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四十一章 斋戒(下)[1/2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溥仁寺,佛堂外。
      那几人蹑手蹑脚,走到窗下。其中一人,轻轻伸手捅破了窗户纸,往佛堂里窥视。
      背对着门口的,是两个男人的身影,其中一个身上穿着三品官服。
      偷窥那人,冲边上的伙伴点点头,随手从怀里掏出个竹筒来,对着那已经被捅破的窗户纸,往里面吹气。
      过了好一会儿,就听到“扑通”两声,再看屋子里那两人,已经倒地。
      其中有个还碰倒了烛台,蜡烛虽说没灭,但是却使得屋子里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
      窗外几人见了,往四周扫了几眼,见并没有异常,为首那人才带着两人走到门口,推门进去。剩下一个,在外头望风。
      随即,却传来“咦”的一声。
      屋里的蜡烛灭了,屋子一下子变得黢黑。
      随即是刀剑出鞘的动静,接着是几声闷响。
      外头那人听着动静不对,上前一步,道:“老大,老大……”话音未落,已经直直地倒下。
      过了好一会儿,屋子里重新有了灯光,地上躺着几个像粽子一样的家伙。
      一旁站着的,是曹颂、智然、魏黑还有几个宫廷侍卫。
      看到地上昏倒那几个家伙身上的僧衣上不乏血迹,智然不由垂下眼睑,低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僧帽已经落到地上,露出头发来。这几个显然不是僧侣。
      这样看来,这几套僧衣的真正主人,怕是已经到西方寻佛主去了。
      曹颂同那些侍卫怎么会想到这些,他们脸上都多了几分雀跃。看着地上地几人,越发兴奋,已经寻思如何逼供,看有没有同伙。
      趁着众人不留意。智然出了屋子。
      时值月中,天上满月如银盘。
      智然仰首。望了望星空,低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屋子里已经开始审上了,乱糟糟的。地上这几人虽说看着穷凶极恶,但是也不是什么手段高明之人,否则也不会轻易落网。
      问了半晌,也没说出什么有用的东西。那几个侍卫也是头一遭遇到这样的人,带着几分戏耍之心。
      魏黑早先也在江湖上混过。见了眼前闹剧就觉得有些吵,也从屋子里出来。
      见智然还在院子里站着,魏黑道:“智然师傅,折腾了大半夜,快去歇吧,明晚还得守着。”
      智然点了点头,两人一道出去。
      曹颂他们那边,也都留意到僧衣问题。开始按照这几个人交代的,寻找那几个倒霉僧侣,看有没有幸免的。
      这边的喧嚣,曹?一无所知。
      他好梦正酣,梦里都是各种会餐地场景。甚至上辈子,事务所餐会的情景都有了。自助烤肉店里。肥嫩多汁地牛肉,还有个圆脸的服务小姐……
      另一侧,十六阿哥侧着身子,睡相要比曹?的规矩许多。
      屋顶上,曹甲、曹乙没有坐着。
      在这月圆之夜,坐在屋顶上实在太显眼。那可不像是保护,更像是招人了。
      两人都是顺着青瓦屋脊躺着,就听曹乙低声道:“给,老大!”
      曹甲伸手接了,是几块拇指粗细的牛肉干。他丢在嘴里。咀嚼着。
      曹乙那边。嘴里也没闲着,一边咀嚼。一边低声道:“老大,这大公子那边几顿没吃了,咱们用不用丢几块牛肉干进去。”
      “不许多事。”曹家压低了音量回道。
      厢房,院门里,廊下,隐秘处站着不动的,是十六阿哥的几个近卫。
      *
      曹?醒来时,天还未亮。
      因屋子里点的蜡烛有小孩胳膊那么粗,所以还未燃尽。
      曹?是饿醒地,起身搓了搓脸,看着佛像发呆。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是尚未完全忘记的美梦。
      那长签子上的烤肉,腌好的牛排,想到这些,他的肚子不由地咕噜咕噜响了起来。
      想着还要坚持两天不吃东西,曹?揉了揉肚子,实是怀疑自己的毅力。
      “什么时辰了?”十六阿哥闭着眼睛,也不晓得是醒了,还是迷糊着,含糊问道。
      曹?掏出怀表,看了一眼,才寅正二刻(凌晨四点半)。
      “再睡会吧,还不到卯时。”曹?说道。
      十六阿哥听了,却揉了揉眼睛,翻身坐了起来。
      青石板的地面到底是发硬,十六阿哥揉了揉肩肘与腰身。
      “继续斋戒也没什么,使人送个褥子吧?”曹?问道。其实他心里还想着,能不能使人送些肉干什么地。不过想到这是在寺里,又是打着为皇帝万寿节祈福这个大招牌,他就将后边的话咽下。
      “算了,再熬两日吧!”十六阿哥道:“算算日子,皇阿玛也当收到我的折子了。要是心血来潮问起详情,晓得咱们在这边悠哉了三日,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他不由失笑,看着曹?道:“我晓得孚若不耐烦闹这些虚的,只是有时候,来点虚的比来点实的更容易表忠心。”
      没有褥子就没有褥子吧,这洗漱问题怎么解决?
      曹?站起伸来,走到门口,想要推门出去,哪里推得开。
      曹?转过身来,看着十六阿哥,道:“十六爷,这洗漱不会是免了吧?”
      十六阿哥瞪了曹?一眼,道:“爷没那么脏。昨儿已经吩咐人了,辰时让他们开门,换马桶还有送热毛巾过来。”
      真是煎熬啊,曹?重新坐下,寻思那些外地督抚,说是斋戒一周地,指定偷吃了东西。要不然怎么坚持下来地?
      只觉得身子都僵了,但是这般呆着只会觉得肚子越发饿。曹?拿起笔,接着抄写《金刚经》。
      十六阿哥起身,溜达了一会儿,也跟曹?一样,接着抄写经书。
      过了辰时,洗漱完毕,曹?的《金刚经》也抄完。
      日子越好难熬。一会掏一次怀表,也不见指针走多远。
      还有一天半,该怎么熬啊?如今虽说是大白天的,但是曹?真有些饥寒交迫的感觉。
      十六阿哥也抄完了,正在侧身躺着,睁着眼睛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是真如野史所说的是个“糊涂王爷”,还是大智若愚。晓得保全自身,三朝不倒?
      曹?同十六阿哥结识至今,也过去七、八年了,算是看着他一点点从一个少年蜕变至今。
      “十六爷在想什么?”曹?开口
      十六阿哥叹了口气,道:“孚若,八旗废了。这从八旗入关至今尚不足百年。就成什么样子,想当年,祖辈打天下时,几十万八旗铁骑就驰骋中原,占了这大明地花花天下,所惧何来?如今,边疆癣疖之患,都解决不了。将熊兵弱、缺马少粮,任由小人叫嚣。”
      虽说曹?安安分分地生活,没有什么“反清复明”的念头。但是听十六阿哥说起八旗入关之事。心里还是颇为不自在。
      是啊,满清入关不足百年。这“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也不足百年。
      天下赋税,江南占三分之二。
      朝廷不敢轻忽江南,这些年怀柔政策用了不少。因各种洪涝,江南每年都有各种赋税减免。饶是如此,血海深仇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化解地。
      文人少节,只要能当官,谁管是大明天下,还是大清天下。
      但是也有不少大儒,隐匿民间,至死不出仕,就如曹?蒙师宋夫子之父。
      满朝文武称颂地“康熙盛世”,就跟个纸糊的灯笼似地,看着光亮,却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
      百年后的中国,会更弱。
      曹?看着十六阿哥,道:“十六爷,可晓得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十六阿哥沉吟片刻,道:“晓得,五十年他们在广东成立洋行,专门收购茶叶的。虽说当时我没管着内务府,但如今内务府那些人提起这个来,还说洋鬼子的银子好赚。对了,内务府这几年地香料与靛青,也多是从他们手里买的,同时还卖给他们部分丝绸。”
      “那十六阿哥可晓得,东印度公司得到英国皇帝授权,能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还可以自己修建自己的要塞、组织自己的军队?”曹?问道。
      “什么?”十六阿哥听了诧异:“那‘鹰洋是东印度公司自己铸的?不是说是什么墨西哥的么?”
      “‘鹰洋是墨西哥的不假,但是其他的银锭、金锭估计是东印度公司自己铸地。”曹?道:“反正印度有金矿,他们占了也不费什么事!”
      十六阿哥听了直皱眉,道:“不是听说他们只在印度建工厂么,怎么连矿山也能占?这样,不是跟强盗无异。”
      曹?笑道:“人心贪婪,谁的力量强大,谁说话。在那些洋鬼子所受的教育中,可没有咱们儒家那套虚礼,人家讲究的是实惠!”
      “到底是番邦小国,不受教化。”十六阿哥摇了摇头,看了曹?一眼,道:“孚若对我说这个做什么?难不成,他们还想凭着广东那几十号人,到咱们大清抢地盘不成?那岂不是痴人说梦。”
      曹?接着说道:“如今,他们在广东做商贸,买咱们的茶叶与丝绸,到欧洲变卖。能卖给咱们,只有钟表香料这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四十一章 斋戒(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