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正,今日上朝也只是出于偶然,可话语里极有道理。
      中土历代王朝毕竟是以儒家为正统,这猛然间给大臣策封个“国师”,实在是匪夷所思。
      赵佶沉吟了一会,便道:
      “既如此,那策封国师之事便作罢吧,只是领一方节度,众卿皆无异议吧?”
      “臣等无异议。”众臣齐声道。
      不只蔡京等人,就是宿元景等心生反感的大臣也没有任何意见。
      毕竟策封个节度使有什么?
      在本朝,一方节度仅仅只是个虚衔而已,其人手中没有任何权力,既无兵权,又无人事、财权,完全就是一个荣誉称号。
      “蔡太师,那如今还有哪方节度使有空缺的?”赵佶又问道。
      “回陛下。”脑子里过了一下,权衡利弊,蔡京答到:“如今天平军节度使一职缺额,可策封于仙家。”
      赵佶大喜,“天平军”节度,这名字好!
      便道:“依卿家之言。”
      “只是...”他眉头微皱,又道:“朕也想每日得与许爱卿多亲近交谈,如今只加一个‘节度使头衔,怕是不便啊。”
      众人明白他的意思,这是想给予一定实职。
      “朕看,将许爱卿直接册封为参知政事吧,众卿以为如何?”他说这话时,眉飞色舞!
      众人一听,不禁大吃一惊!
      参知政事,那可是副宰相的级别!
      如此轻易的给予一个年轻人,陛下这是想干嘛?
      尤其蔡京,脑子里电光石火般揣摩了一番皇上用意:
      陛下,这是想用这个人来制衡于我?万万不行!
      于是他赶忙冲高俅使了个眼色。
      高俅会意,忙上前几步奏道:“陛下,万万不可!”
      “哦?”赵佶神色间明显不悦,不耐道:“你且说。”
      “治国之道,饶是天资聪颖之人,也不能一蹴而就,不学而成。”高俅忙搜肠刮肚寻找理由。
      好在他曾经跟随在苏东坡大学士门下待过几年,耳濡目染之下肚里也有一些墨水,加上做太尉以来用心揣摩,对为官之道熟悉的很,所以很快便想到了搪塞的缘由:
      “必须,必须得经过一层层历练才可,如蔡太师等良辅,那也是从底层一步步历练出来的,这才有了如今的学问与见地,望陛下圣鉴。”
      见他说的不无道理,赵佶怒气略消。
      “陛下,高太尉言之有理。”童贯又忙帮腔。
      毕竟横空出来一个人就是参知政事,万一和他们不是一路怎么办?
      岂不是平白找了一个绊脚石?
      所以童贯极认真道:
      “若一开始便以如此重任交到一位年轻人肩上,如若不能胜任的话,恐怕不仅显示不出对其恩宠,及陛下对仙道的尊重,还会对其有害啊!”
      “陛下,望三思!”出乎所有人意料,宿元景也出来附议。
      虽然向来与蔡京等人不合,可在这等关系国事的重大问题上,宿元景是不敢存有派系之争的。
      见童贯连同宿元景都这么说,赵佶胸中怒气不禁消了大半,便道:
      “那,依众卿意,当封许爱卿为何官职合适?”
      无人应答。
      因为这无疑是个挺敏感的话题。
      只有蔡京在头脑中急忙迅速思量了一番,这才站出来小心翼翼答道:
      “回陛下,微臣以为,为显示对仙家子弟的尊重,应当将其置于合适之位方才恰如其分。
      仙家多好闲逸,故不可将其置于政事过于繁芜之地。”
      童贯等人暗自点头:对对!不能让这来历不明的小子一上来就掌握机要与实权!
      赵佶想了想,点点头,示意蔡京说下去。
      “故而,应当将其安置于荣宠而又闲散之部门,眼下,礼部员外郎刚好空缺一职,可着许仙家充任。”
      礼部员外郎?
      赵佶眼前一亮:对!
      礼部下辖三司:祠部、主客、膳部。
      而其中之祠部,刚好又是主管全国宗教事务的部门,正好对口!
      “只是,这小小员外郎怕是难以彰显对仙家的重视吧?”赵佶暗想。
      于是他眉色间又明显有些紧蹙。
      蔡京见状赶忙道:
      “陛下,另外,为了显示足够的恩荣,臣下建议,另外再特许进封许仙家为翰林苑天章阁大学士,同时兼领礼部员外郎一职及天平军节度,如此,陛下之恩荣足以阐发!”
      嘶!
      群臣心内不由一惊:这老太师果然是有气魄,到底是官场老手,敢拿敢放。
      天章阁大学士,尽管也是虚衔,可大多只有退休后的宰执之臣或者功勋卓著之人才有资格领任。
      这一上来便授予如此荣耀,闻所未闻!
      更有不少人暗咽口水。
      虚职,那也是无形的财富啊!
      果然,赵佶听言,满意的点点头。

第82章 官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