。
      “臣等定将全力以赴,报效朝廷,为百姓出力。”都是些客套话。
      “好。朕已经拟定了朝廷变革的草案,一是变法,二是严刑,三是翻查悬案旧案。这也是变革的第一步。”
      当听到第三点的时候,于蓝心中也是一动。
      “刚刚朕已经与诸位爱卿谈论过这变法之事,主要是现在所沿用的法典刑律出现了许多漏洞,还有就是现在出现了许多法典刑律没能记载的情况,不知道如何断案。因此必须重修法典、增删刑律”
      众人持续谈论商议了两个多时辰,直至三更。
      “要想一夜之间谈论出个究竟是不可能的,现已夜深,诸位爱卿先回去休息吧。朕要你们十日之内各写一份奏章予朕,详细论述变法诸事。”
      “臣等告退!”见李元如此说道,众人只好起身回道。
      “于爱卿暂且留步。”看着众人离开,李元忙拦着于蓝说道。
      “不知道皇上有何要事?”见众人都离去后,于蓝问道。
      “刚刚朕一直留意着你,虽然你每每都有同意之举,但却有走神之状,所为何事?”
      其实,于蓝听到李元打算要翻查悬案、旧案,就开始计划着为父母翻案报仇之事,所以并没有过多留意其他事宜。
      “微臣只是离家日久,甚是想念妻儿,因而走神,望皇上见谅。”于蓝只好说道,当然这也不全是借口之词。
      “虽然于爱卿武功卓绝、名震天下,见识与谋略皆是超凡入圣,但毕竟还年轻,朕不怪你。朕准许你回去见见妻儿,但是不要怪朕无情,可宽限你几天,但半月之内你还需呈上奏章。”
      “是!”
      “今夜就留在宫里吧,明早再走。”
      “微臣领命。”于蓝想到京城中自己的府邸冷清,虽可以到李安府上或孙平府上借宿,但却又不想见到他们,所以应道。
      于是,李元叫人安排一件房间给于蓝。一夜无事。
      翌日早。
      于蓝赶在李元早朝之前与其道别,然后离开皇宫,接着到城外军营借了一匹好马直往刘州塞上城赶。虽然可以一路施展轻功赶路,但两地相距数千里,于蓝也难以坚持,所以还是选择了骑马。
      马虽是好马,但也经不起于蓝如此折腾。日夜不停,水草无进,不到六天便走到塞上城了,比上次和陈允文一起赶路还快了好几天。不过马也累死了,于是于蓝只好步行进城。
      第二分卷完结,第三分卷将会隔一段时间才会更新,敬请期待,谢谢!
      (本章完)

第24章 功过是非凭谁断?利名权势作土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