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 琬哥哥,宝妹妹[2/2页]

在下贾琬,表字重光 云先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贾琬将母女二人扶起来,道:“甄夫人,我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明。”
      “您说您说。”
      “您女儿已经是我的女人了,我很爱她,她也很懂事,对我很重要,我是绝不会让您把她从我的身边带走的。”
      “娘,香菱不想离开爷。”
      封氏连忙道:“不带不带,老爷放心,民妇没读过书,但也是懂规矩的,民妇看得出来,您是真心对她好的,民妇是做娘的,怎会让她伤心呢?”
      “那就好,甄夫人,既然您不带走香菱,也不想回苏州府,如果不介意,那就留下来一起生活吧,我自幼失孤,现在是一名秀才,不是说大话,三个月后的乡试我肯定能通过,八个月后的会试我也肯定能通过,也就是说,不到一年后,我就会做官,最低也会是到一个县做县令,正七品官不算高,但照顾你们娘俩还是绰绰有余的,行吗?”
      赵捕头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将贾琬的大致情况和封氏说了,他口中的贾琬是一位有为有守、有胆有识、有礼有节、有情有义还有前途的少年英雄,听得封氏是又高兴又惶恐,高兴是因为上天有眼,女儿遇到了好人,惶恐的是贾琬要是不许她留在香菱身边该怎么办?
      不过赵捕头随后的一句话就打消了她的担忧,赵捕头笑着说“小贾相公要是不想让您留在您女儿的身边,又为何要大费周章的让我们把您从苏州接到应天?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可见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正人君子,您女儿跟了他那是十辈子修来的福气,准没错的。”
      “行行行!只要能让民妇留在英莲身边,您让民妇做什么民妇就做什么,民妇娘俩以后就跟着您了,您去哪民妇和英莲就跟到哪,民妇不会吃闲饭的,民妇会做针线活,可以挣钱补贴家用,只求您别赶民妇走。”
      贾琬哑然失笑,道:“我都请您留下来了,又怎会赶您走?我一个有头有脑,有手有脚的大男人还用您做针线活养活?金银财帛于我而言如同是地上唾手可得的灰尘,我要是不科举了,一心一意做生意,多了不敢说,一年挣个百八十万两银子还是易如反掌的,而且最多半年后,我们家就能日进斗金了,根本不需要你们娘俩做女红挣钱,还有一件事,我只能给香菱一个良妾的位份,我知道这可能有点不合适,但是请您放心,我一定会把她当成正房夫人去对待的,从今天起,您就在家里带香菱,我去府学里读书,等我考完乡试,咱们就从水路进京,到京城定居,我到时候会在京城里买一套两进半左右的宅院,钱的事您不用操心,一切有我在,对了,我想问问,香菱父亲如今身在何处?”
      “不知道,几年前跟一个老神仙走了,许是还活着,许是...”封氏说不下去了,背过身用手帕擦了擦眼泪。
      “娘,香菱的爹爹呢?他怎么没跟您一起来呀?”香菱不解的问了一句。
      贾琬轻轻一叹,摸了摸她的头顶,安慰道:“你爹爹暂时脱不开身,你放心,他总有一天会来找你和你娘的。”
      “喔喔喔,您快来看看,香菱洗的衣服干不干净,香菱还会缝衣服呢,是跟孙大娘学的,她对香菱可好可好了,香菱明天也带您去给她帮忙。”
      到底是小傻子,就是好哄好骗,自己无论说什么她都会信,参观完女儿的住所,封氏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的问道:“老爷,民妇晚上睡哪儿?”
      贾琬居住的院子坐北朝南,进门正对着的是正堂,左手边是一间小屋,它既是厨房又是餐厅还是柴房,右手边没有房间,靠墙放着一只大水缸,栽着一棵石楠花树,四五月份是它的花期,每到这时它都会散发出一股不可描述的浓重气味,贾琬闻得直作呕,几次操起斧头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一想到它很有可能是父母种的,便生生忍下了。
      石楠花树下是一块一平方左右的菜地,原先种的是一群半死不活的香葱,香菱来了后贾琬便举起屠刀送它们上了西天,他从花市买了几盆秋菊移植了进去,有黄色的、白色的、还有粉色的,眼下它们差不多都开出了花苞,有几个刺头连花瓣都绽开了,就像青楼里的妓女一样在初秋的凉风里搔首弄姿,不过它们也得意不了多久了,三个月后就是它们的死期,贾琬早就做好了搬家以及抛弃它们的准备,只待乡试落幕。
      东南角还有一口水井,平时上面会盖着一块青石板,雨水或者诸如青蛙之类的小动物进不去,倒也还算干净,不过贾琬只用里面的水洗澡和洗衣服,做饭和煮茶的水都是用扁担和木桶从巷尾的大水井里挑来的,据说那口大水井挖掘于前前朝的天显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快送走二十代人了,里面的水是又清又亮又甜,冬天不但不结冰,还会往外冒暖烘烘的热气,夏天则凉到可以直接开怀畅饮以解暑气,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恩赐和奇迹,兴安坊周围好几个坊的数万百姓都吃它。
      正堂西侧的房间既是卧房又是书房,中间的隔间很小,小到只能放下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算是会客厅,东侧的房间倒是空着的,但它里面放了出恭用的马桶和洗澡用的木桶,既是淋浴房又是卫生间,显然不太适合用来睡觉。
      而且多了一个人不仅仅是多了一个人,在贾琬看来,封氏算是他需要避讳的丈母娘,要是光明正大的住在一间屁大点的小院子里,传出去后难免会有人传他的闲话,说他母女同吃,有道是树大招风险,脸大遭人扁,他脸这么大,该注意时还是要注意的。
      “你在卧房里睡,让香菱陪你,想必你应该有很多话要和她说,我去厨房里对付一晚,明天我会在附近租一间院子给你住,就这样,听我的安排,我去牧月山庄买点好菜回来,今晚就不做饭了,明晚再开火,香菱啊,快去烧洗澡水,你和你娘先洗,你们洗完我再洗,唉,要怪只能怪我沉迷于学习而无法自拔,竟然忘了要给你提前准备住处,这也不是怕赵捕头他们找不到你嘛。”
      ......
      翌日,清晨。
      鸡鸣三遍贾琬便醒了,他从长凳上起身,活动活动僵硬酸痛的四肢,洗漱后去买了早饭,吃完早饭后,贾琬将封氏和香菱带去了孙大娘的裁缝铺。
      封氏比孙大娘小不少,但并不影响她们刚说几句话就熟络了,请孙大娘给她多做几身衣服后,再把香菱抱起来原地转了两圈,贾琬去了昨天上午和薛蟠约定好的地点,去看看糖厂的选址。
      昌乐坊,甜水街。
      “哈哈哈,贤弟,你总算来啦,愚兄和妹妹等你好久了。”薛蟠仰天大笑三声,搓着大手热情地迎上前。
      “薛大哥,抱歉,我来晚了。”
      贾琬道了恼,然后看向脸上戴着白色面纱,只露出一双妙目,明显是在微笑的薛宝钗,笑着拱手道:“薛姑娘,上午好啊,十多天不见,别来无恙乎?”
      “公子,小女子...”
      “哎,你我是同龄同代人,又是朋友和合作伙伴,还叫什么公子啊,多别扭,多生分,我听着老不自在了,你要是不嫌弃,就叫我‘琬哥儿吧!”
      薛宝钗抿了抿樱唇,叫了一声“琬哥儿”,薛蟠凑过来起哄道:“贤弟,你好像比我妹妹大几天吧?不如让她叫你‘琬哥哥,你叫她‘钗妹妹,不行不行,这个称呼不好听,你叫她‘宝妹妹,如此方才合情合理嘛,嘿嘿嘿!”

第十六章 琬哥哥,宝妹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