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徐浩则是十分的谦虚:“李院士是你过奖了,您才是我的偶像。”
      徐浩作为半导体的工程师,当然知道李院士是什么人了。
      只不过他今天还是第1次见到本人。
      如果说张家国院士和钱老是半导体的半边江山。
      那李升院士就是另外一半。
      李院士在科研界的成就,丝毫不低于张家国院士和钱老。
      李院士是最早留洋归来的那一批学者。
      是他带领了科研团队发明了国内的第1台光刻机。
      后面大大小小的科研项目都有李院士的影子。
      而李院士也是国内第1个荣获一等功的工程师。
      除此之外,李院士还编写了半导体教科书。
      可以说徐浩在心里面一直把李院士当成自己的偶像。
      没想到今天居然能够见到本人。
      “哈哈哈哈什么偶像不偶像的。”
      “你提出关于5纳米芯片的想法,你的老师已经跟我说过了。”
      “晶体管那里是不是有点太过于超前了?以我们目前的科研水平,真的能够做得出来吗?”
      “不过想法还是挺不错的,就是不知道好不好落实。”
      李院士的话直接肯定了徐浩的能力。
      同时也问出了自己心底的疑惑。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想法,具体的想法我已经画成了图纸。”
      徐浩从公文包里面拿出自己做好的图纸。
      李院士没有想到徐浩居然把图纸都给画出来。
      他还以为徐浩只是有个大概的想法。
      就算有这个想法也挺了不起的,更别说徐浩手里面还有图纸。
      “你速度这么快吗?连图纸都画好了?”
      徐浩把图纸摊开来了:“关于晶体管这个地方,我是这样想的……”
      徐浩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看到徐浩图纸的时候。
      李院士就已经领悟了徐浩的想法。
      “原来如此。”
      李院士十分惊讶的点了点头:“还得是年轻人的思维啊。”
      “一开始我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在李院士从钱老那里听说了徐浩的大概想法之后。
      其实也是和学生们聊过这个话题的。
      但是他们琢磨了半天,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徐浩一句话就让他们领悟到了这其中的关键。
      “我还是第1次听说可以垂直!”
      钱老看了之后忍不住拍手叫好:“这个想法真是妙啊!”
      他立马把研究院里面的那些专家都叫过来。
      那些专家看到了这张图纸之后。
      无一不称奇。
      徐浩图片上面的是垂直晶管体。
      换个简单一点的说法。
      芯片本来就是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
      其实可以把芯片比喻成一个小型的电子商城。
      这个电子商城里面分布着不同的功能区。
      宽裕的街道和狭窄的小路就是电路。
      电子就是住在里面的居民。
      电子奔驰的过程,也就能够运算出人类需要的结果。
      它的工作原理大概是——半导体单向导电——pn结输出电压——逻辑门判断是否——二进制转换数字。
      这个公式就是芯片的工作原理。
      徐浩把晶体管做成了垂直,就可以省掉一系列的麻烦。
      因为晶体管的存在就像是开关,可以打开和关闭电流。
      现在的芯片大部分用的都是经典的npn晶体管。
      但是这类晶体管连接到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还有很多道工序。
      如果做成垂直晶体管的话,电流就可以直接通过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打开晶体管。
      但是在此之前都没有人想到过这个想法。
      所以钱老才会说,搞科研的思维不能够被禁锢住。
      思维一定要跳跃才能够拿出好的项目。

第七十八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