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朱元璋环视一圈,把每个臣子的脸色变化都尽收眼底,他自己都已经很无语了,自己只是给接下来说的事情定了个前调而已罢了。
不过也好,他们误解了自己的意思,想必也会第一时间做出取舍的。如果真的还是执迷不悟的话,朱元璋为了皇明江山永固,不介意再次挥舞起片刀。
朱元璋仔细审视了一下大殿内的武勋们,陪自己一起拼杀的老兄弟们已经所剩不多了,更多的是那些年富力强的壮年将领。看着他们目光灼灼的望向自己,朱元璋不由得轻笑出声。
“呵,看你们求战心切,咱心里说不出的爽快,咱大明就是因为有你们在,才能江山永固。”
“这次召集你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区区一些倭寇,也不值得如此的兴师动众。咱还有一些其他安排,也要和你们说道说道。”
文臣队列中,户部的官员都暗自送了一口气,还好这次的敌人只是那些经常袭扰沿海的小矮子们,他们户部的预算里有这一笔的费用。
披坚执锐的武人们,则是肆无忌惮的发出了嗤笑声,现在的他们可是满世界的寻找战机,就是想让为自己而保留的功劳簿上再加上几页。
“哈哈,陛下,倭寇而已。竟然敢挑衅咱大明?”
“陛下,您确定是那些经常袭扰大明海疆的小矮子吗?”
朱元璋眼睛带着笑意,看着台阶下面笑的越发张扬的武将们。
殿内的文武大臣们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样,自家的大老板为了那些惹人烦的跳蚤们就把他们召集在了一起。
武将们就好像肉食性动物一样,生来就是要吃肉的,只有不断给与他们足够的血食,才能让他们牢记本能,在不断的分抢中,培养出更多能征善战的后辈将领。
战争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最佳的补品,越是规模庞大,耗时越久的战争越能出现更多被记录在史册的名将。虽然,倭寇们不值得一提,但多少还是能汲取一些养分的。
众武将们显然是不准备错过这次机会,都想着要把这一块血食搂到自己怀里。
朱元璋对着一旁的大太监黄成小声吩咐了一下,让他去把在偏殿休息的泰期和李文兴给招来。
随后,朱元璋压了压手,让一阵哄笑声中的文武百官都安静了下来,说道:
“年初时,琉球那边派遣使者来咱们大明,咱看他们对大明极为恭顺,念其朝贡不易,海船欠缺。咱赏赐了一些包括福船在内的船只给与他们,又让福建沿海的人迁移过去了一些。”
“但是,对咱大明如此恭顺的琉球各国,却引来了倭国的窥视。倭国南方的那些失败者竟然打起了那些船只的主意,他们不但抢走了船只,还封堵海疆,严防咱大明知道消息。”
朱元璋越说越气,声音也是越来越大。他站起身来,随之而来的咆哮声响彻了整个奉天殿。
第121 章 朱元璋的敲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