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唐寅离开长安城了。
      走的时候很匆忙,携带家人,将会南行往蜀地而去。
      这一路会非常辛苦,甚至会过蜀道。
      唐寅走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出来送行,好像他们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唐寅失势了。
      唐寅走的前几天,李二都派人在跟踪和调查唐寅路途上的情况,并未发现有任何的不妥。
      “也不知质儿是否能适应蜀中的环境。”
      长孙无垢经常会在李二面前想念长乐,对于长孙无垢来说,很不希望自己的女儿经历远途的辛苦,更不想让女儿流落于异乡。
      “嫁给了那小子,是长乐自己选择的,她在蜀中也会过得很好。”
      李二会安慰长孙无垢。
      但他还有话没对妻子说,其实长乐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就会回长安城。
      因为长孙无忌很可能会在半路上对唐寅下手,到时长乐回到京城,再嫁给别人,还是会在他们夫妻左右。
      唐寅走后十天,仍旧是风平浪静,京师中一点波澜变化都没有。
      “陛下,按照您的吩咐,将赤水营打乱了本来的编制,各自分配到北关十几座城池内。”
      “卫国公人仍旧在幽州城内,巾帼营也已调到幽州……”
      长孙无忌在安排这些军政事务上非常得心应手,很快就把唐寅和李胜男走之后,两大悬而未决的问题解决。
      是涉及到巾帼营和赤水营两大有生作战力量的拆解
      李二也稍微感慨道:“赤水营从此成为历史了吗?”
      “陛下,赤水营是为我大唐建立功业,但也令一些人权欲膨胀,是该早些作古。”
      长孙无忌言语之间好像在安慰李二。
      告诉李二,该解散的还是要解散,完全没必要去留念。
      “嗯。”
      “唐寅最近,情况如何?”
      李二突然想到了唐寅,问询长孙无忌。
      这件事,问旁人都不行,只有问长孙无忌才合适,因为至于长孙无忌才是他真正的心腹,去完成不能对天下人言道之事。
      “回陛下,一切都还在计划中。”
      长孙无忌也没说太明白。
      但李二已经心领神会。
      “赶紧办事啊,朕可不希望出什么偏差,还有朕也想早些看到公主回到长安。”
      李二也没说太明白,但其实也让长孙无忌理解,这是李二催他赶紧下手。
      只有唐寅死了,长乐才会回到京师。
      “臣遵旨。”
      长孙无忌恭敬道。
      ……
      ……
      朝会上。
      李二有紧急的军务要会见大臣,由暂时负责兵部事务的杜如晦将边关急报呈奏给李二。
      “陛下,吐谷浑和回纥联手组织十万兵马,趁突厥人内乱未稳,将突厥西部一些小部族收服。”
      “联军有二十万,突袭我凉州之地,凉州周边城塞都已告急。”
      杜如晦的话,让在场所有文武大臣都非常紧张。
      换了以前,他们一定毫不犹豫跟李二建议,让唐寅那小子去!
      好像什么事只要有唐寅在,那都不叫事。
      可现在问题不一样了,唐寅被调到蜀中去了,意味着将来打仗不能靠唐寅和赤水营这样逆天的存在。
    &n

第383章 唐寅走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