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画风逐渐变得可刑可拷起来[2/2页]

新唐御用匠人 一枕到天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喵的够我坐牢坐到下辈子去了吧!
      来让我们看看都是些什么。
      狮骨虎皮、象牙羚角、珊瑚珍珠、砗磲玳瑁......
      总之,写在唐律上面的珍惜保护动植物,这里能看到一大半,就这么以残缺的方式将身体的一部分呈现在他眼前。
      李听白有些心痛,他虽然不是珍惜动物保护主义者,但也不愿意看到这些生灵因为自己的而失去生命。
      不过李听白很明显想错了。
      因为每个材料旁边,都附着厚度不一的打印纸,有的只有一张,有的则是厚厚的十几页。
      上面交代了每一份材料的来源。
      李听白拿起来看了一遍,心里舒服多了,如果上面的内容没有撒谎的话,眼前这些大多都是动物自然死亡后遗留下来的,并不是特意为他而宰杀的。
      比如这根象牙,就是养在京城动物园的一头大象留下来的,这头大象已经在七八年前自然老死了。大象留下来的象牙就被送到了皇室手中收藏。
      不过随着大唐对珍惜动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皇室禁还来不及呢,自然不会带头违反律法,制作和使用象牙制品。
      上行下效,皇室一但开了口子,定会掀起民间争相模仿,律法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所以这根象牙就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李听白拿出手机,发现地底居然有信号,于是上网搜了搜大象的图片,发现象牙确实和手里的对得上。
      这下,彻底放心了。
      上面还提到,除了自然老死外,第二个重要途径就是在打击违法犯罪时收缴上来的。
      这世界上总有人会眼红高额利润铤而走险,走上了偷猎盗猎,违法捕捞的不归路。
      这些犯罪分子被抓到时往往是人“赃”并获,如果被解救的动物们还是活的,就会经过救治后重新放归栖息地。而不幸死亡的,也会取出有价值的部分上缴国家。
      大唐在保护野外珍惜动植物这块,做的确实很出色,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和大唐一样重视保护野生动植物。
      对于国外很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差不富裕的国家来说,再珍贵的动植物,也不过是可以拿来换钱的商品罢了。
      数量少又有什么大不了,完全灭绝也不过是让他们少一个发财的路子罢了。
      嗯,有一说一,这里面大唐有个锅确实甩不掉,那就是唐人确实普遍有这方面的需求。
      哪怕新唐在前唐的废墟上浴火重生,并通过改革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但还是遗留了许多奢靡攀比的坏习气。
      如今依然不乏很多人青睐珍惜动植物制作的各种物件,而且是越稀有越受追捧。
      国内打击力度太严,他们就盯上了国外,以走私的方式来获得,还催生出来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朝廷自然是不留余力的打击这种行为,每年海关有会破获许多类似案件,赃物同样会上缴。
      日积月累下来,大唐国库和皇室内库,就存了不少这样的鸡肋。
      明明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偏偏不能利用起来。
      ?G又舍不得?G,留下来占位置不说,每年还要花好多钱钱维护。
      巧好这个时候,李听白出现了,事情就不同了。
      换成别的匠人,顶多也就拿这些材料弄点供富人享乐攀比的奢侈品出来,除了造孽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可李听白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些东西到了他手里不算浪费,于是便塞进来了不少。

第50章 画风逐渐变得可刑可拷起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