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P/MAU覆盖范围最广,P/E覆盖范围最小。在这里,我们用“估值体系的阶数”表示覆盖体系。其中,P/MAU属于低估值体系,容忍度最高;P/E属于高估值体系,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最高。
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净利润,可以用销售收入来估值,没有销售收人可以用月活用户数来估值,最终目标还是流量能够转化为收入,收人转化为利润。
为什么有些公司会在B轮融资阶段或C轮融资阶段“死亡”呢?因为有些公司有规模庞大的用户流量,但流量无法变现。假设在B轮融资时,投资人按照P/S估值,企业估值为0,无法获得融资,自然就会“死亡”。而有的公司虽然收人可观,但迟迟无法盈利。假设在C轮融资时,投资人按照净利润估值,公司估值为0,元法获取融资,同样会“死亡”。
估值体系的使用范围会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平移。在牛市,估值体系会后移,在这种情况下,迟迟没有获得净利润的公司会继续获得融资,而且投资方是传统的投资机构。因为在这个阶段,投资机构使用了P/S估值法对企业估值。在熊市,估值体系前移,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企业有规模庞大的用户,收入
2.2.4 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方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