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长孙,这就很正常了[2/2页]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十月南山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般的热情。
      “哈哈——十八叔,好久不见,真是想死我了啊——”
      胡亥:……
      在赵郢宽大而又坚硬的胸怀里,可怜的胡亥如同一只即将溺水的鹌鹑,拼命地扒拉,也扒拉不开赵郢那有力的臂膀,憋得小脸涨红,呼吸都快上不来了。
      “咦——十八叔,您的脸怎么这么红?”
      赵郢说着,脸上露出一丝感动的神色。
      “啊,我懂了——十八叔,您这肯定是见到我太激动了——啥也别说了,回头我们爷俩非好好喝一杯不可……”
      赵郢一边说着,一边亲自出手,帮胡亥整理着有些凌乱的冠带。
      “想不到十八叔重情重义到了如此地步……”
      胡亥:!!!!!!
      本来想骂这狗东西几句的,可见人家这一脸感动亲热的劲儿,胡亥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地给咽了回去。算了,既然误会了,那就让这个美丽的误会继续误会下去吧。
      “嗯——去吧,莫让陛下久等……”
      胡亥干咳一声,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势,颇为体贴地提醒了一句。
      “啊,对,对,对,看我这——你见到十八叔激动的,那我先进去了哈,十八叔,回头见……”
      说完,大步而入。
      看着大殿之外,这一对亲热互动的叔侄,不少人暗自点头,世人都说,皇长孙殿下与十八公子叔侄情深,感情相契,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真是难得啊!
      尤其是皇室几位地位尊崇,很少过问朝中事务的老人,忍不住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渭阳君嬴?S眼中更是露出一丝复杂莫名的神色。
      当年他和异人,为了君主之位,斗得你死我活。
      如今看着这一对执手相望,和谐融洽的叔侄——
      真是感觉惭愧无地啊。
      始皇帝更是嘴角上挑,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赵郢并不知道,自己习惯性地一个恶作剧,竟然无意中收割了这么一大波好感,此时,他已经走到了大殿之上。
      “臣郢,出征归来,向陛下复命!”
      看着龙行虎步,昂首而入的赵郢,始皇帝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这臭小子,真的是长大了啊!
      原本还只是一把尚未打磨的宝剑,如今战场上浴血归来,已经开始展露出他的锋芒。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自己这位孙子彻底成长起来的样子了。
      若不是自己这位孙子,年龄尚小,在朝堂势力浅薄,他直接立皇太孙的心思都有了。
      不过,不急。
      还有时间,朕还可以再扶他一程,想到这里,始皇帝笑着抬了抬手。
      “一路辛苦了,免礼——”
      说着回顾一旁的侍卫。
      “与皇长孙殿下赐座……”
      所有人,不由目光微凝,因为始皇帝所赐的这个座位,被端端正正地放置在了始皇帝几案的斜下方,那里曾经是昔日长公子扶苏的位置。
      李斯、蒙恬等人,虽然不是第一次见,但依然忍不住眼皮微跳,下意识地多看了赵郢一眼。陛下对皇长孙的宠爱,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毕竟,这不是小朝会,而是大朝会,这里的每一个举动,在外界都是一种意味深长的信号。
      但今日,始皇帝此举倒也算不上太过突兀,因为赵郢此次的功劳太过亮眼,足以配得上他这份殊荣。其实,因为赵郢等人滞留河西的缘故,这次出征的封赏,都已经提前发了出去。
      赵郢此次回来,只不过是回咸阳,向始皇帝复命。
      故而,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朝会,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听赵郢炫——咳咳,听赵郢介绍此次出征的详情。
      没办法,大家实在是太好奇了。
      包括王翦、蒙武、太尉缭等这些兵法大家在内,大家都无法想象,赵郢的这一份战绩到底是怎么打出来的。
      接到捷报之后,他们就在自家自己反复地推演了无数遍,得出的结论就是——
      不可能!
      赵郢知道,这是自家大父在故意给自己创造一个扬名的机会,所以,他讲得很用心,一波三折,起承转合,把这些大臣讲得一愣一愣的,就连太尉缭和王翦,都不由捻着胡须陷入了深思。
      脑海中之中自有两个念头。
      原来如此!
      竟然还可以如此!
      马蹄铁、马镫、高桥马鞍、望远镜、根据司南简化而来的指南针,以及充分利用骑兵优势创造出来的风筝战术,也第一次正式走入大众的视野。
      让所有人惊叹连连。
      早知道皇长孙殿下心思灵巧,打造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农耕利器,没想到竟然竟然灵巧到这种地步,悄无声息地打造出了这么多闻所未闻的好东西。
      大秦常年征战,朝堂之上,不知兵的极少,大家自然知道,皇长孙所提到的这些东西,对战力的提升到底有多么的惊人。
      当然,这里面体现出来的对兵法和战术的灵活运用,也让不少人叹为观止。
      “殿下统兵之能,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真是不知道,您这些方法到底是怎么想得到的,老夫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竟然从未在什么兵书上有所提及——不知道皇长孙殿下可愿为老夫解惑……”
      蒙武老将军,捋着胡须,在那里感慨不已。
      赵郢一脸恭敬地拱了拱手。
      “此等种种,皆在兵法,孙武曾云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晚辈也只是根据形势,随机应对罢了……”
      赵郢知道,这是蒙老将军在主动地给自己捧哏,自然不会白白浪费蒙武老将军的这份苦心。
      当即,他对每一次行动,都又从兵法的角度,又深入浅出地做了一番详细地剖析,自然又引来一阵阵惊叹和叫好之声。
      “殿下统兵之能,老夫自叹不如……”
      王翦看着侃侃而谈的赵郢,脸色有些复杂,昔日登门求学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到了这种地步,成长的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都忍不住出声感叹。
      “学生只不过是按照老将军的教导行事罢了……”
      赵郢郑重其事地起身,向着王翦老将军深施一礼。自己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王翦老将军对自己毫无保留地教授。
      正是有了那份几乎是手把手的传授过程,自己才有机会把李信将军以及后世那些著名的战例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用兵之道。
      赵郢讲完,始皇帝又让人召见了此次出征,功列第二的韩信,以及单枪匹马,拿下嘉峪关的张良。
      对两个人大家勉励了一番。
      除了各自的封赏之外,始皇帝又大手一挥,额外又一个人赏赐了一座府邸,奴仆婢女若干。
      这两座府邸,都距离长公子府不远,可谓是寸土寸金,让两个人感激不已。
      中午,始皇帝在宫中大摆宴席,为赵郢等人举行庆功宴,就连跟着回来的二百多亲兵,都在大殿之外,设置了酒席。
      当然,赵郢的席位,被始皇帝和一群老爷子安排在了一起。
      好家伙,皇室这边,除了爷爷就是老爷爷,连将闾和高等几位叔叔都没捞到靠边,然后就是王翦、蒙武、尉缭子、孟西白三族的老族长,加上始皇帝本人。
      这个时候,赵郢才第一次觉得,古代的这个分餐制,真是个好东西啊。
      不需要跟那些长辈各种客气礼让,除了一开始的各种敬酒之外,其他只管吃自己的就好,也是这一次,也让这些老人,第一次见识到了自家这位皇长孙殿下那可怕的胃口。
      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一口气足足吃下去十几斤羊肉,又干下去十几盘子各色菜肴。
      大家忽然就觉得很正常了。
      难怪天生神力,勇猛无敌,原来吃得多啊!
      PS:本来想写六千分成两章,给盟主加更的,结果只写了五千,不分开了,直接发。算是开胃菜,明天再加——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长孙,这就很正常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