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希尔曼游戏展·闭幕[2/2页]

玩家之上 游戏搬运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社会后,当他到了一定年纪结婚生子后,却发现自己竟然没什么爱好。
      每天就像是例行公事一般,空下来后便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接下来的每分每秒。
      那就,玩会儿网络游戏开心开心?
      至少,这样一来也算是可以让自己有事儿做。
      而现在,他们的选择多了一样。
      那就是《来自灰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欲望是无法填满的。
      无论处在生活的哪个阶段,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大小小的焦虑,当内心希望的状态迟迟没有到来时,人们对自由和欲望就会越渴望。
      单身男女在父母的逼婚下正苦闷着,职场人士在职业发展瓶颈期纠结着,刚买完房的小夫妻在房贷中月月挣扎着,怀揣着理想的有志青年在社废精英间徘徊着......
      幸福的人儿不总是相似的,焦虑的人也都有着各自的焦虑。
      不想面对这些焦虑,这些焦虑想也解决不了,算了,还是玩一会儿网络游戏好了。
      这让我不得不想到知名的心理学家弗洛曾提出过的‘心流,而按照弗洛所说,‘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而游戏设计师们,他们用算法计算出了玩家们的心流通到区域。
      而心流通道的建设,这需要玩家们的技能与游戏的挑战互相平衡才能建立。
      当然,原本是这样的。
      毕竟,难度太大会使玩家陷入焦虑,难度太低会使玩家感到无聊。
      游戏机制为玩家们创造了心流条件,而玩家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品味游戏的内容。
      这就是为什么一玩游戏经常停不下来,一不小心就深夜了。
      而最开始的时候,说好的只玩一会儿。
      毕竟,比起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意志力和刻苦练习,游戏却能马上令人进入心流状态。
      这自然而然的,就使人废寝忘食了。
      然而即便是玩游戏,也不能什么都玩。
      我们需要有节制的、有选择的选择我们要玩的游戏。
      而现在,《来自灰烬》无疑正是这样一款超棒的游戏。”
      林易东后来自然看到了这则评论,同时,他也看到了对这则评论的评论。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评论家都有。”
      “你玩游戏时,你钱包里的钱正在‘越狱;你不玩游戏时,你购买的装备和时装在游戏里一如既往。
      你打开了电脑,看到了一堆虚拟的东西,觉得很开心。
      而此时,你身边真正重要的东西,却正在一点一点的流逝。
      但是你别着急,在你为自己的未来烦恼的时候,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遇到的困难,正一步一步向你走来。”
      “愿我余生从心所欲,任性妄为。宁愿做网络游戏里张牙舞爪的鬼,也不做灯红酒绿中委曲求全的谁。”
      “如果没有与网络游戏相遇,便不会懂得我们的内心。如果没能与网络游戏相遇,也不会知道世界原来这么精彩。”
      “网络游戏的存在,有其存在意义。”
      “嫉妒心这东西,没来由地、肆无忌惮地迅速扩展着。
      那些看网络游戏不爽的人,即使忌妒心爆棚,也无法阻止它的不断发展壮大。”
      在议论纷纷中,“希尔曼游戏展”最终圆满结束。

第七章:希尔曼游戏展·闭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