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以为如何让?”
李光弼道:“属下遵命,这就去打点准备。”
辅?琳抬了抬手示意李光弼坐下:“李将军不必如此拘谨,你我分数同僚,只是职责有别并无高低之分。”
待李光弼落座后,他继续说道:“李将军喝完这碗粥再去。我会知会安禄山那里,让他责专人协助你。”
李光弼拱手谢过,一口喝尽碗中燕窝粥,行色匆匆的来,又行色匆匆的走。虽然辅?琳口中说着不急,神态也悠然,但是从他一早叫李光弼前来,而且只给两天的时间准备,就知道他内心的焦急。
事发突然,几百人启程的所有物资都要备齐,时间上容不得半分耽搁。
当日晚些时候,安禄山派人送来请柬,邀请诸人参加明日在幽州城节度使官邸准备的送行晚宴。
李光弼心中苦笑,看来自己前脚走后辅?琳就通知了安禄山。
例行公事而已,以辅?琳现在的心情,恐怕是恨不得早些回到京城。
只是就苦了自己和杨同,己方的账簿还没到手,史思明也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难道真要在史思明的眼皮子底下硬闯玄武城仓库强取账簿?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完全没有半分成功的机会,简直就是十死无生。
到时候要真是如此,自己只能劝说杨同放弃账簿这条路。
长安城内,兴庆宫。
长安城三大宫殿群为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其中兴庆宫称为“南内”,位于长安外郭东城春明门内。
兴庆宫内建有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建筑物。
它本是唐玄宗做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之一,是唐玄宗开元、天宝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
安史之乱之后,因为李隆基退位,兴庆宫才失去了政治活动中心的地位,成为太上皇或太后闲居之所。
唐末长安城被毁,兴庆宫才被废弃,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正是大唐天宝年间,李三郎执政时期顶峰,所以兴庆宫仍然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但是就在三日前,李三郎和杨玉环主动搬离兴庆宫,住到皇城太极宫。
任谁都看得出圣人能把自己的寝宫作为宋若莘宣讲《论语》的道坛,可见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不仅如此,圣人还禁卫封闭仙云门,以跃龙门,南薰殿,瀛洲门为中心线一分为二,把兴庆宫右侧包含芳苑门,新射殿,金花落的使用权交到王维手里。
再派右骁卫领五百豹骑在分界线外隐秘处驻守,宿卫兴庆宫,防止宵小作乱。
王维他此刻就站在金花落的三层,俯视兴庆宫讲学坛的布置情况。
几日前接到李三郎的圣旨时,他的心情总是难以控制的激动,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国之大事,也是自己青史留名的良机。
作为老臣,自然也知道体会圣意。
陛下能下这么大力气宣扬教化,除了造福子孙万代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对安禄山被称圣之事耿耿于怀。
说到安禄山这件事,圣人以前还不时把各国进贡的礼物赏赐给安庆宗,或者表彰一下安禄山的忠心,现在自然是大大的不同。
第三十八章 李三郎的目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