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特么叫我,我又不傻,他已经失算两次了。
而且还是出来两次被鞭挞两次,现在还想坑他第三次,不可能!
“刘邦这几年虽然没有将汉家天下治理得太平无事,却缓和了汉与匈奴、南越的关系。”
“他还平定了内部的反叛,铲除了内部潜在的威胁,使当时的政治局势趋向稳定,为后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诶,不对劲啊!
这是在夸我的节奏啊!
刘邦瞬间就纠结了,这到底要不要出去。
不出去吧,过了这村估计就没这店了。
可出去吧,指不定还有什么锅等着他背呢。
不行!
忍住,不能出去。
“刘邦死后……”
噗…
特娘的,幸好没出去啊!
刘邦心里这个开心,终于苟对了一次。
不然一出去就看到自己死掉的事情,这是多么的让人无语。
嬴政:“诶嘿,@刘邦,你死了,还只做了几年皇帝?”
“寡人还做了十几年呢!”
“你说你造了个什么反,哎……”
我TM……
刘邦刚想起来反驳嬴政一下,可转念一想还是不能这样。
就连夸他他都忍了,这要是出去了,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文帝继位,但是呢,我们一般不单独说汉文帝,而是要连同景帝一起说。”
祖父和父亲?
刘彻突然就集中了精神。
依照赵司的尿性,难道也会让他们也要来帮忙背个锅什么的?
“两任皇帝都是贤良的君主,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后来甚至还有一次全免田租。”
“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更是多得无法计算。”
“这一时期,史称文景之治。”
大治之世!
这是我的儿子和孙子干出来了事?
嚯哈哈哈……
潜水,潜个得儿啊。
走走走,出去装逼。
朱元璋:“@刘邦,羡慕!”
朱棣:“@刘邦,羡慕!”
老朱家两父子这个羡慕绝对是真的。
他们穷啊,缺钱啊!
你看看这说的,穿钱的绳子都烂掉了,散钱更是无以计数。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一心北伐的他们的国库要是有这么充盈,这会都不知道已经打到哪儿去了!
刘邦:
“咳咳咳,刚才在忙,没看见消息。”
“你们在说什么呢?”
“咦,文景之治,这是什么?”
“哎呦喂,这是我儿子孙子干出来的?”
“@赵司,这大治之世,也就还行吧,看来我那个郡国并行还是有点作用的。”
“@嬴政,哦对了,胡亥怎么样了,听说你之前揍他了?”
刘邦这一下可不潜水了,这么好的膈应嬴政的机会,那他绝对是不会错过的。
我在位只有几年又怎么样,我儿子孙子争气啊!
你看看都文景之治了,赚大钱了,你再看看你儿子,三年败光家底!
娘的,这刘邦!
这次被他装到了。
嬴政有些语塞,可他的确又找不到反驳的点。
可这口气怎么出?
怎么办,揍儿子?
不行,不能揍了,再揍就没了!
赵司:“行是挺行的,就是出个七王之乱,而已。”
第79章 奉旨喷人,处理私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