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摩诘,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看到我们不曾看到的美,比如这首《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綦毋潜指着这首诗,侃侃而谈:“通过你的诗,我看到了一个覆盖着一层青萍的池塘。一艘轻舟驶过,青萍被分开了。待轻舟走远,被分开的青萍又合拢在了一起。谁知,一阵春风吹来,岸边低垂的杨柳拂过水面,又把青萍分开了。这其中的分分合合和瞬间即逝的美,唯有内心宁静澄澈的人,方可发现。”
      “綦毋兄,倒是你的点评,让拙作增色不少!”王维笑着将诗稿卷好,双手呈给皇甫岳,说:“皇甫大人,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拙作只是略表心意罢了,还望大人不弃才好。”
      “参军这份厚谊,老夫收下了!老夫明日便请人精心装裱,老夫要在府中日日品鉴。云溪山庄,也将因参军之诗文而蓬荜生辉!”
      皇甫岳爽朗的笑声久久回荡在若耶溪畔。对皇甫岳来说,下次再见王维,不知会在何时?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已经将这个寻常的夜晚,变得注定不寻常。
      “酒尽人散月正明,风起衣裳香满袖。”
      宴罢席散,王维偕璎珞回房安歇。白日里马不停蹄逛了一日,晚上又是喝酒又是写诗,此刻回到房里,王维忽然感觉有些乏了,斜靠在床头。
      璎珞拧了把热乎乎的葛巾,走到床前,正想替他擦脸时,王维轻轻拉过她的手,含笑道:“咱家璎珞越来越贤惠了。你也累了一天了,我帮你把发上的钗环取下来可好?”
      说着,王维起身拉璎珞在梳妆台前坐下,将她发上的环佩首饰一一取下,随手拿起一把檀木梳子,神情专注地替璎珞梳起了秀发。
      璎珞看着镜中的王维,一时之间,五味杂陈。
      名扬天下的才子成婚,皇家为了笼络人心,赏赐贵重贺礼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王维当年在长安时,岐王、玉真公主本就待他有知遇之恩。但是,玉真公主偏偏送了亲手抄写的《道德经》,看到“持盈”二字时,她心里“咯噔”过,但还是选择了相信。
      后来,王维去华州探视岐王,在岐王宅里遇到玉真公主,并为此多耽搁了几日。回到定州后,王维和她提到玉真公主时,曾感叹“世人皆以为公主求仙问道一片逍遥,哪曾想过晨钟暮鼓夜夜青灯黄卷相伴有多寂寥”。当时王维似乎叹了一声,眼里分明有些惆怅。
      如今,玉真公主不远千里,陪司马道长奔赴王屋山,而王屋山就在运城附近。如今王维已远离朝堂,可是玉真公主的行踪,总是和他们生活的地方遥遥相望……
      很多次,她多么希望,王维能主动说说他和玉真公主之间的往事。可不知为何,其他事情,璎珞只要问起,他都会对答如流。但唯独说到玉真公主时,他往往顾左右而言它,似乎不想聊下去。
      今日午膳时,当她听兴宗提到王维在骊山别馆写《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晚膳时,又听皇甫大人提到王维在宁王府写《息夫人》……她真的有些迷茫无措了……
      理智告诉她,要相信王维,王维对她的一片真心,她焉能不知?但直觉告诉她,王维和玉真公主之间,似乎有些事,是她不曾明白的……
      她不是不相信王维,可如果怀疑的种子不及时碾碎,说不定就会疯狂生长,直至成为参天大树,从此扎根心里,再也无法搬走。
      于是,她决定鼓起勇气,问个明白。
      “摩诘,上回听你说起道长要去王屋山清修,眼下应该到了吧?”璎珞在心里挣扎了很久,决定开口,声音明显有些干涩。
      “嗯,应该已经到了。”王维看了一眼镜中的璎珞,继续专注地为她梳头。
      “玉真公主原来在蜀中清修,如今一路陪道长车马颠簸,纵是男子也勉为其难,更何况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倒是难为她了。王屋山离运城不远,改日你回运城时,倒是可以去拜访道长和公主。”璎珞继续试探道,那声音,已明显有些不自然。
      听了璎珞这番话,王维心中明显一怔,他握檀木梳子的手,一时举在空中,忘了放下。想起今日午膳、晚膳时璎珞转瞬即逝的恍惚神情,他心中渐渐明白,有些事,终究还是说清楚才好。
      于是,王维放下木梳,轻轻扳过璎珞的身子,抬起她原本低垂的下颌,注视着她的双眸,说:“璎珞,你信我么?”
      听王维如此发问,璎珞顿时明白,他显然已经听懂了她的试探。一句“你信我么”,让她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夫妻之间,有什么话,不应该光明正大地说么?而她方才那样旁敲侧击、欲言又止,显然就是不信他的表现。
      她不敢注视他澄澈的眸子,低下头去,点了点头,说:“我信。”
      王维叹了口气,在璎珞对面坐下,用一贯沉稳有力的声音说:“璎珞,你如果信我,就要信我到底。”
      屋内一阵沉默,安静得能听得见彼此的呼吸声。王维站起身来,踱到窗前,看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知过了多久,缓缓开口说道:“璎珞,我和玉真公主之间,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和你说一个佛经中的故事,可好?”
      璎珞闻言,起身走到王维身后,和王维一起抬头望月。
      “一日,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正因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佛祖笑答:‘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人即将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不能一口气将它喝完,那还不如一口都不喝。说完,佛祖露出了和煦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王维娓娓道来,在这安静的夜里,他的声音格外温润,似乎有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璎珞恍惚间觉得,王维似乎就是故事中的佛祖,正在用心良苦地点醒她。
      她知道,玉真公主贵为公主,感情之事,岂是皇室之外的人可以置喙的?王维用心良苦地告诉她这个故事,是想让她明白,即使世间女子何其多,但他心里只有她,所以,此生不惜辜负任何人,也要和她在一起。
      和王维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一股脑儿涌上心头。一瞬间,璎珞心中酸胀,几天来堆积在心口的苦闷和酸楚,再也抑制不住,化为颗颗泪珠,顺着脸颊滑落……
      王维叹了口气,心疼地伸出手去,拥她入怀。她索性环住了王维的腰,将整张脸都埋在他的胸口,悄悄印干了眼角不断溢出的泪水。那眼泪却不知怎的,没完没了,很快便将王维胸前的青衫打湿了一片。
      王维一下一下地轻轻抚摸着璎珞的背脊,柔声道:“你想哭就哭出来吧,不用忍着。璎珞,你只要记住,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摩诘,我……”璎珞再也忍不住,哽咽着哭出了声。
      “傻璎珞,如果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推心置腹地说,这日子还怎么过?我说过了,如果你信我,就要信我到底。今生今世,我定不负你。”
      空中似乎有云层飘过,将原本皎洁的月光遮住了几分。璎珞将头深深埋在王维怀里,点了点头。心中的那些酸楚,早已通过泪水宣泄一空,剩下的,已是一片温暖和笃定。

第52章 你要信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