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8章 乔厂长太厉害,云长官怎么办[1/2页]

快穿归来穿七零:空间里什么都有 木蕴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忙起来,时间总是很快的。
      厂里的效益一个月比一个月好,新生产线上马之后不久,研究所出了新药方。新药上市,乔之茉把后市那些推销的套路拿出来,再加上打广告,又是给药店让利反点的,市场很快就铺开了。
      上的药不是处方药,就一个感冒药,一个小儿口服液,补钙铁锌的。都是常备药。省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天天的播。刷屏,洗脑。
      这会子打广告的企业还不多,费用相当的低。省电视台好容易抓到这么一个大客户,一下子就要订一年的广告,都不知道多高兴,还给送了其它两个时段,免费给播。
      央爸爸的广告费贵,天天打,打不起,黄金时段也买不起。只在中午的时段,打一个季度。
      就这,还得亏是乔之茉到厂里之后,大刀阔斧的办了几件大事,厂子上新生产线,也确实盈利了。威信正高的时候,提出来花大几十万做广告,厂里反对的声音才没那么大。
      虽然会上是通过了,刚开始,好多人背后也都是嘀咕,说是花了那么些冤枉钱,都得打水漂。有那个钱,给工人发工资不好?
      可能不到半个月,出货量翻了一倍,两个月,出货量涨十倍,广告费挣回来几倍,年底开工资,奖金比工资多出去两倍,干一个月比过去干仨月挣得都多的时候,所有人都闭嘴了。
      乔之茉在厂里的威望也达到最高点。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乔之茉提出来,要精简员工。裁撤掉没有必要存在的部门和多余的工人。
      “手工生产已经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速度,机械化改造是必然,也是提高生产力的必经之路。自动化车间用不了这么多的工人,机械操作也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工人才能完成。所以,改革是必须的……”
      事儿呢,是这么个事儿,管理层的心里都知道,这个决定本身没有问题。
      但是心理上,确实不好接受。这要裁人的话,走的可不只是年纪大,没文化的工人,管理层也不全能留下的。
      现在厂里效益这么好,工资这么高,让谁走,谁能愿意啊?
      “厂里也要进行制度考核,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儿,所有岗位都拿一个工资的事儿,以后没有了。车间一线工人,就要挣得比其它岗位多,加班费也要多。各岗位也要有考核,不能搞形式,要把考核落实在人头上。每日、每周、每月,年中,年终,都要有评核,并且跟年终奖直接挂勾。
      我在工厂,不允许有喝茶聊天看报纸就能拿工资的养老岗。有一个算一个,要想在厂里干,就别想混日子。想轻轻松松拿高工资不干活儿,我可以明显的告诉你们,没有那么好的事儿。”
      话说到这个份上,听话老老实实的下岗回家,还能拿个买断工龄的钱。非得赖着不走,那就是随时等着被抓到错处开除回家。一样都是回家,还拿不到补偿。
      工人们用最质朴的思维考虑问题,便是觉得不服气,觉得乔之茉太强势太霸道的,也不敢出头说什么。说一千道一万,人家干出成绩了,挣到钱了,能给市里缴那么些税,就是大功臣,谁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滴,搬不动。所以呀,除了听话还能怎么着?
      再加上,一些有威信有号召力的老人儿,都被安善美她爸她哥背地里偷着透了消息,厂长不会看着大家没活路儿的,还有其它安排。让大家千万别闹事,平平稳稳的把改制过渡过去最重要。
      重点人物安抚住了,没人带头,更闹不起来。
      年底之前,改制就这么顺顺利利,稳稳当当的悄然完成。
      砍掉了三分之一的工人。都是年纪大的,文化程度低的。要么就是虚职,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能三个人干的活儿,绝对不留五个人。
      裁人过程当中,也不是一点情面不讲。双职工的家庭,尽量只裁一个人,留着一个能挣钱养家的。
      还有,不管有没有裁员下岗,之前住房整顿后,分到家属楼的,还依然享有十年居住权,十年以后厂里才会收回住房。给十年时间过渡。
      这还不算,厂里之前安置困难家庭的那种门市房,又新建了几十套,都是临街的好门市,原来的招待所裁撤了,临街也都建了门市房,全部低价租给下岗职工。
      还有,酸菜厂招工,有药厂开的证明的,优先录取。别看酸菜厂不大,最早过去的金海惠和几个家属,带回来消息,人家那酸菜卖得好,挣得多,工资不比药厂低多少。也给交保险,退休一样领退休金。
      这又是一条出路。
      还有一些年轻的,前脚下岗,后脚人家凭着对药熟悉,主动出去路市场,推销药品。自家厂里的药,广告天天播,一说全都认识,哪个药店都能留点儿卖着试试。
      送药特别好送。只要不懒,勤快一点,多跑多干,挣得比厂里多多了。
      到后来,甚至都有人主动辞职出去跑市场去。
      下岗的,都忙着赶紧抢好地方,好活儿,找下家儿。
      都没心思闹去。
      这不是,厂里的工作就好做了嘛。
      工人们没有思想负担,这里不行,干别的一样儿。
      反倒是管理层,下岗的,心理上有落差。想着好歹是个小领导呢,出去当普通工人了?跟以前的下属一样儿做买卖了?
      多少还是不习惯。
      不过这就不是乔之茉要操心的事儿。真是金子,到哪都发光。
      什么水花儿都溅起来,改制就完成了。
      全副厂长在内的管理层们,对厂长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
      太厉害了。
      回家仔细的回想,都不明白,她是怎么做到的。
      厂里人是这么想,上面的主管部门,主管领导,也不是瞎子。
      市里恨不能天天开会,强调开革,改制,提要生产效率,发展生产,促进gdp增长。可真干出成绩的,有几个?
      药厂的成绩摆在那里,太突出了,想看不见都不成。上上下下的,能按时足额开支,都借着人家的光呢。
      再加上乔厂长还有一个长官夫人的身份,就更是上下一心的,死命的把她往前推,一分成绩都能夸成十分。别说她这十分成绩了,什么先进先锋优秀的,全都可着药厂来吧。
      “乔厂长的能力,待在药厂太可惜了,该放在更重要的岗位上的。”
      药厂发展的越好,这么想的人就越多。
     &nb

第148章 乔厂长太厉害,云长官怎么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