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编练新军、开设军事学院、海军学院的事情一定,费用也不用国库这边出,由朕的内帑来出,你们就不需要操心了。”
弘治皇帝才不会理会他们,现在他更相信自己的儿子。
因为如同朱厚照所说的,大明这个公司倒下了,老朱家的人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这大明的百姓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唯独这些士绅、文官、儒家的人他们没有什么影响,他们还可以继续换一个主子,继续过舒舒服服的日子。
所以大明天子真正的利益阶层从来都不是这些士绅、士大夫阶层,而是和最底层的百姓一个阶层,与他们的命运休戚与共。
自己要做的事情只要对得起这大明的百姓就可以了,始终围绕着这一点来做事就不会迷茫,也不会不知所措,更不会受这些文官们的影响了。
现在大明内忧外患,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等待大明的只有温水煮青蛙,慢慢的走向滑坡,走向死亡,走向毁灭。
“陛下,万万不可啊!”
“是啊,陛下,自古谋朝篡位者多是武将勋贵和外戚,陛下如此的器重武将勋贵集团,恐将给大明招来巨大的祸患啊!”
“陛下,鞑子也好、女真,倭寇、海盗也罢,这不过是癣疥之疾,不足为虑,然一旦让武人得势,到时候可就有改天换地之危啊!”
“.....”
一个又一个大臣再次纷纷站立出来,也都是盯着以往历朝历代武将、勋贵、外戚改朝换代的事情不放。
这也是一直以来历朝历代君主们更器重文官的原因之一。
打天下时需要武将勋贵,这治天下了还是要倚重这些文官,又要防备武将勋贵们谋朝篡位,故而一直以来,总体的局势就是文官们的权势越来越大,到了大明朝的时候,已经完全的彻底的将武将勋贵集团给打死了。
至于外戚,大明朝的外戚就更不算什么了,顶多也就是寿宁侯、建昌伯这样的嚣张跋扈一些,至于说改朝换代的话,根本就不可能了。
但对于现在的大明朝来说,那是国难思良将!
鞑靼人、女真人、倭寇、海盗、西南的土司,还有大明境内各地多如牛毛的山贼、土匪等等,这些都需要大明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荡平。
否则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的话,大明将慢慢的被毫光所有的国运,最终养寇为患,自食恶果,再过上几十年的时间,等到小冰河期完全到来的时候。
农民起义连绵不绝、真正内忧外患的时候,大明朝就根本没救了,那时候才是真的回天乏术了。
现在的大明朝还是有救的,即便是这些文官集团也还没有到党派横行、党争不断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官员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大明更好,只是治国的理念上,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儒家文官的那一套东西。
“此事已定,无需再议!”
“这马上要过年了,听说京城外面的工厂都在放年假,朕觉得诸位大臣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也很累、也很辛苦。”
“这以后也是应该放年假的什么的,过年期间放假10天,从二十七开始到正月初七,大年初一大家也不用给朕拜年了,大家自己在家陪陪父母、尽尽孝,享受下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退朝!”
弘治皇帝看看群臣,决定给大家放个年假,让大家分开一段时间,彼此冷静一下,免得天天上朝都是这些破事。
一天天什么正事都不做,就是死犟着要跟自己作对。
犒赏神机1师他们反对、收回兵权他们反对、编练新军、开始军事学院他们反对,自己就好像是他们手中的傀儡一般。
除了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事不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之外,自己做任何的事情在他们眼中都是出格的,都是要遭到强烈反对的,无形之中的这些束缚,让弘治皇帝深深的体会到了朱厚照所说的限制皇权。
没错,这些大臣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限制皇权,处处盯着皇帝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任何不符合他们心中木偶天子的地方都会遭到这些大臣们的上书劝说。
什么天子坐要坐的笔直,这样才有天子的威仪,什么天子不能有自己的喜好,宣宗这样的有为帝王只是喜欢玩蛐蛐就被黑的半死。
至于这些大明们自己喜欢逛妓院、喝花酒、喜欢纳小妾、喜欢养小鸟什么的等等,这些爱好就无关紧要了,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理的。
其实天子玩下蛐蛐真的很重要吗?
一点都不重要,玩蛐蛐并不影响什么,只是这些文官们想要借题发挥,以此来限制天子,增加自己的影响了罢了。
是人都会有自己的喜好,也会有自己休闲的方式,有人喜好看看花花草草,有人喜欢看戏什么的,本身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放在天子身上,这些文官们就会死命的去攻讦,死命的拿来做文章,如此才显得自己是正直大臣,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什么的。
这还仅仅只是一方面,总是在无形之中,这些大臣们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限制皇权,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天子变成泥塑木雕的皇帝,变成垂拱而治的天子。
这样才是他们最喜欢的天子,最理想的天子,大权掌握在他们这些正直的文官们手中,这大明上下的利益都任由他们随意的吃饱喝足,却是很少有大臣能够真正的说为了大明、为了大明的百姓而着想的。
鞑子喜欢劫掠不是什么事情,让他们去抢就是了,抢够了自然就回去了;倭寇也不足为虑,不过是东南沿海一代骚扰罢了,大不了让沿海的百姓不下海、不要生活就是了,反正也影响不到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朝中大臣。
至于这大明的公司倒闭了对他们影响也不大,他们可以立即跪倒新主子的脚下去,穿上新的官府,还不是一样可以继续过好日子。
反正几千年来孔家的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们也都是有样学样罢了。
群臣看着弘治皇帝离开,丝毫没有放年假的喜悦,天子连大年初一拜年的活动都取消了,这是要离他们这些正直之臣更远了。
第151章,文官们的束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