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晰无比。守军之中,许多人脸色苍白,额头冒汗,更有些身子颤抖,哆嗦个不停。
      “宋军竟然有如此多的火炮!”
      李世隆看着宋军大阵中高高飘扬的大旗,不知是故意还是有意,失声叫了出来。
      宋军如此凶猛,不宣而战,他们是要挥兵北上吗?
      火器狂轰滥炸之下,城墙上的守军,又能剩下几人?
      “火器犀利,训练有素,悍不畏死,宋之虎贲,只怕古往今来,也无人可以媲美。”
      一名文官扒着城墙拽文,满眼的震撼。
      “这么多的骑兵!火炮怕是有好几百门!恐怕比蒙古军还精锐!这谁能挡得住?”
      严实次子严忠济连连摇头,嘴里啧啧称赞,似乎早已经忘记了对宋军的不满。
      严实心头巨震。他看着城外,恍然若失。
      以宋军的实力,攻克东平府城,恐怕不在话下。
      “准备应战!”
      严实大声喊了起来。
      大军兵临城下,这个时候,可不能优柔寡断。
      “严实,原来你已经到了城墙上!”
      东平府的守将图纳儿嘴里大声喊着,急急忙忙走了过来。
      “严实,让你的骑兵跟随野不干出城冲击,破了宋军的大阵。你率步兵随后出城冲击!”
      “图纳儿将军,宋军人多势众,还是看看再说。”
      严实一旁的李世隆劝说道。
      先不说宋军的火器,就是宋军的骑兵,人数恐怕就在万骑以上。东平府不过五千骑兵,素质堪忧,怎么和宋军抗衡。
      “住嘴!”
      图纳儿怒喝一声,一鞭抽在了李世隆身上。
      “你个狗一样的东西,我和严实说话,有你插嘴的份吗?再多说一句,我砍了你的狗头!”
      图纳儿骂完,对着严实,又是一句。
      “严实,快叫将领跟野不干去,趁着宋军刚到,冲垮了他们!”
      他麾下不过两个千人队,和宋军骑兵交战,还需严实部下共同作战。
      看严实犹犹豫豫,图纳儿身后的杨友也跟着煽风点火喊道:
      “严将军,你还磨蹭什么,赶紧派人。难道你想抗命吗?”
      “蓬!”
      忽然,城外火炮忽然打响,南城门楼被一发炮弹击中,瓦石纷飞,砸伤了几名城墙上的军士,几人倒地不起,惨叫蠕动。
      严实和图纳儿等人都是一惊,严实看向城外,面如土色。
      宋军的火炮,距离城墙至少在三四里。他们的火炮,怎么能打这么远?
      而且,这一发炮弹,似乎只是警告。否则上百门火炮一起狂轰滥炸,城墙上的这些人,肯定死伤不少。
      “严实,赶紧派兵出城!跟我从东城出击,破了宋军的大阵!”
      险些被一块碎瓦片击中的图纳儿,暴躁地吼了起来。
      “李世隆,你随野不干去。记住,当心点!”
      严实无可奈何,只能下了军令。
      “是,将军!”
      李世隆领令,忽然拔刀,和身旁的几个部将突然暴起向前,劈头盖脸,砍向图纳儿等人。
      图纳儿等人大惊失色,纷纷后退,野不干躲闪不及,面部中了一刀,登时血流如注,惨叫倒下。
      图纳儿和杨友等蒙军将领仓皇后退,个个抽出刀来,李世隆大声怒喝了出来。
      “还不动手?难道要为鞑靼人陪葬吗?”
      城墙上的军士面面相觑,纷纷持枪执刀上前,团团围住了图纳儿几人,目光却看向严实,仿佛在等待严实的指令。
      “动手!一个不留!”
      严实暗自叹息,面上却是一板,怒声一句。
      “严实,你个白眼狼,你不得……”
      图纳儿大声怒骂,却在城墙上军士们的围攻下,很快被刺倒在地,军士们刀砍枪刺,图纳儿的惨叫声很快消失。
      “严将军,饶了我吧!”
      杨友浑身鲜血,靠着城墙,满脸的惊惶,和以往飞扬跋扈的样子判若两人。
      严实转过头去,看向了城外。
      “杀了他!”
      李世隆大喊一声,率领着军士们上前,惨叫声中,杨友很快成了一堆肉泥。
      城中惊天动地的火炮声和厮杀声传来,严实望着城外,头都不回。
      李世隆上前,在严实身后轻声禀报。
      “将军,张儒在率领将士们,正在围攻军营中的鞑靼骑兵。少将军正在格杀杨友麾下的死党。想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肃清城中了。”
      “李世隆,你们可知道,你们这样做,咱们就没有退路了。”
      严实看着城外,摇摇头一句。
      儿子都掺和进去了,早已经没有退路了。
      城头的变故看在眼中,城外的宋军没有再发炮。片刻,宋军大阵中,一骑翩翩而来,直到了护城河边。马上宽袍大袖的儒士向城门楼上的严实拱手一礼,笑容满面。
      “严公,十二年前一别,严公风采依旧,还记得在下否?”
      “赵……拱!”
      严实仔细看到,惊愕之余,郑重拱手一礼,放下心来。
      “赵相公,十余年没见,别来无恙?故人远道而来,在下不胜欣喜!”
      熟人好说话,宋军使者,竟是当日之宋臣。宋皇此举,无疑是在表达善意。
      “将军,城中已经肃清,宋军可以进城了。”
      李世隆上前禀报,严实轻轻点了点头,大声喊了起来。
      “下吊桥,开城门,随我到城门口,欢迎王师入城!”
      也许,这是天意,也是最好的选择。

第74章 投诚[2/2页]