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91章 意难忘6[1/2页]

我的长孙皇后 素馨小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唯一一位由皇帝抚养的公主啊!
      且不谈史书上记载的这位晋阳公主的受宠程度,只说现在,我终于明白怀真让我看这史书上关于李渊和兕子的生平记事是什么意思了。
      怀真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眼前的小兕子是唐时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晋阳公主,那我们方才听到的一切就都能解释了。
      为什么她知道四夫人?为什么她唤南阳公主为姑姑?为什么她对杨淑妃的身家了如指掌?为什么她年岁虽小但却善于帝王之术和历史典故?
      如果我们眼前的小兕子就是唐时的晋阳公主,那她口中的皇爷爷指的应该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
      我和怀真心有灵犀,不自觉便想到了小兕子的千岁发龄。瞬间,我便见怀真的唇都乌了。我想,我的唇色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今眼前的这一切,还有听到的一切是梦幻还是现实?
      是继续听还是不听?
      恍恍惚惚中,只听那小兕子轻叹一声,道:“恪母杨淑妃生于皇宫,长于皇宫,死于皇宫,在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中,她的一生就若皇宫中的一粒尘埃,何其的微乎其微。幼时的她在皇宫受尽欺凌,连公主之封都没有争到。成年后的她又成了另外一个皇宫中的工具,唉……又有谁知道她的一生是多么的向往宫外的生活,是多么的向往一个平凡人的生活。若非母后大义,成全其一生的心志,杨淑妃走得便不会那么安详。”
      母后……母后……不是唤的我么?
      再或者,唤的是这史书上所写的长孙皇后?
      感觉到怀真掐我的脸,我才回过了神。还是怀真所见所闻广泛些,他不再似方才般的一惊一吓,而是恢复了他原有的沉稳,抬手指了指仍旧窝在沙发处的父女二人,然后又伸手至唇边‘嘘了一声,意思是不要打扰,继续静静的听。
      也许是说到了‘母后的原因,小兕子的语气不再似方才的尖锐,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忧伤,几近哽咽的说道:“自从母后离开我们后,父皇的后位一直空悬,父皇的后宫一直再无所出。若那些人果然有才情,果然懂历史便当发现这中间最简单不过的道理,那是父皇思念着母后,愿意为了母后守身如玉。”
      一个‘守身如玉,我和怀真不自觉都被口水呛到了,为了以免尴尬,我和怀真假装同时拿起水杯喝水。
      那对父女似乎谈得上心,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我和怀真这方面的事情。是以,我和怀真又同时放下水杯,又竖起耳朵细听。
      “守身如玉?”李济安的话中又充满了嘲讽,冷中带戏谑的说道:“不说恪母淑妃,只说小杨妃……”
      不待李济安语毕,小兕子截话道:“小杨妃?哪个小杨妃?父皇还有一个杨姓妃子么?我怎么不知道?”
      “李明的母亲。”
      李明?
      怀真急忙手指着李氏族谱中‘李明二字处,其上记载这个李明是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唯一所出,并在李世民的授意下过继给了李世民的同胞四弟‘巢剌王李元吉。而生下李明的女人曾经就是李元吉的王妃杨氏。
      当然,史书上还记载了写史人厚重的一叹:太宗至死不忘玄武门,不惜宠幸高龄之杨氏孕李明,还巢剌王一子以令巢剌王一脉不灭,悲哉、惜哉、叹哉!
      呵呵,玄武门之变杀了兄弟和所有的侄儿,过后又想让兄弟一脉不断传承不惜宠幸兄弟的老婆,然后还个儿子给人家……这个李世民真是个神人啊。
      我在心中感叹的时候,耳听得小兕子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又道:“我记得前些时还看过一部电视,好像是说这个李明的母亲杨氏是父皇最爱的女人,因为她为父皇生下了最幼的儿子,还说父皇要立她为皇后?父皇说的‘小杨妃是不是就是这位‘杨氏?”
      李济安‘哈哈一笑,“正是她。”
      轻‘哼了一声,小兕子不屑撇嘴道:“那位杨氏在父皇宫中连宫女的地位都不如,不过人称‘杨氏而已,怎么就成小杨妃了?”
      “那是人们为了将她和李恪的母妃区分开来。因为许多人将她们二人搞混淆了,甚至有许多人说李明也是李恪的母亲生的并且说父皇要将李恪的母亲册封为后呢。”
      “瞎扯。”小兕子翻了个白眼,道:“李恪的母妃在贞观元年便去世了,又怎么可能被父皇册封为后?至于那个所谓的小杨妃杨氏,明明是四叔的王妃,一个败军之妇,没将她充入掖庭便算对得起她了。她以四十高龄生下李明不过是父皇为了了却四叔无后的遗憾罢了。至于立后?哼,杨氏……不说一个在宫中连宫女地位都不如、连封号都没有的人又怎么可能越级当上皇后。只说若真要册封她为皇后的话,父皇便不会将李明过继给四叔,有哪个皇帝会将自己的嫡皇子过继的道理。不但不会过继,只怕更因了所谓的‘宠爱应该培养李明当太子才是。”
      眼见小兕子越说越激动,李济安笑着揉了揉她那气鼓鼓的脸颊,示意她消消气。
      四叔,四叔……
      我迷茫间,怀真又指了个人名我看,上书‘李元吉,其上记载:唐太宗同胞四弟,初封齐王,兵败玄武门后去其亲王之封,后太宗恢复其亲王级别,史称‘巢剌王。
      不知不觉,我再度愣愣的看向那对正在聊斋的父女处。
      小兕子的气是消了,但接着她又‘哼了两声,道:“那些编小杨氏受宠且编小杨氏被宠得要当皇后的人也不想想,当初青雀哥哥曾经被皇爷爷过继给三爹过,父皇一继位不也用强硬手腕从三爹名下将青雀哥哥给抢了回来。那才是真真正正的爱子情深且不惜违抗父命,那才是真真正正的皇嫡子……”
      怀真眼睛一亮,手一指,我急忙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其上记载:魏王泰,小字青雀,长孙皇后出,太子介弟,宠冠诸王。
      然后,这个‘宠冠诸王的李泰在史书上被史官记下了很是厚重的一笔。
      比如这个李泰曾经被李渊强行过继给了李世民的同胞三弟李元霸,但在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李世民却又用强硬手段将这位李泰给抢了回来,仍旧是他李世民的儿子。
      再比如李世民加封李泰‘魏王的同时,更加封他为‘扬州大都督,领扬州、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诸军事,相较于其他的那些仅统领八州的皇子而言,这位魏王的封地是他们的一倍不说,更重要的是他的封地土地肥沃、物质丰盛。
      又比如李泰大了,按规定必须到封地去,但李世民舍不得他,于是便封了个‘雍州牧一职予他。雍州牧说白了就是在长安当官,这样一来,李泰便可以长期腻在李世民的身边。
      还比如,这个李泰体型较胖,李世民担心他上朝累,特命他可以乖小轿在皇宫中横行无忌,还遭到名臣魏征的强烈反对,当然魏征反对无效。
      更有我们现今非常熟悉的‘大唐芙蓉园和‘魏王堤,那些也都是李世民随手一挥便赐予最宝贝的儿子李泰的。
      然后后面是长篇幅李世民对李泰那漫无边际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诸如‘左武侯大将军等等冠宠之封和李世民为了这个儿子做了许多溺爱过度且刻意打压名臣的事。简直叫作一个举世罕见……
      当然,也正因了这份宠,是以也导致了李泰的同胞长兄李承乾太子对李泰心起芥蒂,最后导致二人夺嫡宫廷。
      这份简介看得我和怀真目瞪口呆,再回神的时候只听小兕子稚嫩说道:“不说杨淑妃和那个杨氏了,在我眼中,如果要我用原来的眼光去看她们,我会觉得这就是她们的命。但如果要我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她们的话,其实她们都挺可怜的。”
      什么是原来的眼光?
      什么是现在的眼光?
      我震惊间,只听小兕子长叹了一口气,又道:“算起来,武媚和徐惠,其实也挺可怜的。”
      原来这个小家伙又转了话题,将话题又回到了武则天和徐惠的身上去了。只听她继续叹道:“因了《周礼》的原因,父皇不得不允许一批又一批的女人进宫,可进了宫又让她们空守,唉……真正的守活寡。不说武媚和徐惠了,自母后去世后,父皇后宫中的女人又有哪个女人不是在守活寡呢?”
      ‘守活寡三字从小兕子口中飚出,我和怀真二人皆从震惊、迷茫中回神,再度呛到,急忙以手捂唇,尽量让自己不要咳嗽出声。
      只听小兕子又似大人般的轻叹一声,道:“可是,谁叫她们两个一个爱着雉奴哥哥,一个爱着父皇呢?便是守活寡,她们二人也甘之如饴啊。”
      一个爱着雉奴!
      一个爱着父皇!
      怀真眼睛一亮,急忙又用手指了指史书上李世民家族族谱。我细眼看去,却是‘李治之名。只见其下注释:唐太宗李世民第9子,长孙皇后出,后继位是为唐高宗,小字雉奴。
      也就是武则天的正牌老公。
      这一下,我的手也颤抖起来了。
      我和怀真这是在看鬼片呢还是在看恐怖片呢?
      而且还是真人秀!
      只听好久不说话的李济安却是笑了,轻拍了拍小兕子的脸颊,柔声问道:“你多大的年纪,如何看得出来。说得好像真的一样。”
      “父皇,我听你说过,就在母后离开我们的头一天,那一天母后拉着父皇在长安街闲逛,说是要尝遍大唐的味道。然后你们就碰到了那个徐惠,听说母后还给徐惠买了盏桂花灯。还听说母后写了些什么塞在了那桂花灯中。父皇,母后到底写了些什么塞在了桂花灯中?”
      略思考了一下,李济安道:“写了些什么你无需知道,父皇只知道,现在晚了,你该睡觉了。”
      小兕子闻言,头一扭,伸手抱着李济安的脖子撒娇道:“不嘛,不嘛,我要和父皇再说说话,再说会子话我就去睡。父皇,你就告诉我嘛,母后在徐惠的那盏桂花灯中到底写了些什么?”
      “也许你母后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更也许你母后神机妙算,她早就知道这个徐惠有进宫的一天,是以不过写了些要徐惠继续好好读书,争取做李唐第一才女的关切之语罢了。”
      “原来写的是这个啊。是不是正因父皇发现了母后留予她的字条,于是父皇对徐惠便另眼相看?她方方入宫便将她加封为才人?”
      见李济安点头,小兕子又道:“五个月的时候便能开口说话,四岁的时候便能诵《论语》、《毛诗》等篇章,八岁已善属文,其实徐惠确实算得上才女之名了。只是她太爱父皇了,更爱得没有了她自己。明知道父皇眼中、心中除了母后外容不下第二个女人,她竟抛下自己原有的一切去学母后的言行,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唉,一个没有自我的深宫女人,真可怜。”
      轻笑两声,李济安弹了弹小兕子的额头,“调皮。”
      “相较于徐惠而言,武媚就聪明了许多。她也知道父皇眼中、心中只容得下母后,再也不可能容下第二个人。于是,她便故意做了一件让父皇非常厌弃她的事。”
      “什么事?”
      “就是‘驯狮子骢啊,她故意先用铁鞭抽‘狮子骢,再用铁锤锤‘狮子骢的脑袋,最后用匕首将‘狮子骢杀死,说白了,她故意这般残忍的待‘狮子骢就是为了让父皇厌恶她。”
      ‘哈哈一笑,李济安道:“可是,有很多人编造正因有此典故才导致父皇因此喜欢上了武媚呢?”
      “那是因为那些人不懂父皇。如果懂父皇便知父皇是在马上取得的天下。有一次,因‘特勒骠老死,父皇却归罪于那个看护‘特勒骠的闲厩使(闲厩使:管理御马的太监),若不是母后求情,父皇都差点杀了那个闲厩使为‘特勒骠报仇。天下谁人不知父皇对马的喜爱甚至不下于那些文臣武将,谁敢杀马那便是触了父皇的逆鳞。我想,这个道理不光我知道,而且武媚也知道。”
      “既然她知道,那她为何还要触犯父皇的逆鳞呢?”
      “因为她爱着雉奴哥哥啊。”
      听着这对父女的一问一答,我和怀真同时颤抖了一下。然后又呆呆的看向前方窝在沙发中的一对父女。小兕子清脆的声音继续传来。“正因为武媚爱着雉奴哥哥,而她又清楚的知道自己姨娘的身份不配站在雉奴哥哥身边,所以一进宫她便做出宰杀‘狮子骢的壮举,向天下人证明她和父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父皇根本不会喜欢她这样的女人更不会宠幸她这样的女人。她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更是做给雉奴哥哥看的。只要天下的人认定她武媚从来没有被父皇宠幸过,那么她仍旧有希望站在雉奴哥哥的身边。”
      这个解释,真是晴天霹雳啊,我和怀真都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更荒唐的觉得就是那么一回事,还想继续听下去。
      “不知那些编父皇不是喜欢武媚就是喜欢徐惠的那些个人是怎么想的?就算不知道这些典故,但也应该想一想她们二人为何没有为父皇诞下一儿半女?若真喜欢的话,父皇和她们是少不了床弟之欢的,若真有了床弟之欢,哪有生不了孩子一说?”
      咳咳,床弟之欢?娘诶,这小兕子口中古话连篇,莫不是、难不成、十有、真的……
      “可千万不要编什么武媚和徐惠没有生育能力一说,要知道,武媚后来以高龄为雉奴哥哥生了四子二女,她的这个生育能力是强极的。”
      是啊,武则天在她14━━27岁的13年中一直是陪在李世民的身边,也可以说这段时间是人类的最佳生孕时间。可她并没有为李世民生下一儿半女,然却在高宗李治时期为李治生下四子二女。
      因了初时为了详细了解‘四夫人之事,我知道相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古时女人一过27岁便称‘高龄、老女人虽然不怎么科学,但对于古人来讲,过了27岁的女人因为年纪大了的原因生孩子就是脚踩鬼门关,是以古时女人但凡过了高龄便惰于生育。而武则天反其道而行之,这简直就是不要命的节奏啊。如果不是爱着这个男人,又怎么可能在高龄冒着生命的危险为这个男人生那么多的孩子?
      现在,不论怀真有没有相信小兕子口中的武媚爱李治之语,我是真的相信了。
      “父皇,我不明白的是,我都看出来了,难道你没有看出来武媚爱着雉奴哥哥吗?”
      “你说呢?”
      小兕子盯着李济安看了半天,半晌笑得贼兮兮的道:“哦,原来父皇也看出来了。”
      李济安笑着揉了揉小兕子的笑颜。
      “父皇,我不明白的是,你明知道武媚喜欢着雉奴哥哥,明知道她杀马是为了避着你,可为什么仍旧册封她为才人?还有啊,那天我和父皇一处,明知道她偷偷的看奏折可父皇却示意我不要做声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雉奴哥哥的身体不是很好,他以后要接父皇的位子,长期操劳国事会让他的身子吃不消,所以他的身边得有强有力的助手。而武媚有野心、有宏愿,又爱着雉奴,为了雉奴宁得罪与我,也就是说雉奴在她的心中胜过一切。她要如何才能安全的从我身边全身而退呢?考验她也便成了自然。若她以才人的身份安全而退,足见其聪慧,那她便是一个真正的谋士,以后便能一如你母后当初也为你父皇出谋划策般为雉奴出谋划策。所以,武媚在奏折事宜方面的接触我视而不见只不过是我提前做准备,机会向来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若她真能做到全身而退,到时候自然而然便会以这份谋略帮着你雉奴哥哥。”
      小兕子‘哦了一声,不解的又问,“那父皇都这般培养她了,为何后来偏又要将她发配到感业寺?”
     &

091章 意难忘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