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企业估值有三种方法:一是计算收益,二是计算企业资产,三是评估同类企业。企业估值不可能完全准确,未来收益折现得出的结果最接近企业真实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创业公司的估值都是投资方提出的,大部分投资方觉得价格合理就会投资。但事实上,很多创业公司的估值都是投行经理随机想出来的数字,企业会围绕这个数字自圆其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估值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互联网社交项目的融资过程:
      天使轮融资:公司创始人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所以企业创立之初就获得了天使轮融资。
      A轮融资:1年后,企业月活50万人,单用户贡献0元,收入0元,获得A轮融资。
      A+轮融资:获得A轮融资之后,企业用户迅猛增长,半年后,企业获得A+轮融资。在这个阶段,企业月活达到了500万人,单用户贡献1元,收入500万元。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变现。
      B轮融资:A+轮融资后1年,公司获得B轮融资。在这个阶段,企业月活1500万人,单用户贡献5元,企业收入7500万元。因为企业找到了有效的流量变现方法,所以单用户贡献不断提升。
      C轮融资:B轮融资完成1年后,公司获得了C轮融资。在这个阶段,企业月活3000万人,单用户贡献10元,企业的流量变现方式愈发多元化。企业收入3亿元,并且开始盈利。以20%的净利率计算,企业营收6000万元。
      IPO:C轮融资后,企业的收入、利率以30%~50%的速度增长,1年后上市。
      这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企业的融资过程。该企业的创始人为连续创业者,每一轮都能获得投资,成立5年完成5轮融资后上市。那么,在每一轮融资过程中,企业估值是如何计算的呢?
      我们将该企业的融资过程倒过来看:
      IPO上市后,企业市盈率增长了50倍,股票投资价值下降,PEG>1(市盈率/增长)。如此看来,最好的投资时间点在私募阶段。2.2.3 企业各阶段的估值策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