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县密云兵工厂家属大院这里,家家户户都在张灯结彩,喜庆的红灯笼高高挂起,漂亮的对联上写着祝福来年的话语;孩童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兜里面塞满了零食,无忧无虑、成群结队的嬉戏打闹。
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过新年,有不少人家里面甚至于都在张罗着喜事,披红挂彩、热闹的很,厂里面家家户户都派人过来帮忙,你家出桌子、他家出凳子的,将这喜事办的是红红火火,就跟现在大家的日子一样。
已经一把年纪的高英在自家院子里面忙碌着,看着大大的红灯笼,玻璃的窗户、琉璃的灯具,还有这刷的粉白的墙面,水泥铺的干净地面,里里外外都舒舒服服、干干净净的,看着就让人喜欢。
当然更重要的是家里面有钱了,以后不用为生活发愁,这才是最重要的。
身为密云兵工厂的厂长,燧发火枪主要的研究人员之一,高英这一次的年终奖也是拿到了1000多两银子。
如此一笔巨款砸在脑袋上的时候,直接把高英砸的晕乎乎的,整个人一开始甚至于都不敢想象,一直到将银子领回家的时候,全家人都傻眼,简直和天降馅饼没有什么区别。
他以前是工部的工匠,专门负责造火铳、大炮,这工部什么情况大家也都是知道。
弘治皇帝对军事不重视,火铳和火炮因为质量不行,容易炸膛的问题也是更得不到重视,故而导致他们这些造火铳、火炮的工匠日子是真的非常难过。
其它的铁匠、木匠什么的还可以靠着给人打家具、铁器什么的多少挣点外快补贴家用,他们这些造火铳、火炮的工匠那是真的惨,连补贴家用的外快都找不到。
一家老小一年到尾那是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日子过的非常的穷苦,以至于高英两个儿子早就已经到了娶媳妇的年纪都娶不到媳妇。
想到以前的日子,再看看现在的日子,高英都忍不住对着京城的方向再次跪下来。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高英老泪纵横,只有真正吃过苦、经历过苦难岁月的人才会明白现在的日子是何等的幸福。
两个儿子已经娶上了媳妇,甚至于都已经有了孩子,明年自己就可以当爷爷了,这胡子就可以蓄起来了,不用再剃掉了。
家里面的房子是工厂分的,非常的宽敞,住着都无比的舒服,只要自己在工厂里面做事,这房子就可以住到死的一天。
自己每月领几十两银子的工钱,这年终奖更是发了1000多两银子,如此多的银子,即便是以后不干活了,也都吃不完。
现在全家老小衣着干净、整齐而得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而且自己也还有了身份、有了地位。
现在是这兵工厂的厂长,深受太子殿下的器重,纵然是以前工部的官员见到自己都要客客气气的。
如此巨大的改变,全部都是因为太子殿下。
此时他朝着京城的方向跪下来,连连磕头,家里人一个个也都跟着跪下来,自己家的情况他们当然是最清楚了,现在能够过上好日子,全都是太子殿下赏赐的。
“爹,该吃团圆饭了!”
高英的大儿子走过来扶起高英说道。
“嗯,吃饭,吃饭!”
高英擦了擦自己的眼泪,高兴的点点头。
一家人来到餐厅,巨大的八仙桌上面摆满了美味佳肴,来自天津的海鱼、萝卜炖羊肉、红烧肉、红烧鲤鱼、烧鸡、烤鸭.....非常的丰盛,这是以前过年想都不敢想的丰盛大餐。
以前过年的时候,能够切几斤肉吃一顿饱饭都已经要谢天谢地了,哪里能够有这样的丰盛大餐啊。
此时此刻,不单单是高英感慨万千,连自己两个儿子才过门一个多月的两个儿媳妇也是感叹起来,感叹自己没有加错人。
这样丰盛的大餐,纵然是地主家恐怕也不多见吧。
“大家吃吧!”
高英拿起筷子加菜,众人这才纷纷的动筷子,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大口、大口吃着美味佳肴,开开心心的过大年。
.....
天津造船厂家属大院这里,来自南方浙江的沈整一家人此时此刻也是在开开心心的过大年。
沈整一家人从最初的刚刚来到北方有着诸多的不适应,温暖湿润的南方来到相对寒冷干燥的北方,一家人一开始是非常不愿意的。
背井离乡本来就是这个时代最让人痛苦的事情,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没人愿意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家乡。
第156章,开开心心过大年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