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又是一个早上,和往常一样,太和殿这里在召开早会。
“陛下!”
“吴伟、章泽、魏召庭等人只是正义进谏,为国为民,并非真心实意的想要辞官,还请陛下下旨让这些人官复原职。”
吴宽站出来向弘治皇帝进谏道。
这一次,江南籍的官员可谓是损失惨重,一下子二十多个朝中官员因为辞官要挟弘治皇帝,想要让弘治皇帝旨意。
这招以往屡试不爽的招式,这一次却是一下子失灵了,弘治皇帝不仅仅没有收回旨意,而且还直接让那些辞官的辞官求仁得仁。
这些天来,江南的士林们可是到处走动、上下打点,让朝中的大佬们一个接一个的出来替这些人说话,然而弘治皇帝始终没有收回旨意的意思。
而且眼看着一月之期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这些人就必须要离开京城回乡了,这人要是一走,恐怕就再也别想回朝堂了。
所以现在谢迁、吴宽、周宣这些人非常的着急,一门心思都放在了救这些人的事情上,想要让这些官复原职,这样才可以保证他们江南籍官员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少了这二十多个重要的江南籍官员,这江南的士林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休想在朝堂上有什么话语权,会形成断层,对江南士林来说是一个沉重无比的打击。
“是啊,陛下!”
“这些官员也是为国为民,为了我大明,这才说辞官。”
“还请陛下明察秋毫!”
周宣也是站出来说道。
“陛下,吴伟、章泽、魏召庭等人也是为国谏言,心怀大明,忠君爱国,且一个个都还年富力强,还能为国效力,臣也以为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
内阁首辅刘健也是站出来表态。
他最近可是没少收银子、收孝敬,江南的这些人是真的急了,还有江南的那些盐商、海商们也都急了。
朝廷要开海、还要收关税,据说户部尚书侣钟这边几次提交上去的税率弘治皇帝都极为不满,一次次的打回来,而最新一次税率都已经到了两成了。
如此恐怖的关税,这让江南地区的商人都谈之色变,一旦这个关税一事落实下去,到时候他们即便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出海,恐怕每次也是少不了要缴纳一大笔的银子给朝廷。
这对于奉行交税是绝对不可能交税,宁可把银子用来打通关系的江南商人来说,他们更愿意将大量的银子用来送礼,送给朝中的这些大佬们。
更何况现在朝廷允许办私人盐场,京城的三大国公,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组织了一大群的武将勋贵集团们成立了三公盐场。
筹集了大量的银子,在渤海地区大肆的购买滩涂地、盐碱地,准备大干一场,正式的插手大明盐业了,而且弘治皇帝这边已经同意了。
还有寿宁侯和建昌伯,他们也是已经成立了张氏盐场,同样也是学着太子在渤海地区圈占盐碱地、滩涂地修建盐场,采用晒盐法晒盐。
可以说,以前京城的那些权贵们根本就很难插手进去的盐业,现在都在光明正大的进军盐业了,一个个联合起来,都看准了盐业的巨大利润。
这让江南的盐商们非常着急,一旦失去了盐的巨大利润,盐商们以后吃什么喝什么啊?
对于现在的江南缙绅集团来说,有种要全面崩盘的趋势,朝中的大佬们身陷囹圄,需要运作将他们给给救出来。
经济基础的盐商、海商、徽商们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盐的利益和对外贸易的利益没办法在独占了,而且太子还要修贯通南北的大动脉竟然不经过江南地区,要减少对江南地区的依赖。
这些都在严重的动摇着江南缙绅集团的利益,让他们一个个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
那是不断的往朝中的这些大佬们家中送礼,一个比一个重,就指望着他们能在朝中替他们说说话。
弘治皇帝看了看刘健,以前对于自己的这个老师还是非常的敬重的。
但自从厂卫开始监督百官,关于百官的信息源源不断的汇聚到弘治皇帝这边的时候,弘治皇帝也是算是看清楚了自己这个老师的样子了。
这些天他收了多少礼,弘治皇帝可是很清楚的,现在也是站出来替这些人说话,这让弘治皇帝心里面是非常的失望。
自己老师的形象在心中大打折扣,在想想以前刘健举荐的刘宇,在山西这边走私、私开马市、吃空饷、喝兵血,去年家中查出了上百万两银子的巨款。
并且还有大量和刘健的往来信件,其中就多次提高了给刘健送礼的事情。
弘治皇帝本着刘健是自己的老师,又是内阁首辅,没
第197章,一身反骨的朝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