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绝对前无古人!他心里不住的感叹。
东京人光怪陆离,忙的忙死,奔走于赚钱的路上,痴狂一般的涌动;闲的闲死,流连于茶楼酒肆,歌舞生平,宿醉不归。
转便转吧,几日过后,心境就是恍然,寂寥上来。
无他,在这里他们举目无亲,除了吃好的、喝好的,接下来却是无边的乡愁——没了水泊梁山的哥们弟兄,这一切竟显得那么的虚幻。
刚进京城,除了柴进、燕青、樊瑞三个早就身带任务的人能去开展以外,别人暂时还插不上手。这就让这些小地方来的“乡巴佬”十分的不适应,尤其是那三人白天离开以后,剩下的人明显出现了焦躁的症候。石秀还好一些,王定六、晁忠等人显得越来越不安分,就是武松也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幸亏没带李逵来,否则还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呢。
其实雷三郎本人倒没什么,他对这一切可是远远没看够,这是真实的大宋,东京汴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个时代的天堂,现在他有些信了。
另外他还有多事要做,从第三天开始拉着武松石秀开始了穿梭拜访,几天内就走访了十余位官员。与在潭州一样,都是投贴直入,毫不客气,也不带礼物,仿佛走亲访友一般。见到主人也不多寒暄,直抒些许华盛天道道义,点到为止,旋即告辞,并不理会对方的态度。
不多久,武松石秀等就注意到,他们拜访的都是名声清廉的官员,也大多数是不很得志的二流官员,与他们说话、态度十分的流于官腔,与跟后来的“贺北镇”指挥使的亲热态度截然不同。
对清官的冷静态度和对贪官的亲昵奉承态度,让众人很是不解。
“行大事者不拘小节,没办法在这世上我们必须与不同仍等打交道,为了取得有利态势,这开始时只好这样,见人说人话,见狗说狗话。只是我们心中坚定信念,一切为了华盛天道的理想的昌兴。”雷三郎却是这样解释。
武松性太高深,石秀精细,开始可能还暗暗捏把汗,后来也就习惯了许多,表现的越来越自然。他们注意到:雷圣使平常拜访的这些人,大部分与宗泽类似,御史李纲、留守张叔夜、太尉宿元景、太尉陈甲、中书令张邦昌、翰林学士赵明诚等等,大都是一些不很得志的官员,处于朝廷中的二流官员或者准实力派有的甚至是赋闲状态,不过雷三郎一视同仁,只是铺开去,让众人知晓的意思一般。
不过这些人都还不是朝堂上很能说的上话的,大概一半是留心的多,宣扬的很少,而雷圣使也没有像在潭州那样立即开坛讲道,拜访过后,也就偃旗息鼓,回去休息,再也不提了。
而目前接触已经很多了的这个东京禁军北镇指挥使,号称贺北镇的这位么,那却是实实在在的贪官了。
贪官?贪官倒好说,投其所好就完了,顶多费得是银两;难办的倒是那些耿直清廉的官员,既软硬不吃,有仍然很可能也成为拦路虎、绊脚石,认识的差距是暂时没办法的事。
人家雷老大就是这么说的!
现在最好就是删繁就简,不与争论,只要他们也观望,不给于太大的直接阻力就行。天道发展不打算利用他们什么,咱的努力最终是要用到两头:下面靠我们兄弟的不离不弃的耐心努力发展天道道众,上面的功夫是我们要最去搞到高首脑——当朝道君皇帝赵佶的一纸首肯。
那等事情早有樊瑞、燕青先去做了。
他在等待动静,等待回馈的消息。
但是,这可不能干等着。经过调查和权衡,他选择了东京外围的北镇军营;在这里,他开始了另类的行动。
121 北镇军营·第2章【亮相】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