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易安居士?”
声音不大,可他明显感觉到,李易安明丽的目光早已经投射过来。
敢于评论苏东坡的李清照,如何能舍弃“小重山”一样的迷呢?
习古乃二话没说起身就跟了过来,白娅儿虽然不是很相信,但还是犹豫了一下也向这里走来。
好几个文士还在围着李清照喋喋不休的问着,文安远也在帮腔,却见李清照双臂一分,“雷圣使,你来得正好,你们的赵学士正有话要对你说呢。”
说着,笑意盈盈的把夫君赵明诚推到了前面。
赵明诚显然稍显木讷,他诺诺停顿了一下,这才说出话来:“啊,这个……雷圣使,昨天我们研看了一下你的《小重山》,觉得煞是有趣。听说这只是残篇……”
雷三郎点了点头,赵明诚接着说道:“……我与内人觉得是否可以先把这下阕试着补全,是否可以交流参看一下。”
东京汴梁的名士赵明诚夫妇与人谈诗,马上引起了众人的注目。也许是因为环境的原因,赵明诚说话有些局促。
“是这样,”李清照却很洒脱,“圣使谈到过的《小重山》,很有一种特异的韵味,可惜句子太少,又是下阕末尾。我等正想着可否试着先与下阕试着填一下词,或许圣使就此可以忆及起一些,甚至全篇让我等拜读,岂不是一段佳话!”
她口齿清晰,明丽的眼睛闪过,“各位也都可以参加,来参看《小重山》中蕴喻的高山流水。”
文安远已经展开宣纸,一手漂亮规整的文笔录下那几句来:
欲将心事付瑶筝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他一边摇头晃脑的吟诵着,一边写出了三份,每个前边都空出来两行,这是等着人们补充填写呢。
这时琴声忽然急凑起来,雷三郎又感到了那种血脉喷张的感觉,正是那个曾经听过的很像是《十面埋伏》的熟悉的曲调。
李清照看了一眼那个张扬着舞蹈动作抚琴的红色身影,说道:“这是《小重山》的下阕最后两句,前边应该还有两句,我们试着来做一番填词如何?”
陈兴文站在前面,几番似乎要动笔,但又摇了摇头,到后来竟然踱步走了开去,一边默想,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见他如此,别人更是不动了,看来“七步成诗”并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
“易安居士和赵学士,已经有了补充诗句了,可我先让我等一观。”有人这样说。
“也好。”李清照和赵明诚也并不推辞,上前就欲动笔。
这时的琴声正如暴风骤雨一般,众人凑在这里的圈子也围得更紧了。白娅儿两眼放光,那神情十分的特别,雷三郎感到一种熟悉的表情晃过。
对了,昨日在聚仙楼燕青小伙儿听易安居士谈诗词的时候也有着这样的表情,那给人的感觉就是:贪婪般的痴迷!
他心中一动,还用等什么赵佶的手笔,这李易安的墨宝岂不是更为珍贵?
“把你的空白帖子给我。”他对白娅儿说。然后把帖子与樊瑞那个未写字迹的帖子叠在一起,来到赵明诚二人面前。
“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他举着带着漂亮三色环纹的帖子说道,“可否请二位在这上面也给留下墨宝,一解我等无限仰慕之情。”
人声一下子静了下来,只有叮咚的琴声正一阵近似一阵的涌来。
146 东京烟霞(三)·【银梅寒】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