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李二的态度,说明他对房玄龄也不放心。
      相比于唐寅所见的别的大臣,房玄龄在朝中的地位可说是非常之重。
      李二还是怕唐寅跟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个朝中绝对的元老勾连在一块,所以在唐寅明日走之前,不给唐寅再见他们的机会。
      “今天最后一晚,让他好好准备。”
      “朕倒要看看他是否着急准备!”
      李二此话之意,是在给唐寅出难题,让唐寅临时知道自己提前走,仓皇准备。
      ……
      ……
      房玄龄离开后,李二又接见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把唐寅去见各大臣所说的事,全都罗列下来,可见长孙无忌在这件事上做得非常之绝。
      你唐寅不是要见大臣吗?
      你去见一个,朕就派人去问一个,他们还不老实交代跟你说了什么?
      “陛下,如今看来,唐寅那小子真的是未做出谋逆之举。”
      “不过今日他还见过太子和魏王,因为不太方便,臣并未前去问询两位皇子。”
      长孙无忌把所有整理的内容给李二看过后,也说明了没调查唐寅跟李承乾和李泰说过什么。
      李二对大臣可以当对家奴一样,随便质问就行了。
      但对儿子,李二还是要保持一点慈父的形象。
      直接去质问两个儿子,不正说明他这个皇帝非常忌惮唐寅,有损他明君形象?
      “就算辅机你去问了他们,也未必跟你说实话。”
      “朕知道,太子跟魏王对唐寅那小子还是非常推崇的,朕不希望破坏唐寅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李二看了唐寅跟大臣说过的内容,发现真的没有涉及到造反的,也就放心下来。
      “那陛下,明日唐寅走之后,是否……”
      长孙无忌没问太明白,但言语之间其实很明显。
      那就是要不要把唐寅半路上给做了。
      李二叹道:“辅机啊,你是想让质儿恨朕一辈子吗?”
      “陛下,即便要让他死,也未必需要陛下亲自动手,也可以制造出一些意外。”
      长孙无忌体现出做大事必须要心狠手辣的风格。
      既然对唐寅不放心,那就不能让唐寅活着。
      李二叹道:“朕其实还是挺欣赏他的,作何要走到这一步?”
      “陛下莫要忘了,他拥兵自重,且去过草原,跟草原部族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军中威望甚隆,且有他造反当皇帝的谣言,民间对他推崇颇深。”
      “陛下可莫要忘了隋唐两朝立国的教训。”
      长孙无忌以史为鉴,提醒李二,隋唐两朝可都是靠权臣造反得来的天下。
      到贞观,这才几年工夫?
      难道还不足以引以为戒?
      李二点点头,好像同意了长孙无忌的说法。
      “朕还是不忍心啊。”
      李二说话的意思,还是对唐寅有遗憾和惋惜的。
      “陛下,成大事之人,必定不能拘从于小节,若妇人之仁,只会养虎为患。”
      “以他的能力,三千精兵便可平突厥,他到蜀地后,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长孙无忌正是要提醒李二,唐寅太可怕了。
      可怕到随便就把突厥人给灭了。
      将来要对付他李二,那也不是轻而易举?
      “行,朕就同意你去办这件事。”
      “但一定要在机密中完成,不能有丝毫闪失,更不能让天下人知道。”
      ?u?d??t

第382章 野心不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