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着赵父的指向,王维看到两位中等身材、四十开外的人,正朝他点头微笑。只听那位姓郑的人哈哈笑道:“王大人,我们久居乡间,一无所长,唯靠采药看病为生,让大人见笑了。”
“哪里哪里,郑兄说笑了。采药看病,济世救人,乃世间最功德无量之事。郑兄、霍兄之高风亮节,令王维心生敬佩。”
“哈哈哈,今日高朋满座,老朽心中痛快。大家请入席吧,老朽家里虽无佳肴,但美酒还是有的,还请大家多喝几杯才好。”
赵父一边说着,一边请大家来到堂屋中间的宽大高案旁。只见高案上已满满当当地摆放着烤羊、蒸羊、蒸鹅、炖鱼以及芹菜、茄子等从菜园里采摘来的新鲜菜蔬,香味扑鼻,溢满整室。
王维来济州后,在衙门里始终低调行事,喝酒更是格外谨慎,从未多喝一口。今日大家都是同道中人,甚是投缘,心情自然格外舒畅。于是,他端起酒杯道:“感谢老丈盛情款待,今日有缘和崔录事、成文学、郑兄、霍兄等前辈一起喝酒,自是有缘。王维先干为敬。”说罢一饮而尽。
接下去,主客之间推杯换盏,你迎我往,甚是欢畅。对王维来说,这是他来济州后喝酒喝得最痛快的一次。
酒过三巡,成文学脸色微红,兴致勃身提议道:“王参军诗才敏捷,出口成章,能否为我们赠诗若干,我们也好留个念想?”
前辈开口要求赠诗,王维自然一口答应,他起身抱拳道:“多谢成文学谬赞,王维不才,只好班门弄斧,在诸位前辈面前献丑了。”
他踱了几步,心思急转道:“在座最年长的当推崔录事,王维不才,就先赠崔录事一首吧。”
“好,老夫洗耳恭听。”崔录事也脸泛红光,一脸期待。
王维离开座席,踱了几步,朗声吟道:
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
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
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崔录事听完,高兴得拍案而起,赞道:“王参军果然好诗才,只是老夫担不起参军如此谬赞,心中惭愧得紧。”说罢,倒了满满一杯酒,走到王维面前,说:“来,老夫先干为敬。”
王维酒刚入喉,成文学就迫不及待地倒满一杯酒,走到王维面前,说:“期待参军为老夫也赠诗一首,老夫翘首以待。”
王维抱拳笑道:“这是自然,晚生心里已得了一首,还请前辈指教。”说着,放下酒杯,朗声吟道:
宝剑千金装,登君白玉堂。
身为平原客,家有邯郸娼。
使气公卿坐,论心游侠场。
中年不得意,谢病客游梁。
在“谢病客游梁”一句中,王维借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逸事赞誉成文学,成文学自然听懂了,喜不自禁,频频点头道:“王参军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老夫自愧不如,也先干为敬。”说罢,一仰头,喝完了杯中美酒。
郑、霍二人虽然早就听说王维是名闻天下的大诗人,但今日亲眼看到他当场一口气连作二首时,依然惊讶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半晌才回过神来。想了想,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王大人,今日机会难得,不知可否给我们哥俩也来一首?”
“郑老弟,霍老弟,不急不急,让王大人先坐下歇息一会儿再写吧。”赵父拿起酒壶,往王维杯中斟了一杯酒。
“老丈客气了,今日能在老丈家中结识诸位前辈,是王维之幸。方才我已答应为每人写诗,郑兄和霍兄的诗,我也已经想好了,这便吟与诸位一听,请诸位不吝指教。”王维举起酒杯,走到郑、霍二人面前,朗朗吟道:
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
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
童年且未学,肉食骛华轩。
岂乏中林士,无人荐至尊。
郑公老泉石,霍子安丘樊。
卖药不二价,著书盈万言。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吾贱不及议,斯人竟谁论。
王维自贬谪济州以来,虽然想明白了许多事,但想到那些不学无术、依靠世袭地位享受高官厚禄的权贵子弟,心中依然有些不平。当他今日面对既有才学又品节高逸的郑、霍两位隐士时,这份不平自然又添了一层。
因此,与其说这首诗是送给郑、霍二位兄长,还不如说是借此诗委婉抒发了他被贬后的不平和感慨。
在座诸位自然也听懂了王维这番弦外之音,表情顿时严肃了不少。原先畅快的气氛,顿时有些压抑。
安静片刻后,崔录事抚须长叹:“那些胸无点墨、脑满肠肥的王孙公子,凭借先人的势力就作威作福,而像郑、霍二弟这样的寒门才子,却隐逸乡间,不为世用。可见这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也只是世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崔录事,和您弃官不做相比,我们隐逸乡间,何足挂齿?来,我们敬王大人一杯酒。”
王维自知有些失态,因为方才的诗作非他平日风范,看来自己已经有些喝多了。但看到郑、霍二人递来的酒杯,他依然毫不推辞,一饮而尽道:“今日四位前辈都是济州的豪杰贤士,方才三首诗,不妨就叫《济上四贤咏》,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大家自然拍手称好。在一片叫好声中,众人无不敞开心扉,尽情喝酒。不知过了多久,王维似乎想起了什么,放下酒杯,看着赵父说道:“今日老丈设宴,我要为老丈作诗一首,以诗相酬,略表谢意。题目就叫《济州过赵叟家宴》。”
说着,起身吟诵道: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和《济上四贤咏》不同,在这首《济州过赵叟家宴》中,王维处处写实。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写的是赵父的日常生活,极富田园情趣。“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写的是诸位好友的宴饮场景。赵父听了,自然欢喜得无可无不可。
写完这些诗后,想到还有公务在身,王维适时起身抱拳道:“诸位前辈,今日王维还有俗务在身,不能陪前辈酣饮达旦,深以为憾。下次王维定再来阳谷,一醉方休。”
王维的才思敏捷、谦逊有礼和进退有度,无不令在座诸人暗暗赞叹。或许,王维就是一个天生的发光体,无论他在哪里,都会让周遭的人为之倾倒。
第56章 卧虎藏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