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 见面礼,白纸扇[1/2页]

在下贾琬,表字重光 云先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若不是亲眼所见,贾琬很难将面前的二人联想成同父同母的亲兄妹,哥哥生得肥头大耳,大腹便便,将“纨绔子弟”这四个字演绎的活灵活现,而妹妹却出落得亭亭玉立,甜美可人,将“大家闺秀”这四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贤弟?贤弟!你在想甚呢?”
      薛蟠用手在贾琬面前晃了晃,贾琬从意义不大的胡思乱想中挣脱,迟疑道:“薛大哥,这个称呼不合适吧?是不是太亲近了些?我是无所谓的,主要怕会对令妹的清誉产生影响。”
      “贤弟啊,你这个人哪哪都好,会做学问、会写诗词、还会做生意,但唯独有一点不好,这个不好有时候可是会坏大事的。”薛蟠一本正经的说道。
      “哥哥!你乱说什么呢!”
      薛宝钗轻轻跺了跺脚,在她看来,贾琬除了出身不显之外,剩下的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为人温和谦逊,做事面面俱到,有孝心和上进心,关键是他还特别的有才华,有志气,优秀到这种程度,他身上怎么可能有不好的地方。
      她认为贾琬出身不显,这并不是她以出身视人,而是他的出身确实不显,他是姓贾,和京城的宁荣两府是亲戚,但经过上百年的繁衍,贾家金陵八房族人和京城十房族人的血缘关系早就淡薄到可以忽略不计了,他拿什么去攀高枝以提高他的社会地位?再换个说法,别说是出五服了,他和宁荣两府都快出十服了,毕竟他的生父不是贾家人,虽然他姓贾,但从法礼上来说,他不是贾家的族人,充其量算是贾家的亲戚。
      关键他还随母姓,别人就更会看不起他了,就好像是上门女婿一样,想在人面前抬起头是很难的,从小到大这方面的微词一直伴随着他,但他也没有办法,一方面名字是他生母给他取的,做为儿子,他不能擅自更改,那样是大不孝,另一方面他也不知道自己生父真实的姓是什么,难不成随便改一个?比如改成狂拽炫酷的“龙傲天”?那样他怕是会被世人戳着脊梁骨活活的骂死。
      出身不显?那就让出身显就是了,贾演和贾源那两个老家伙当年随太祖起兵前只是前朝末年的贱民罢了,后来还不是功成名就,受万人敬仰,贾琬有的是让他名垂青史,千古流芳的把握。
      名不正?那就让名正就是了,当朝那位太子太师不也是跟他母亲姓的?现在不还是桃李满天下,朝野上下还有谁敢拿他跟母姓这件事来说嘴?归根到底,有能力,有作为才是最重要的。
      况且薛宝钗也没有资格去鄙视贾琬的出身,他考中秀才后便脱离了平民身份,位列“士农工商”中最高等的士大夫阶层,法礼上的地位要比她高,她只是就事论事,她之前就有想过,如果贾琬出身书香门第或者官宦世家,那么他应该就是一个很完美的男子了。
      “请薛大哥直言不讳,在下洗耳恭听。”贾琬并不生气,他的气量没可那么小,再者说了,有道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嘛,他倒是想看看薛蟠提出来的观点具不具备虚心采纳的建设性。
      “贤弟啊,你叫我妹妹什么,我妹妹叫你什么,这都是小事,反正是我们在私底下用的,别人管不着,你我两家是通家之好,我妹妹就是你妹妹,你叫她一声‘宝妹妹又有何不可呢?愚兄痴长你几岁,今儿托回大,你不好的地方就是有时候会想的太多,瞻前顾后的,这不合适,那不合适,双方都能接受才叫合适,男子汉大丈夫,叫就叫了,又不犯法,你怕什么,对不对?”
      贾琬笑了笑,拱手道:“听君一席话,胜读一席话,薛大哥上述之言言简却意赅,在下铭记于心,不胜感激,你说得对,双方都能接受的才叫合适。”
      “这才对嘛,哈哈哈,哎~不对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不应该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吗?贤弟,我虽然没有功名在身,但也是上过几年私塾的,你可别欺负我书读的少。”
      薛宝钗抿嘴一笑,心情不禁大好,看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贾琬,退后一步,双手重叠,右手在外,左手在内,手位高度与胸线齐平,目光下移,颔首屈膝,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万福礼。
      “妹妹见过琬哥哥。”
      贾琬也后退一步,把右手放在左手上,微微弯腰,双手向前推,道:“见过宝妹妹,以后请多多关照。”
      薛蟠想学大人那样去捋胡须,以表达内心的满意之情,但奈何下巴上空空如也,他只好搓了搓手,大笑道:“极好,极好,如此更相和睦了,贤弟啊,你做为哥哥,初次确立长幼,不送我妹妹一件见面礼有点说不过去吧?”
      “呃,事发突然,我没准备啊,而且我又身无长物,给金给银就太俗不可耐了,这样吧,这把扇子我昨天上午刚做的,今天早上才拿出来用,宝妹妹要是不嫌弃,就拿回去赏给下人顽吧!”
      贾琬将手里的白纸扇递给薛宝钗,她满怀欣喜的双手接过,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支红梅花,另盖着贾琬的私人印章,还题着一首小诗,谓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她细细品味一遍,果然精妙,饱含迎难直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读起来唇齿生香,回味无穷,实乃一首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这要是传出去,必会在士林中掀起轩然大波,那几枝红梅花亦是画得活灵活现,仿佛是实物跃然于纸上了,叫她爱不释手,哪里舍得拿去赏给下人,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谢谢琬哥哥,妹妹很喜欢这件礼物,琬哥哥还会做扇子,还会绘画?”
      贾琬笑道:“你喜欢就好,你们女孩子会做香囊,会做手帕,我会做扇子也不奇怪啊,至于绘画,我没有针对性的去学过,随手一画的,好啦,不说这些题外话了,我们还是进去看看薛大哥精心挑选的作坊吧,薛大哥,劳烦你在前面带路,给我们好好介绍介绍。”
      半个时辰后,参观结束。
      地方不错,紧邻凤鸣街,又宽敞又明亮,四周的围墙很高,能最大程度的隔绝盗贼,一个月一百五十两银子的租金也很合理,主家急于靠它盈利,便同意贾琬提出的先租三个月的条件了。
      “贤弟,我明天去招聘糖工,五十套工具也差不多做好了,大后天就能开始生产晶莹雪,你还没有要补充的?”
      贾琬摇头道:“没了,我后天上午会到作坊里亲手将制糖步骤给糖工们演示几遍,若无他

第十七章 见面礼,白纸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