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个巴掌大的国家,三番五次的挑衅咱们大明,这是意欲何为?在唐宋时期,他们过来学习咱们的文化,莫非是觉得自己学有所成,准备和大明平起平坐了?”
“咱们大明建国之初,咱派遣杨载和吴文华等人出使倭国,想着能让咱们中原文化覆盖到周边的这些国家。”
“那些小矮子干了什么事?它们嫌弃我出身低,讨过饭,不但拒绝了派遣使者到咱们大明来,最后还斩杀了咱们派过去的使者,言语之间还都是对咱的挑衅。”
朱元璋此时气得须发皆张,不停的在高高的御座旁走来走去,朱雄??害怕老爷子年龄大了,还如此发火会有个什么闪失,于是他也赶紧起身,在一旁扶着了朱元璋。
大殿之内的武勋们见大老板旧事重提,也是议论纷纷,闹嚷之中全是要对倭国用兵,以解老板的心头只恨。
“如果当时不是刘基劝阻陛下,咱们早就发兵教训那些小矮子们了。连疆域辽阔的蒙元都被咱们干趴下了,小小的东瀛算个啥?”
“听说他们丁点大的地方,还有两个自称天皇的玩意,这分明是不把咱们大明放在眼里。陛下,只要您老人家发话,咱们灭了它。”
“陛下,这次抢咱们船只的还是杀了咱们使者的那批人吗?这口气我咽不下去了,给我五千兵马,我老曹非灭了他们。”
众多武勋吵闹声中,迁徙到琉球那霸地区的李文兴和中山国主的弟弟泰期也在小太监的带领下,进入了奉天殿。
朱元璋挥了挥手,殿中顿时没有了吵闹声,只是一些恼怒的鼻息声清晰可闻。刚进入大殿之内的二人也被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瞬间趴在了地上,口中连呼万岁。
朱元璋讨厌这些凡俗礼节,边让二人站起来回话,他对泰期说道:
“使者还是讲讲琉球的事情吧,回头再去休息。咱回头就让这些儿郎们陪你返回琉球,看看那些小矮子们到底是有多猖狂。”
泰期不是第一次出使大明了,但依旧对台阶之上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充满了敬畏。在朱元璋让他讲讲琉球的遭遇时,他蓦地又跪在了地上,把倭寇在琉球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的讲给了大殿中的文武大臣们。
“大明皇帝陛下,那些从倭国败逃得倭寇们先是占据了北山王国......”
“等我们发觉不对时,就第一时间前往那霸,通知了迁徙过去的大明百姓,但谁知道,那些
第122 章 杨靖的愤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