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6章 我给孩子,织了件毛衣[2/2页]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炫龙童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两人摆着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
      着实给马战山气得不轻。
      “妈了个巴子,客气还客气出毛病来了!”
      “这酒不喝算了,我自己喝!”
      马战山说着就要把叶安然面前的大碗酒端走。
      叶安然一把摁住马战山的胳膊,嘴巴凑上前一口干了!
      爽!
      好酒!
      马战山看得懵懵的。
      心中却是满满的感动。
      他重新给叶安然倒满酒,“老二,别傻站着了,喝酒
      “喝酒!”
      ……
      这一晚。
      没有人打扰。
      兄弟4人喝的非常痛快。
      这一路,他们历经磨难。
      走过心酸路,和无数的兄弟,生离死别。
      只为了驱逐鞑虏,壮我河山!
      翌日!
      叶安然换了一身干净的军装。
      他出门,站在省府楼下。
      面前,集结了一个全系德式装备的步兵团。
      马战海一边出门,一边系上风纪扣。
      他来到叶安然面前,立正敬礼。
      叶安然挺喜欢二哥这一点的,该正经的时候,比谁都正经。
      私下里的时候,比谁都能闹。
      两人出了省府院子。
      张天海小跑到叶安然面前,立正,敬礼。
      “报告师长,白杨团全体官兵,集合完毕,请指示。”
      “出发!”
      “是!”
      张天海归队,接着喊起口号:“向前看,齐步走!”
      2000多人甩开步子,朝着一个他们谁都不知道的地方前进着!
      一个个子最高的战士,举着写有白杨团三个字的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此行。
      叶安然是为了了却一个兄弟的心愿。
      东兴医院东五十米。
      一栋仅有两间屋的平房院里。
      一位穿着青色麻衣的老者,端坐在石凳上。
      老人穿针引线,织着一件青色毛衣。
      毛衣就快要织完了。
      她动作娴熟,两根筷子一样长短的织针,在领口位置来回穿梭。
      随着门外一声重重的脚步声。
      老者的手,突然的停滞在了空中。
      白杨团2000人,停在了两间小屋的门前。
      在这一刻。
      白杨团2000余名战士,心情无比的沉重。
      他们是胡子出身不假,但他们都是有父母的人。
      张天海的人,进鹤城的第一件事,听的就是白杨团和葛长生团的英雄壮歌!
      简陋的木门。
      似乎成了叶安然心态崩塌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记得白杨临终前的嘱托。
      叫他每个月给70岁的母亲送军饷。
      不要把他牺牲的消息,告诉母亲。
      叶安然不能那样做……
      对于一个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的母亲来说,那不公平!!
      木门吱扭一声开了。
      老人佝偻着腰,她还裹着小脚,站在门厅中间,好似一阵风,都能把老人吹倒。
      老人抬头,凝视了叶安然和马战海好大一会。
      “是叶副主席吗?”
      “大娘,我是小叶。”
      老人微微颔首,她看向别处,寻找着儿子白杨的影子。
      然!
      站在她面前的人,成百,上千。
      却没有一个人,是她的儿子,白杨。
      老人的手,不由自主的颤动了一下。
      她饱经沧桑的脸庞,写满了对孩子的牵挂和期盼。
      她停在门口足足半分钟。
      “叶副主席,入冬了,我给孩子织了件毛衣……”
      “麻烦您,帮我给孩子捎上……”

第226章 我给孩子,织了件毛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