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你要信我[1/2页]
深山夕照深秋雨——王维传
三味芋
在越州城里游玩了一日,日落时分,王维等人回到云溪山庄。皇甫岳正在院中煮茶,茶香氤氲,怡然自得。
“岁月不饶人,老夫毕竟上了年纪,昨晚贪杯后,这会儿还晕乎乎呢。我已煮了好茶,等你们回来一起喝茶解酒。”皇甫大人捋着银须,招呼大家坐下。
“古有东晋陶潜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今有皇甫大人‘煮茶耶溪畔,怡然望五云。皇甫大人好兴致!”綦毋潜哈哈笑道。
“陶潜先生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看来皇甫大人已深得其中奥妙。”王维撩起袍角,含笑在皇甫大人对面坐下。
“王参军,綦毋弟,你们说笑了。昨晚咱们只顾喝酒,今晚老夫让厨下准备一些越州特色菜肴,请诸位尝尝,可好?”
说罢,皇甫大人回头问下人道:“三鲜烩好了么?如果好了,便可开席。”下人领命前去安排。
待王维等人喝完手中的一盏茶,晚膳已经准备妥当。皇甫岳笑声朗朗,请大家入席。
“这是越州有名的三鲜烩,菜品寻常,难得的是一个‘鲜字,大家不妨尝尝。”顺着皇甫岳的手指,大家看到长案中间放着一大碗热气腾腾、芳香扑鼻的三鲜烩,一眼望去,有鱼片、河虾、肉丸、香菇、木耳、豆腐干、鸡蛋丝、菜梗、肚片等十多种菜,在北方从未见过,更不用说吃过了。
大家纷纷举起竹箸,夹了些许,细细品尝,果然鲜美无比。
“早就听说山珍不如海味,海味不如河鲜,今日吃了三鲜烩,果然名不虚传。”綦毋潜频频点头赞道。
大家一边吃菜,一边喝酒,畅聊琴棋书画、诗词曲赋。
说着说着,皇甫岳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举起酒杯,对王维说:“王参军,上回老夫说喜欢你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此刻老夫还想起你的一首五绝,用典之精妙,老夫实在佩服得紧。”说着,就喝完了杯中酒。
王维自然也一干而尽,说:“皇甫大人过奖了,不知大人指的是哪首拙作?”
“是王参军去年春天在宁王府中写的《息夫人》。短短二十个字,字字珠玑,缺一字不可。”说着,皇甫岳放下酒杯,朗朗吟道:“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对,‘看花满眼泪一句,写尽了息夫人的悲痛欲绝、愁肠百结。摩诘好生了得!”綦毋潜也一脸赞许道。
“写诗用典,只是雕虫小技罢了,何值一提?来,这杯酒,我敬诸位。”王维神色温和,不疾不徐道。
当大家频频举杯,谈笑甚欢时,璎珞心头,却隐隐有了一丝疑云。
“宁王府?《息夫人》?去年春天,摩诘刚刚状元及第,官拜太乐丞,当是最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之时。可是,‘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却无不透露着沉重的忧伤……都说诗可言志,言为心声,莫非那时的摩诘,心里另有苦衷?”
看到璎珞低头不语、双眉微蹙,王维似乎想到了什么,意味深长地看了璎珞一眼,微笑着对皇甫岳说:“皇甫大人,这首诗其实是有缘故的。想来您也知道,宁王身边有一美妾,曾是长安城中一烧饼铺子郎君的娘子。夫妻二人原本十分相爱,却被宁王……总之,这位烧饼娘子,和春秋时期的息夫人经历颇为相似。这首诗是即兴之作,只是应景文章罢了。”
“哪里哪里,王参军饱读诗书,出口成章,这哪里只是应景文章,实乃慧心巧思、妙笔生花之作!”听了王维这番自谦之词,皇甫岳愈加佩服。
璎珞抬头看了王维一眼,心中有些恍惚,这真是他说的应景文章?还是另有其因?但不管怎样,她的摩诘,从来都是有情有义之人。
王维转身,刚好对上了璎珞秋水般清亮的眸子,笑道:“璎珞,此次我们来越州,承蒙皇甫大人热情款待,我们一起敬大人一杯。”
“好。”
璎珞连忙起身,陪王维一起举杯敬酒。酒罢,璎珞笑意盈盈道:“摩诘,我们在大人府上多有叨扰,却无以为报。你能否为大人写诗一首,留作纪念?”
“娘子所言极是。”王维放下酒杯,对皇甫岳抱拳道:“大人的云溪山庄着实清幽,我这几日已得了几首,这便写下来赠与大人,略表我和拙荆感激之情。”
“太好了!世人都在传唱王参军的诗,老夫今日能得参军赠诗,真是三生有幸!”皇甫岳喜出望外,忙唤下人准备上好的笔墨纸砚。
璎珞会意,起身走到案前,替王维展纸磨墨,正可谓“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王维尾随其后,走到案前,从璎珞手中接过毛笔,和璎珞相视一笑,就在纸上从容写下了《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这一题目。
“摩诘,你本就才思汹涌,如今更加了得,一口气要写五首啊。”看到这个题目,綦毋潜不禁拍掌叫好。
兴宗也放下酒杯,和皇甫岳、綦毋潜等一起走到王维身边,翘首以待。
只见王维洋洋洒洒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皇甫岳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遍,含笑点头道:“全诗以动写静,静到极致,方能听到桂花飘落的声音、山鸟受惊振翅飞走的声音。一个‘空字,尤其用得奇妙,意境顿时全出。”皇甫岳手抚长须,啧啧赞叹。
“越州多桂花,尤其是若耶溪云门禅寺一带的桂花,更有‘云门天香之美誉。春天开的桂花,想来比秋桂更为珍贵。一句‘桂花落,仿佛让人闻到了香味。”綦毋潜点头道。
“皇甫大人,綦毋兄,此其一,容我继续写来。”王维提笔思忖片刻,继续从容写道: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唔,采莲人日日早出晚归,自然是辛苦的。但你笔下的采莲人,却自有一种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想来心境澄澈,方能虽苦犹甜。”綦毋潜点评道。
王维笑了笑,未作任何停顿,继续提笔写下了第三首: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扬。独立何褵褷,衔鱼古查上。
第四首: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第五首: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有王参军一饭五诗!参军之才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看到王维一气呵成写完五首,皇甫岳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姊夫,你这五首诗,每一首诗都是一处风景,仿佛五幅山水写意画,浑然天成。不知五首诗可有题目了不曾?”兴宗问。
“越州是鱼米之乡,多水泽丘陵,这五首诗就用越州的五个地名吧。我看就叫‘鸟鸣涧、‘莲花坞、‘鸬鹚堰、‘上平田、‘萍池,如何?”王维将笔随手递给一直在他身侧的璎珞,退后一步,若有所思。
“好极!大道至简,大音希声。真正的好诗,题目从来都是平实朴素的。”皇甫岳点头称好。第52章 你要信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