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眼前的女子似曾相识?
正疑惑间,另有一眉清目秀的男子,陪同这位女子,向他快步走来。
“恩公,请受小民夫妇一拜。”
未等王维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这对小夫妻已在他面前双膝下跪,感激涕零地向他磕了三个响头。
“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请起。”王维连忙伸手扶起这位男子,定睛一看,原来,这不正是那日在宁王府中有过一面之缘的烧饼郎君吗?
那么,他身边的女子,自然就是那日坐在宁王身边默默垂泪的“烧饼西施”了。
“恩公,若非您行侠仗义替小民夫妇打抱不平,小民夫妇今生今世绝无团聚之日。恩公这份恩情,对小民夫妇来说,实在是恩重如山。小民夫妇愿做牛做马,报答恩公。”
说着,烧饼郎君拉着娘子的手,意欲再向王维磕头。
王维连忙劝住,诚恳地说:“其实,你们不必谢我,倒是我,应该谢谢你们。”
看到烧饼郎君一脸错愕、疑惑的表情,王维笑了笑,说:“其实,真正帮你们的,不是旁人,而是你们自己。正是你们情比金坚的深情,感动了上苍,才有了今日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听说王维在此,平日里喜欢他的长安百姓,早就纷纷赶到酒肆,将本就不大的酒肆挤得水泄不通。
此刻,王维话音刚落,酒肆里就响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既祝福烧饼夫妇白头偕老,更祝福王维离京后一路平安。
掌声平息后,烧饼郎君从娘子手中接过一个蓝色小碎花包袱,恭恭敬敬递到王维手中,说:“恩公,小民夫妇笨手笨脚,只会做些烧饼。您若不嫌弃,就请您收下这包烧饼吧。您出门在外,可以带在路上垫垫饥。”
接过烧饼郎君手中沉甸甸的烧饼,王维多日来的苦闷一扫而光,似乎瞬间明白了什么。
他忽然明白了,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真正安身立命的,不是那过眼云烟般的功名利禄,而是那一颗颗天长地久的人心。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方才岐王说的那番话,久久响彻耳畔。王维的一颗心,渐渐变得笃定、踏实。他抱着这包热乎乎的烧饼,辞别了百姓,心头暖暖地往家走去。
“不知兴宗和璎珞说了吗?不知崔老爷和崔夫人会怎样想?不知璎珞是否为我担心落泪?唉,可惜我不在她身边,不能亲手替她拭去眼角的泪痕……”
王维低头走路,一路走,一路想。他压根不知道,璎珞和兴宗已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长安。
忽然,从背后传来兴宗的喊声,由远及近:“摩诘兄——”
“兴宗不是回济州了么?”王维疑惑地转过身去。只见兴宗骑着一匹白马,朝他飞奔而来。马上似乎还有一个娇小的身影……
在距离王维一步之遥处,兴宗“吁”的一声,勒住了马缰。他矫健地跳下马来,兴奋地说:“摩诘兄,你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此时,秋阳正艳,刺得他有点睁不开眼。他定睛一看,不禁脱口而出:“璎珞!”手中的那包烧饼,早已失手掉在地上。
“璎珞,真的是你吗?”王维激动地一个箭步跨上前去,抬头看着璎珞,恍若梦中。
“是的,是我,是真的。”璎珞在马背上俏皮地笑着,眼角隐隐闪烁着喜悦的泪光。在王维眼里,她仿佛一朵天边的云彩,从天而降,倏忽而至。
璎珞虽身着男装,束起长发,却依然难掩璎珞那与生俱来的柔美气息。
王维再也顾不得这是在长安街头,再也顾不得兴宗在侧,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了璎珞那柔荑般的纤纤玉手。四目相对,多少温柔,多少缱绻……
都说相爱中的男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俩自去年春天一别,一晃已有一年半不曾谋面。这中间,仿佛已经过了三生三世。“重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璎珞,当我正念着你时,你就来了。”王维久久凝视着璎珞,依然有些不敢置信。
“摩诘,我看了你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所以,我来了。”
璎珞用善解人意的眼神,回应了他。所有情深义重,尽在彼此眼角眉梢。
见两人如此忘情,兴宗忍不住调侃道:“哎呦,我怎么听到有只小蜜蜂飞过说:嗡嗡嗡,嗡嗡嗡,这里甜死人,不偿命……”
“兴宗……”璎珞瞪了兴宗一眼,不好意思地笑了。
“摩诘兄,这一路上,璎珞一个劲催我,我只好紧赶慢赶。这不,现在可是又累又饿呢。”
“哎呀,瞧我,只顾着说话,忘了给你们准备吃的了,我们这就回家。”
王维扶额自嘲,如梦方醒。璎珞也“扑哧”一声笑了。
“璎珞,前面还有一段路。你坐稳了,我来牵着马走。”
“好。”
王维亲手握着缰绳,兴宗紧随其后,三人往家中走去。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王维不用回头,就知道此刻的璎珞,一定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
璎珞又何尝不是如此?她看着王维颀长挺拔的背影,不必他回头,就知道他的脸上,此刻定是春风满面,笑意深深……
第25章 久别重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