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蔡卿家呀,你果然是朕之肱股、国之栋梁!”赵佶忍不住连声称赞道:“有太师在,我大宋何愁不基业长青?”
      “陛下过誉,臣愧不敢当。”蔡京赶忙谦让,低低的俯下身子。
      “陛下圣明,太师国之良辅。”童贯、高俅等人又赶忙同声称叹。
      “高俅。”赵佶又喜滋滋道。
      “臣在。”高俅赶忙应声。
      自赵佶登基后,虽经其提拔,高俅一路坐到了殿帅太尉的高官,可在朝堂上,赵佶仍时不时会直呼其名。:???
      但这被高俅认为是莫大的荣宠,因为其他人可没这待遇。
      “着你退朝后立即于殿帅府中挑选得力制使数十人,按照太师之议,不日出发!”赵佶令道。
      “臣遵旨。”
      “陛下。”这时候,中书舍人李邦彦又奏:
      “臣近日听闻汴京城内出了一件奇事,还出现了一件宝地,或许正应今日之兆。”
      “哦?”赵佶好奇:“李爱卿但说无妨。”
      自这位新科进士入朝以来,赵佶是愈发喜欢,因为他与自己性情实在是太像了!
      未登科前便号称“李浪子”,琴棋书画、曲赋弦弹,还有市井杂耍诸般玩乐无所不通。
      这样的人,有学问,长的还帅,岂非太合自己味口?
      “臣听闻近日在御街樊楼对面,新开了一座沉香楼,其中所售卖之物多是历朝闻所未闻之物,不仅中土,即便是外邦蛮夷之地,也未曾有过其中物什。
      联系陛下所做吉祥梦境,臣暗自揣测,会否是上天特意提前安排的一位使者,来帮助陛下飞升仙道呢?”
      赵佶闻言不由大喜过望:和朕想一块去了!
      “爱卿也这样认为?”他刚要问。
      “李大人,孤陋寡闻了吧。”却被童贯笑眯眯打断。
      “童大人,何意?”李邦彦不解。
      “那沉香楼的掌柜是否叫做许平?”童贯又道。
      “正是啊。”李邦彦看着他道。
      “那大人岂不知,陛下正是那沉香楼最大也是第一个主顾?”童贯笑道。
      “啊?”李邦彦故作惊奇。
      “而且,陛下前几日还将英国公府直接赏赐给了许掌柜,要知那可是多少达官显贵想花大价钱都买不到的宝地啊!”
      高俅也喜滋滋对李邦彦道。
      对李邦彦这个年轻人,他和童贯、蔡京等人一样,甚是喜欢。
      为人八面玲珑,又很会来事,跟他们这些人简直是一丘...不对,是志同道合之士。
      “啊!竟有此事?”
      李邦彦闻言故作惊讶,既而脸上神情又马上转为赞叹,不住摇头叹息着:
      “我皇当真是千古圣明之君,不仅知晓人间贤愚,就连仙家子弟,都能一眼洞察!
      当真是独步古今之圣主。
      更难得,对仙家子弟如此珍之、重之,出手便不同凡响,当真是仙缘深厚、福泽天授啊!”
      “恩...”
      一番话,说的赵佶爽歪歪,心中大感快意。
      他笑眯眯微闭着双眼,仔细感受着这一切,仿佛登临仙界,已不过是转眼之事。
      许久,他才睁开双眼,微笑着对群臣道:
      “要说起这沉香楼,还有那许掌柜啊!当真不简单。”
      他接着又说了一些事实上没发生,自己现场杜撰出来的所谓“神迹”,引得群臣纷纷双目睁圆,连连称奇。
      “像此等仙缘,陛下应当更进一步善加把握才是,这等仙家子弟,更应当大加笼络!依微臣之见。”高俅赶忙出来站队:
      “应当立即宣之入朝,封以高官厚禄!”
      “高太尉所言不差,此事势在必行。”
      “延误不得!”
      群臣又一番踊跃进言。
      “哼!怕是又一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装神弄鬼之徒!”
      宿元景、赵挺之和李若水等人却心中不由暗骂,不屑已极。
      “恩。”赵佶等群臣进言一番,才微笑着示意大家安静,笑道:
      “不瞒众爱卿,朕早已此意,朕欲策封其为国师,兼领一方节度,众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殿下众人面面相觑。
      国师?
      什么鬼?
      自本朝开国以来,从未有此封号啊?
      神叨的太明显了吧?还不让天下子民笑掉大牙?
      检校太傅梁师成忙出班奏道:
      “陛下,臣以为不可,国师之号,我中土王朝素来少有,多为蛮夷邦国所用,以此策封,恐怕玷污了仙家子弟之名,也不合于我皇心向正道之意。”
      “太傅所言不差。”秦桧也出班奏道:“如若以此策封,恐怕惹人非议,尤其士林学子只怕很难接受。”
      众臣听了秦桧之言无不点头。
      此人虽目前仅仅只是小小的太学

第82章 官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