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温御史强按下几欲失态的长子,胸口剧烈起伏了许久,才在中书舍人曲乘风饱含深意的目光中平复了下来。
      不错,只要那人还在他们手中,一切就有转机。
      不要慌,不能慌。
      众臣散去,泰宁帝斜着原地不动的朱相,闲闲调侃:
      “朱卿这是何意?恐朕夺了你亲家不成?”
      朱维庸思慕吴三娘子未果却惨遭拒绝的消息,早已传遍了京城,泰宁帝此话虽带笑,却满含深意。
      只不过朱相是何许人也,闻言也只是笑了笑,欠身道:
      “陛下恕罪,老臣年迈,故而走得慢了些......”
      泰宁帝哂笑一声,“来人,将朕赐予朱相的步辇抬进大殿,朕心疼得紧,实在不愿爱卿因此受累。”
      朱相:......
      “陛下,江陵逢灾,臣的意思,只怕南方诸州皆难逃此难,还是未雨绸缪的好。”提起天灾,朱相收起笑容,恭声提醒。
      泰宁帝也歇了玩笑的心思,眉头缓缓拢起,半晌才开口:
      “朱相的意思是,准备打开常平义仓?”
      朱相应是,“这是其一,朝廷还需向南方各地委派钦使,确保各地的常平义仓开放无虞以及来年征粮万无一失。”
      “这是大事。”泰宁帝按了按额头,“着楚卿、孟卿几人来议。”
      朱相却呈上折子,诚恳道:
      “陛下前几日冒风前往地宫,不小心染了风寒,臣等怎敢多打扰,私下早已拟好了派往各地的人选,只盼着能为君分忧。”
      齐大伴揣摩着上意,见泰宁帝扫了他一眼,忙走下台阶接过折子奉回。
      泰宁帝一目十行浏览得极快,末了点着折子上的一个人名,对朱相道:
      “南方天灾也不是头一回了,就照朱卿的意思办吧,只不过朕已许了裴庶常右副都御史之职,此时再派去赈灾,是否不妥?”
      朱相抬起眼皮,“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裴庶常于钱粮刑名之上融会贯通,既为钦使便是代天子行事,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喜事,这样的话,臣对维庸也说过。”
      不知是被哪句话触动了心肠,泰宁帝的脸颊微微抽动了一瞬,继而归于平静。
      “维庸身先士卒,是天下士子的榜样,待这回灾情平复,朕另有嘉奖。”泰宁帝说着将折子递给齐大伴,“既然裴庶常极通钱粮刑名,便替朕去一趟扬州如何?”
      朱相心底冷笑,脸上却挂出惭愧的笑容:
      “说来有愧,维庸不肯去扬州,唯恐天下人议论朝廷用人唯私,再者扬州富庶非常,便是逢灾也能顺利度过,可某些地方不行,例如葛州......”
      说到葛州,朱相不露痕迹地扫了泰宁帝一眼,见他只垂着眼眸不见神色,便继续道:
      “葛州偏远,若无钦使亲临,只怕赈灾物资难以送到呢,还望陛下怜惜葛州百姓。”
      “朱卿的意思是非裴庶常不可了?”
      “是。”朱相面不改色,“裴庶常祖籍信州,距离葛州也不算远,臣此举也是为了裴庶常着想,望陛下三思。”
    &nbs

第223章 鹬蚌相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